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0篇
林业   15篇
  4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4 毫秒
11.
北京西郊白皮松、油松、柏树林下土壤动态研究试验林地的土壤为非石灰性半干润淋溶褐土。这类土壤在北京西郊高位平原区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定位观测从1981年开始至1984年结束。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林地生长季节土壤水分含量保持在10~15 mm左右,属季节性淋溶型的半干润土壤水分状况,年平均土壤温度13℃,属温性土壤温度状况;土壤水分、土壤温度的季节性变化明显,年变化不明显。试验林地土壤养分状况的年、季节性动态不甚明显,不同林分间的年、季节性变化也不甚明显,但干湿季节分明,林木生长季节与雨季同期,因此土壤条件基本能保证白皮松、油松、柏树林分正常生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四川西部米亚罗林区冷杉林下森林土壤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研究的定位试验林地设于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的理县境内,位于东经102°57',北纬31°36',海拔高度3,400米至3,700米之间,属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邛崃山东坡,岷江支流杂谷脑河上游的高山深谷地区。定位试验工作从1960年开始,连续五年至1964年结束。  相似文献   
13.
对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新疆、甘肃、宁夏三省(区)内的11个自然保护区--哈纳斯、小叶白蜡、天山云杉、野核桃、塔里木、东大山 山、六盘山、崆洞山、兴隆山、莲花山等自然保护区采集的260个森林土壤样品,进行了生态因子调查:分析了土壤PH、含水量、水解N、有效、速效K、全N、有机质;研究了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数量和种类生态分布。共分离苏云金芽孢杆菌42株,其出土率和分离率分别为11.53%和2.18  相似文献   
14.
15.
国外森林土壤研究现状与趋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就森林土壤分类、立地分类和质量评价、生态系统中养分和水分循环以及林木肥效与生物固氮等问题的研究进展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6.
卧龙自然保护区植物生长季节森林土壤水分状况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于1981-1984年植物生长季节对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水分状况,进行了定位研究,试验林地设置在1200-4300m海拔高度的不同生物气候带的森林类型下。选择的五处试验林地是:①常绿阔叶林下的山地黄壤;②次生落叶阔叶林下的山地棕壤;③针阔混交林下的山地暗棕壤;④暗针叶林下的山地棕色暗针叶林土;⑤高山草甸植被下的高山草甸土。试验结果阐明了试验林地土壤的蓄水性能,枯枝落叶层最大蓄36-313t/ha,森林土壤的渗透系数在1.54-5.33mm/min,试验林地生长季节森林土壤水分贮量,都在最佳含水量下限以下,试验林地森林土壤水分供给(生态湿度)顺序为:山地棕色暗针叶林土(重湿)>高山草甸土(重温)>山地棕壤(湿)>山地黄壤(较湿)>山地暗棕壤(较湿一潮)。  相似文献   
17.
从我国四个不同立地带——长白山、百花山、鼎湖山、尖峰岭自然保护区,采集到林下0~5cm土层土壤样品75个,分离到苏云金芽孢杆菌39株。其中芽孢杆菌的总数量和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出土率和分离率有所差异,pH偏中性和含水量稍高的土壤,菌数较高;而与所测的各种土壤养分无明显相关。对39株苏云金芽孢杆菌的鉴定:17株属库尔斯塔亚种,6株属松蠋亚种,16株未定名。毒力测定表明:对杨扇舟蛾和马尾松毛虫幼虫的致死率在50%以上的菌株约占70%;对榆蓝叶甲和黄粉甲幼虫均无明显杀虫活性。  相似文献   
18.
张万儒  杨承栋 《林业科学》1991,27(3):261-267
研究工作在卧龙自然保护区(北纬30°45′—31°25′,东经102°52′—103°24′)海拔1200—4300m垂直带中的五块试验林地上进行。五块试验林地是:(1)中亚热带以壳斗科和樟科为主的常绿阔叶林下的山地黄壤试验林地(海拔1200m);(2)具有暖温带气候特征的次生椴、槭落叶阔叶林下的山地棕壤试验林地(海拔2000m);(3)具有温带气候特征的铁杉、槭、桦针阔混交林下山地暗棕壤试验林地(海拔2500m);(4)具有寒温带气候特征的暗针叶岷江冷杉林下的山地棕色暗针叶林土试验林地(海拔3300m);(5)具有亚寒带气候特征的高山草甸植被下的高山草甸土试验林地(海拔4300)。  相似文献   
19.
为了搞清楚森林土壤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为合理地保护、开发、利用不同植被带的森林土壤和提高森林土壤生产力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卧龙自然保护区枯枝落叶渗滤水的化学组成,渗滤水中水溶性有机物质主要组分的化学结构进行了为期4年(1981—1984年)的试验研究,现将结果介绍于后。一、样品和方法试验是在四川省卧龙自然保护区进行的。该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缘,四川盆地的边缘,邛崃山脉东部的高山峡谷区。试验样地分布在不同海拔高度,不同植被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