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15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利用种植于广东省台山市红岭种子园的2块湿地松(Pinus elliottii var.elliottii)×洪都拉斯加勒比松(P.caribaea var.hondurensis)杂种(简称湿加松EH杂种)测定林2~21 a间多个年度的生长性状观测数据,研究了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的遗传效应、早晚相关、及早期选择的最佳年龄,结果如下:(1)父本效应、母本效应、以及父母本的互作效应均对杂交子代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生长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为获得优良的杂交组合,需要选育优良杂交亲本,并开展广泛的交配与测定;(2)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多个观测年度的单株狭义遗传力为0.157~0.762、家系平均遗传力为0.609~0.920,显示对湿加松EH杂种开展家系选择和单株选择是有效的;(3)早期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与21 a或18 a生的单株材积间存在极显著的遗传相关,说明对生长性状开展早期选择是可行的,在考虑单位时间效益的前提下,单株选择和家系选择的最佳年龄分别是5~6 a和3~4 a;(4)针对测定林在生长中、后期保存率偏低的情况,讨论了遗传测定的适宜评价年龄。  相似文献   
22.
广东省油茶病虫害发生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调查广东省高州油茶、广宁红花油茶、普通油茶和其他部分从省外引进的油茶品系的病虫害,确定了危害严重不同油茶品系的主要病虫害种类,并研究了广东省油茶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结果表明:油茶炭疽病、油茶软腐病、褐足角胸叶甲、鳞翅目卷叶类害虫(如茶长卷蛾、茶小卷叶蛾、茶细蛾等)、假小绿叶蝉和茶黄蓟马为油茶病虫害优势种类,油茶茶苞病、栗寄生、油茶象甲、油茶织蛾、茶梢尖蛾为局部地区优势种类.  相似文献   
23.
椰心叶甲绿僵菌菌株分离及生物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底从海南、广州、珠海等椰心叶甲发生严重地采集林间被绿僵菌感染的椰心叶甲僵虫,经分离获得17株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sopliae)(下称绿僵菌)。文章以这些菌株为材料,以生长速度和产孢量为指标,研究不同温度(26,35℃)下菌株生长速度及产孢量的差异,筛选适合不同温度的优良菌株。结果表明,菌株间的生长速度和产孢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L05、L07、L09菌株生长速度较其它菌株快,其中,L05菌株偏高温,L07菌株偏低温,L09菌株则能兼顾二温度;26℃下,L01,L02、L08、L09菌株产孢量最高,而35℃下,L05和L09菌株产孢量最高。筛选出L09菌株作为防治椰心叶甲的林间供试菌株,L09菌株具有较高的产孢量和生长速度,能适应南方不同季节的中、高温度并适合大规模生产,有望成为防治椰心叶甲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24.
2002~2005年,开展了印楝扦插繁殖试验,对影响生根成活率的基质、插穗材料、生根剂、扦插季节、扦插后管理等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较佳的扦插技术组合为:塑料杯育苗以无菌黄心土∶河沙(3∶1)作为基质,苗床育苗以等量的黄心土和河沙混合为基质,扦插前一天用10 g/L高锰酸钾液消毒,在春季和夏季采集当年生刚木质化或半木质化枝条和萌芽条作为插穗,用1 g/L吲哚丁酸生根粉处理插条后扦插,插后育苗床注意保温保湿,生根率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