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林业   27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9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森林病虫鼠害是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林业生产的重要自然灾害,是制约培育高效人工林以及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子之一。本文回顾总结林业生物灾害综合防治技术在已往林业生产中的减灾作用,针对林区森林病虫鼠害发生危害此起彼伏、关键防治技术落后、预警及预测预报能力差、应用基础研究薄弱以及科研与实际应用脱节严重等现象,分析了林区生物灾害研究面临的新挑战,从加强人员管理及资金投入力度、开展重大森林病虫鼠害中长期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关键技术研究、重视高新技术应用研究等角度,指出了可持续控制生物灾害的对策与途径。  相似文献   
32.
内蒙古大兴安岭区人工林鼠害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归纳整理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多年来鼠害防治经验和资料,认为荒山草地、水湿地、火烧迹地、采伐迹地、低产林改造及苗圃等小环境人为干扰严重、发生剧烈变化的地块鼠害发生猖獗。鼠害发生危害的原因主要与气象因子、林副产品丰欠和天敌等有密切关系。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治意见,即保护水湿地,保护天敌,人工机械防鼠及无专性灭鼠药剂新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3.
文章记述了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鳞翅目粉蝶科已知19种,包括斑缘豆粉蝶Colias erate Esper、北黎豆粉蝶Colias viluiensis Men、黑缘豆粉蝶Colias palaeno Linnaeus、黎明豆粉蝶Colias aurora Esp、北方豆粉蝶Colias melinos Ev、兴安豆粉蝶Colias tychede Boeber、橙黄豆粉蝶Colias fieldii Menetries、镏金豆粉蝶Colias chrysoheme Esper、绢粉蝶Aporia crataegiL、菜粉蝶Pieris rapaeL、东方菜粉蝶Pieris canidia Sparrman、暗脉粉蝶Pieris napiL、黑纹粉蝶Pieris melete Menetries、云粉蝶Pontia daplidiceL、绿云粉蝶Pontia chloridice Hubner、钩粉蝶Gonepteryx rhamniL、尖钩粉蝶Gonepteryx aspsiaMen、莫氏小粉蝶Leptidea morsei Fenton和突角小粉蝶Leptidea amurensis Mentries。并对其形态特征、习性、寄主和分布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34.
齿突斜纹蟹线粒体DNA中12S rRNA基因序列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1996年8月在日本东京水产大学坂田试验场海岸岩礁地带采集齿突斜纹触(Plagusia dentipes)样品,参考果蝇(Drosophila yakuba)线粒体DNA中12SrRNA基因片段序列进行了其引物设计、PCR扩增及序列测定。得到齿突斜纹触线粒体DNA中12SrRNA基因片段的碱基序列为447bp,其中腺嘌呤(A)、胸腺嘧啶(T)、鸟嘌呤(G)、胞嘧啶(C)含量分别为160bp(35  相似文献   
35.
采用普通船型诱捕器,对落叶松毛虫人工合成性引诱剂不同载体诱蛾效果进行了林间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常规橡胶塞诱芯诱蛾时间多为3~5 d,之后需要更换新诱芯,诱蛾规律性不强,无法准确判断虫情发生趋势。而PVC微管型诱芯诱蛾效果明显优于前者,诱蛾期长达1个月,落叶松毛虫成虫发生趋势明显,为掌握松毛虫发生趋势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还大大节省人工及材料成本。  相似文献   
36.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落叶松毛虫发生现状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军生  郝丽 《林业科技》2002,27(2):26-28
根据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气候和人工特点 ,松毛虫发生发展历史、危害程度及发生频率 ,对落叶松毛虫进行了科学区划 ,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预测预报及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37.
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根河林业局火烧迹地人工更新造林地内,森林鼠类危害特别严重。为有效防控鼠害,减轻灾害损失,我们在根河林业局火烧迹地内经过实验研究,针对森林鼠兔的习性及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提出了以生物防治为主,结合生态控制、天敌保护、人工物理机械防治和化学无公害防治的综合治理对策,有效地解决了鼠患。  相似文献   
38.
在内蒙古阿龙山林业局研究了稠李巢蛾性引诱剂应用技术,通过在稠李林中的对性引诱剂诱捕器设置不同高度、距离稠李林边缘的不同距离的诱集效果及稠李巢蛾昼夜反应节律的系统研究,掌握性引诱剂诱捕稠李巢蛾雄蛾相关应用技术。在诱捕器悬挂高度方面,性引诱剂诱捕器设置高度以0.5 m为最佳,雄蛾诱集量最大达到78.22头/器·d;设置诱捕器距离林缘50~300 m均可诱集到雄蛾,最佳诱蛾距离为100 m左右,测算最远诱捕距离为330 m;首次掌握了性引诱剂诱捕器对稠李巢蛾雄蛾昼夜活动节律,上午5:00~11:00为雄蛾主要活动期,傍晚19:00~23:00也有一个活动小高潮,这表明性引诱剂诱捕器可以掌握稠李巢蛾成虫的每天的活动节律。以上应用技术研究可以为稠李巢蛾的监测预报及防治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9.
落叶松癌肿病是危害兴安落叶松的重要枝干病害,该病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全境内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近年来在一些林业局的人工幼龄林发生严重,尤其以20年左右的落叶松人工幼龄林发病严重。国内对此病的研究较少,从克一河林业局的实际生产需要出发,进行了室内外药效测定和林间防治试验,发现以营林措施(卫生伐+修枝)结合病部人工涂抹70%精品甲基托布津与机油混合液的综合防治技术为最佳。  相似文献   
40.
为了研究引起内蒙古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叶枯病的病原菌种类,通过对内蒙大兴安岭林区落叶松发病的植株进行症状观察,室内分离与培养引起落叶松叶枯、枝枯病害的病原菌,提取病原菌总基因组DNA,并对其内部转录间隔区(ITS)序列进行扩增,ITS测序结果进行BLAST比对并构建系统发育树。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菌株与KX082926(Sydowia polyspora)相似度达到99%,结合病害症状及菌落形态分析,证明引起落叶松病害的病原菌为松生茎点霉(Sydowia polyspora)。试验同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了10种杀菌剂对该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通过毒力方程计算出半数效应浓度,从小到大依次为苯醚甲环唑(0.001 06 mg/L)、咪鲜胺(0.001 42 mg/L)、多菌灵(0.021 90 mg/L)、腈菌唑(0.075 45 mg/L)、甲基硫菌灵(0.254 50 mg/L)、咯菌腈(0.335 10 mg/L)、代森锰锌(1.017 98 mg/L)、三唑酮(1.213 80 mg/L)、代森锌(15.958 80 mg/L)、百菌清(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