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8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15篇
  6篇
综合类   141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87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研究区地热资源丰富,但是开发利用程度较低。地热水的水化学特征、热储温度估算等研究对于地热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集区内典型地热水样品进行水质全分析,进而研究该区地热水的水化学特征、热储温度及热循环深度。该区地热水中主要的阴阳离子分别为HCO3-、Na+;适合用来研究该区热储温度的地热温标为石英地热温标,估算结果均值为107℃;该区地热水的热循环深度约为2850m;研究区地热水中F-、Sr等微量组分较高,水温较高,医疗利用潜力较大,但是不宜直接用作农业用水。  相似文献   
72.
青稞是我国青藏高原的主要农作物,其适应性决定品种的种植范围和产量。抽穗期是影响大麦品种适应性的重要农艺性状,适时抽穗开花是大麦高产广适的前提。春化通路中Hv VRN1、Hv VRN2和Hv VRN3是决定大麦生长习性的主要基因,光周期通路中Hv PPD-H1和Hv PPD-H2是控制大麦抽穗期的重要基因。为探究春化和光周期调控抽穗期的机制,以冬青18号(D18)和城武芒大麦(K18)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的春化时间,观察春化对抽穗期的影响;同时,在长日照(LD)和短日照(SD)条件下,分别取苗期、拔节期和抽穗期的材料,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春化和光周期基因的差异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春化时间处理下,D18的抽穗开花时间晚于K18;LD条件下,D18拔节期中Hv VRN1的表达低于K18,所以D18的抽穗开花时间晚于K18;SD条件下,虽然D18抽穗期中Hv VRN1的表达低于K18,但D18抽穗期中Hv PPD-H2的表达高于K18,导致D18抽穗期中Hv VRN3的表达高于K18,所以SD条件下,D18的抽穗开花时间早于K18。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生态输水前后塔里木胡杨国家自然保护区湿地面积的时空变化,以期为生态调水工程成效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1992年,1999年和2016年3期遥感影像,在RS与GIS支持下,通过解译遥感影像提取保护区湿地景观信息,采用数理统计、动态度和分形分维数分析湿地面积在生态输水前后的时空变化。【结果】1992—2016年湿地面积呈先减后增趋势,1992—1999年(生态输水前)减少了16.8%,1999—2016年(生态输水后)缓慢恢复了6.9%,说明生态输水工程起到了积极作用;1992—1999年间,保护区所有湿地类型变化速率均较大,人类活动扰动剧烈,人工湿地面积增大但其他湿地面积严重萎缩;在实施生态输水的17年间,湿地面积变化速度趋缓,快速退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但恢复过程缓慢,恢复效果还有待改善。【结论】生态输水恢复性增加了湿地面积,但因生态输水主要是沿塔里木河干流沿线实施,人为干扰还在逐年加剧,导致湿地的保护与破坏共存,增加的湿地面积主要是永久性河流等临时性水域湿地,真正发挥生态效益的沼泽湿地却未明显增加,湿地生态功能的恢复还有限,说明目前的生态输水策略还需要改善。  相似文献   
74.
为解决西藏波密县青稞生产中存在的黑穗病、虫害以及倒伏等问题,促进波密县青稞种子包衣剂的更新换代,以青稞喜拉22号为参试品种,以当地常规产品戊唑醇种衣悬浮剂为对照,研究灭菌唑种衣悬浮剂、唑醚·灭菌唑种子处理悬浮剂、寡糖·噻·氟虫种衣悬浮剂3种新型种子包衣剂组合对青稞的生长及黑穗病的效果。结果表明,"灭菌唑种衣悬浮剂+寡糖·噻·氟虫种衣悬浮剂"和"唑醚·灭菌唑种子处理悬浮剂+寡糖·噻·氟虫种衣悬浮剂"处理青稞种子后,青稞出苗率高,出苗整齐,长势旺盛,黑穗病抗性强,显著优于当地常年使用的戊唑醇种衣悬浮剂种子包衣剂,更优于不使用种衣剂(空白对照)的青稞种植方法。建议西藏波密县用新型种衣剂组合"灭菌唑种衣悬浮剂+寡糖·噻·氟虫种衣悬浮剂"和"唑醚·灭菌唑种子处理悬浮剂+寡糖·噻·氟虫种衣悬浮剂"进行青稞种子处理。  相似文献   
75.
