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7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2篇
  5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探求大白菜CMS不育类型及发生的时期、特点,利用PCR扩增方法鉴定CMS的类型,并采用石蜡切片的方法观察花蕾不同长度时花药的发育情况.结果表明,I晋毛不育系、II苔不育系为Polima型雄性不育系类型,III紫不育系为Ogura型雄性不育系类型;保持系花粉皆正常发育,I晋毛不育系花蕾在长度小于等于1 mm时就明显观察到...  相似文献   
62.
为了促进大白菜优良品种的选育,对50份合抱型大白菜种质资源的开展度、株高、毛质量等10个农艺性状进行了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中心柱纵径的变异系数为45.39%,净质量变异系数为29.88%,球叶数变异系数为28.71%,表明这50份大白菜种质资源在产量、叶片数和耐抽薹性等方面差异较大,有利于种质资源的比较和筛选。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农艺性状指标间相关性较强,指标信息间存在重叠,适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少数指标对大白菜种质资源进行综合评价。通过提取前3个主成分,特征值均大于1,同时累计方差贡献率达75.793 9%,包含了主要农艺性状的绝大部分信息。通过聚类分析将50份大白菜种质资源分为4类,利用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对大白菜种质资源农艺性状进行考察和评价,筛选出不同用途的优良亲本材料。其中,从德高秋美、天正秋白×春福皇、太太菜、五月美皇中选育出的自交系分别为4个类群中表现最优异的材料,研究结果为育种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3.
新稻571是新乡市农业科学院以新科稻31为母本、盐丰47为父本配组杂交,经混合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早熟型粳稻品种。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稳产、抗病等优良特性,2022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总结介绍了新稻571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该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4.
运用一般计量经济方法和状态空间模型,从静态和动态结合角度对京津冀地区煤炭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经济的发展不依赖于煤炭消费,而煤炭消费的增加需要靠经济发展拉动。煤炭消费量的变化不是引起地区实际GDP变化的格兰杰原因,仅存在从地区实际GDP到煤炭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地区实际GDP对来自煤炭消费量冲击的响应较小,且存在1期的时滞,而煤炭消费量对来自地区实际GDP的冲击在第一期就做出了最大响应;煤炭消费对地区实际GDP的贡献率在平稳时仅达3.90%,而地区实际GDP对煤炭消费的贡献率在平稳时达到47.15%;地区实际GDP对煤炭消费的敏感度不断下降,2012年为13.96%,较1990年降低了一倍。  相似文献   
65.
为明确不同药械+药剂组合对小麦赤霉病、叶锈病的防效,2020年在浙江省桐乡市的两个试验点开展了田间施药试验。结果表明:氟唑菌酰羟胺+丙环唑对赤霉病和叶锈病均具较高防效;肟菌·戊唑醇对叶锈病具较高防效;肟菌·戊唑醇、咪铜·氟环唑对赤霉病防效较高;四霉素对赤霉病的病穗防效与对照药剂多菌灵相近。在药械方面,使用植保无人机的效果更优,用水量少,作业效率高,以无人机喷施200 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250 g/L丙环唑乳油防治上述两病害效果均较好,适合在桐乡市小麦赤霉病、叶锈病共防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6.
我国部分玉米自交系遗传关系和遗传结构解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玉米自交系遗传关系和遗传结构的解析,对自交系类群划分和杂交组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选用玉米基因组的112个SSR标记对我国97个玉米自交系进行遗传关系和遗传结构分析,并评价了遗传距离聚类和模型聚类方法在玉米自交系遗传关系研究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表明,模型聚类方法更适于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关系研究。解析自交系的遗传基础发现,各类群中均有大量自交系含有其他类群的遗传成分。根据模型聚类结果,97个自交系被划分为PB、Reid、塘四平头和旅大红骨4个类群。Reid群与旅大红骨群的遗传关系最近,与塘四平头群遗传关系最远。为了实现杂种优势模式的简化,4个类群可被简化为3大种质类群[A(旅大红骨群与Reid群)、B(PB群)、C(塘四平头群)],或2大种质类群[A(旅大红骨群、Reid群、PB群)、B(塘四平头群)]。研究结果为自交系的改良和利用及杂种优势模式确定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7.
山东省小麦生产现状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推进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指导山东省小麦生产,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山东小麦的总产量、单位面积产量、播种面积、近30年的变化趋势、空间布局及其科技支撑要素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结果表明,由于受区域布局和科学技术投入的影响,山东省小麦播种面积虽然呈逐渐减少趋势,但是单产水平的提高使得总产变化不大。由此得出结论,合理调整山东省小麦种植的空间布局,严格控制并稳定播种面积,逐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小麦单产水平,从根本上保障山东省小麦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68.
为对不同鳊鲂鱼类进行群体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60对微卫星标记中筛选出18对多态性高的引物,构建了6个鳊鲂鱼类群体的微卫星DNA指纹图谱。结果显示,东江三角鲂、钱塘江三角鲂、厚颌鲂、广东鲂、团头鲂和长春鳊6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N a)分别为5.17、6.11、3.50、6.56、5.22、5.22,平均期望杂合度(H e)分别为0.634 2、0.720 4、0.546 2、0.681 2、0.675 2、0.559 7,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575 6、0.666 9、0.472 0、0.630 6、0.606 4、0.517 0,表明钱塘江三角鲂的遗传多样性最高,厚颌鲂的遗传多样性最低;聚类分析表明,钱塘江三角鲂和团头鲂首先聚为一支,遗传距离较近,为0.560 6;厚颌鲂与长春鳊的遗传距离最远,为1.759 2。引物Mam03和EST37产生的特异条带可将鲂属和鳊属鱼类区分,鉴定出鳊属鱼类长春鳊;引物TTF3、EST37、TTF2/TTF10、EST66依次组合可区分出鲂属东江三角鲂、厚颌鲂和广东鲂这3个群体。研究结果为我国鳊鲂鱼类种质资源保存、种群鉴定和良种选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9.
桐乡市杂草稻为害加重,试验结果表明,早上水、早翻耕、多翻耕、移栽插种等农艺措施能大幅减少杂草稻为害,辅以药剂措施,可以控制杂草稻为害。  相似文献   
70.
该文分析了塞罕坝自然保护区的特点,阐述了省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指出了塞罕坝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为塞罕坝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