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林业   1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3篇
综合类   51篇
园艺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5种硬粒小麦成熟胚为外植体,研究了其在9种不同诱导培养基、2种不同分化培养基上的出愈率、诱导愈伤组织质量及分化率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小麦愈伤组织的诱导阶段,当2,4 D的质量浓度在2.5~4.0mg·L-1时,5种小麦的愈伤组织均较好;在小麦愈伤组织的分化阶段,2,4 D质量浓度的变化对不同小麦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效果不同,但缺乏规律性;小麦的出愈率与愈伤组织质量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2.
黑木耳漆酶高产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筛选黑木耳漆酶高产菌株以便对黑木耳漆酶酶学性质、基因表达及结构与功能进行研究,从河南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河南省生物研究所购得黑木耳菌株10株。首先用含有0.04%愈创木酚的PDA固体培养基进行平板初筛,再进行液体培养基摇瓶培养,ABTS为底物检测酶活进行复筛,对筛选出来的菌株进行Native-PAGE,以判断黑木耳漆酶的同工酶数量。结果发现初筛培养基中,变色圈出现的时间早晚有差异,但一段培养时间后的直径大小差异不大;液体培养筛选得到一个黑木耳漆酶高产菌株地茂1号,其在培养第11天时酶活达到最大值(386.85U/L);酶活最高峰时取培养液,离心后的粗酶液进行Native-PAGE,底物染色后发现地茂1号粗酶液中含有三种漆酶同工酶。  相似文献   
13.
黄孢原毛平革菌对孔雀石绿生物脱色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孢原毛平革菌为出发菌株,研究了转速、pH、酶对孔雀石绿生物脱色效果的影响,以及不同质量浓度孔雀石绿的生物脱色率.结果表明,转速、pH值及不同质量浓度孔雀石绿对脱色率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P<0.05),当转速为150 r·min~,pH4.5的条件下脱色效果最佳.10 mg·L-1的孔雀石绿在24 h内脱色率为98.32%,30 mg·L-1的孔雀石绿在72 h内脱色率也超过90%.酶在脱色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从地黄根内分离到一株能产生地黄主要药效成分梓醇的内生细菌,命名为tjD7。利用形态学方法、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法对该菌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该菌为厚壁菌门,芽孢杆菌纲,芽孢杆菌目,芽孢杆菌科,芽孢杆菌属,枯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15.
从长期受农药污染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到1株可耐受重金属Cd的菌株,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16S rRNA基因序列和系统发育分析确定该菌株为路德维希肠杆菌(Enterobacter ludwigii),命名为EM1,为Cd污染水体及土壤的修复提供微生物菌株。在无机盐培养基中菌株EM1对Cd~(2+)的最适耐受质量浓度为50 mg/L,吸附Cd~(2+)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5℃,最适pH值为6.0,在此条件下,其对Cd~(2+)的吸附率最大,为92%。电镜扫描结果表明,在吸附Cd~(2+)的过程中菌体表面分泌大量的胞外多聚物且菌体形态发生变化。红外光谱分析显示,Cd~(2+)胁迫条件下,菌体细胞壁结构并未发生变化,菌株吸附Cd~(2+)的过程主要与菌体表面的羟基、N-H、C-H、多糖中的C-O-C及酰胺基团有关。  相似文献   
16.
采用透明圈法筛选,得到一株产酸性木聚糖酶活性较高的黑曲霉菌株F19,并对其产酶条件进行了研究. 通过单因子及正交试验得出该菌株产木聚糖酶的最适条件为:玉米芯25 g ·L-1,麸皮25 g ·L-1,(NH4)2CO3 7 g ·L-1,TW-80 1 g ·L-1,葡萄糖1 g ·L-1,pH 5.0,30 ℃,200 r·min-1摇瓶培养72 h,酶活性可达1 303.56 U.  相似文献   
17.
黑木耳漆酶酶学性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2个黑木耳菌株中筛选出一株黑木耳漆酶高产菌株——地茂1号,对其进行Native—PAGE,发现其含有3种漆酶同工酶。对其发酵液进行酶学性质分析,发现地茂1号在液体培养基中第11天酶活达到最大,为382.6U/L,最适温度为50℃,最适pH值为3.2,温度及pH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黑木耳漆酶高产菌株以便对黑木耳漆酶酶学性质、基因表达及结构与功能进行研究,从河南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河南省生物研究所购得黑木耳菌株10株。首先用含有0.04%愈创木酚的PDA固体培养基进行平板初筛,再进行液体培养基摇瓶培养,ABTS为底物检测酶活进行复筛,对筛选出来的菌株进行Native-PAGE,以判断黑木耳漆酶的同工酶数量。结果发现初筛培养基中,变色圈出现的时间早晚有差异,但一段培养时间后的直径大小差异不大;液体培养筛选得到一个黑木耳漆酶高产菌株地茂1号,其在培养第11天时酶活达到最大值(386.85U/L);酶活最高峰时取培养液,离心后的粗酶液进行Native-PAGE,底物染色后发现地茂1号粗酶液中含有三种漆酶同工酶。  相似文献   
19.
应用AFLP标记筛选甘蓝型油菜R4和22B的多态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AFLP分子标记,对甘蓝型油菜恢复系R4和保持系22B进行引物多态性筛选。在414对AFLP引物中,初步筛选到有多态性的引物组合147对;其中重复性好、多态性比率高的引物组合120对;每对引物可扩增出50条左右的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数为12.4条。AFLP是构建图谱中效率较高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20.
木质素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60,自引:1,他引:59  
评述了木质生物降解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木质素的生物降解机制、降解木质素的微生物种类及其产生的相关酶类、微生物的代谢调控和分子生物学。此外,树木质素降解生物的实际应用和应用前景也进行了评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