根据鉴定得到青稞类钙调素蛋白基因CML19的序列设计引物,以青稞叶片的cDNA为模板,扩增得到目的片段,对目的基因序列进行鉴定和分析,进一步构建该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ET28a-CML19,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利用IPTG诱导外源蛋白质表达并检测。结果表明,扩增得到CML19的CDS序列全长为447bp,编码的蛋白质含有148个氨基酸,分子质量为16.46ku,理论等电点(pI)为4.40,总平均亲水性(GRAVY)为-0.176,不稳定系数为49.59,存在典型的EF手结构域;系统进化分析表明,青稞CML19与山羊草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原核表达蛋白结果显示,重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于沉淀中。初步阐明青稞CML19基因的序列特征,为进一步制备抗体、探讨CML19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6.
塔吉克斯坦百年降水量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塔吉克斯坦百年逐月降水资料,以线性趋势分析、Mann-Kendall法、小波分析法以及ArcGIS地统计模块普通Kriging插值法对降水量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过去百年,塔吉克斯坦年总降水量和四季降水量都呈增加趋势并有明显的变化周期;除夏季以外,春季、秋季、冬季平均降水量以及年降水都发生显著性的突变;空间变化上,在1901-2011年,塔吉克斯坦年平均降水总体上呈从西南和东部向中部递增的特征,其中1901-1930年处于少雨期;1931-1960年和1991-2011年处于多雨期.  相似文献   
77.
[目的]小花棘豆(O.glabra)属于棘豆属(Oxytropis DC.)的一种,是我国西北地区主要的有毒植物.家畜的小花棘豆中毒给当地的畜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构建大白鼠小花棘豆慢性中毒模型的基础上,验证“棘毒净”对大白鼠小花棘豆中毒的解毒效果.[方法]大白鼠腹腔注射该药后,对大白鼠的脏器系数、饲料利用率、血液学、血液酶学、内脏器的组织学进行考察.[结果]保护组血液MCH、WBC、MCV、MCHC普遍高于中毒组,AST、ALP活性及血清肌酐值较中毒组下降.[结论]“棘毒净”对大鼠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对大鼠的肝肾脏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8.
沙地樟子松天然林自然落种和土壤种子库的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呼伦贝尔沙地3种类型的樟子松天然林内天然母树的自然落种和土壤种子库特征.结果表明:土壤种子库中种子数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母树自然落种数量的空间分布规律相同.从树干或林缘向外,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土壤种子库的种子数量和母树自然落种的种子数量均有降低的趋势.从树干或林缘向外4~5m范围内樟子松母树自然落种数量最多,而后随着距离的增加,自然落种数量明显减少.樟子松天然林母树自然落种的传播距离范围可以达到25m,表明在适宜条件下,沙地樟子松天然林通过自然更新,能够迅速扩展林缘,扩大种群.  相似文献   
79.
本试验旨在应用庆大霉素(GM)诱导建立小鼠亚急性肾损伤的模型,初探维吾尔药刺糖对庆大霉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将健康昆明系小鼠28只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A组(125 mg/kg GM)、B组(100 mg/kg GM)、C组(80 mg/kg GM)、D组(125 mg/kg GM+刺糖)、E组(100 mg/kg GM+刺糖)、F组(80 mg/kg GM+刺糖)及G组(对照组),连续用药7 d,于第8天采血后处死,分别测定血液中非蛋白氮(NPN)含量及肾脏、肝脏、脾脏的重量。试验结果显示,D组和F组血液中非蛋白氮(NPN)含量和肾脏系数分别与A组及C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E组血液中NPN含量与B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而E组与B组肾脏系数相比差异显著(P<0.05)。A、B、C 3组对小鼠的肾脏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试验结果表明,刺糖对125和80 mg/kg GM所致的肾损伤起到了明显的保护作用,但对100 mg/kg GM所致的肾损伤未起到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0.
将40只初生体质量相近的无角陶赛特与小尾寒羊F1代羔羊随即分成A、B、C、D 4组。A、B、C组羔羊在10~15日龄同时断奶,分别喂以A、B和C 3种代乳料,D组羔羊则继续由母羊哺乳饲喂。结果表明,在整个试验阶段(10~55日龄),A组平均日增质量(0.224±0.03)kg,极显著高于B组、C组和D组(P<0.01);B组和C组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极显著高于D组(P<0.01);试验组和对照组体高、体长和胸围基本一致。3个试验组羔羊粪中干物质含量均高于20%,因此,各组羔羊均处于正常生长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