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林业   37篇
  1篇
综合类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通过对12个品种的人工模拟耐盐试验及7个地点的栽培试验,对黑龙江省西部苏打碱土区的造林树种进行了适应性研究。在系统的土壤分析基础上,通过对品种的综合评价,筛选出了适应性好的树种14个,并进行了适应范围的划分,为本地区盐碱地造林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云杉小爪螨对云杉的危害及其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春夏之交,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出现了罕见的连续高温、无雨天气,空气异常干燥。在这种情况下,云杉的行道树、林分、苗木上均大量发生了云杉小爪螨(Oligonychuspicea(Reck))。据在黑龙江省防护林研究所的云杉大树及苗木上的调查,10cm长的样枝上,平均就有50~60头成、幼螨,树体遍布蛛网状丝,使大量针叶发黄、脱落,树木长势衰弱,一些大树和苗木已近死亡边缘,行道树和其它林种受害的情况也与此类似,因此,应尽快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1 云杉小爪螨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体长约0.3mm,宽0.2mm,椭圆形,褐红色,气…  相似文献   
13.
对各种营养在桑树生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其缺乏这些元素所表现出的症状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论述了桑树对氮、磷、钾和矿质元素的吸收利用,并对土壤中营养元素进行分级。目的是给桑园施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调查记载了黑龙江省西部平原缓丘农区杨树害虫 2 6个科 94种 ,其中枝干部害虫 2 0种 ,叶部害虫 6 8种 ,地下害虫 6种 ,并对几种危害严重的害虫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杜松赤枯病病原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杜松赤枯病病原菌的研究结果 ,研究表明交链孢 (Alternariasp )和茎点霉 (Phomasp )是杜松赤枯病的主要致病真菌 ;两种病原菌均喜偏酸性的条件 ,菌丝生长发育的适宜pH值是 5~ 7;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是 2 0~ 30℃ ,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是 15~ 2 5℃ ,2 0℃时萌发率最高 ;Al ternariasp 在相对湿度 90 %以上能较好萌发 ,Phomasp 在湿度 10 0 %时才能萌发 ,在水滴中萌发率最高 ;两种病原菌对云杉和丹东桧的嫩枝叶也有较强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西部农林复合经营区欧李嫩枝扦插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欧李是一种重要的、极具推广价值的生态经济型小灌木.为了在气候条件较为干旱的黑龙江西部农林复合经营区推广这一树种,提高该区农林复合经营的生态经济功能,以扦插时间、不同浓度生根粉处理、不同带叶情况处理为因素,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开展了欧李嫩枝扦插试验.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欧李嫩枝扦插愈伤组织的形成、生根的影响都是显著的,其中,对愈伤组织的形成,3个因素影响大小依次为带叶情况〉扦插时间〉生根粉处理,对于生根率,则是带叶情况〉生根粉处理〉扦插时间;3个因素最佳处理组合为带2片子的插穗、采用200mgL-1ABT1号生根粉浓度处理、5月30日扦插,可使扦插生根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7.
杜松赤枯病是 4年生以上杜松幼树的主要病害 ,在我省为害严重。研究表明 ,此病是由Alternariasp .和Phomasp .共同侵染所致。Alternariasp .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越冬 ,Phomasp .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越冬。两种病原菌均通过皮孔、气孔和伤口侵入树体。两种病原菌的孢子均在5月下旬日平均气温达 16℃左右时开始放散 ,孢子的放散和萌发与空气温度的关系最为密切 ,雨季是孢子放散的高峰期。通过对 12种杀菌剂的室内药效测定 ,以及四种杀菌剂的室外防治试验 ,得出用 4 0 0~ 80 0倍液的多菌灵等连续防治 2~ 3年 ,可完全控制该病的发生和蔓延 ,防治方法简便易行 ,成本低廉 ,功省效宏  相似文献   
18.
银中杨在林业工程建设中的推广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阐述了银中杨的特性,剖析了在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据此展望了银中杨栽培利用的前景,建议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大力应用银中杨及其配套栽培技术,为工程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对加大林业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自1987~1995年,进行了银中杨与胡枝子、沙棘、红皮云杉混交造林试验。通过对各混交林分生长量、生物王、光能利用率、土壤理化性质、小气候效应、病虫害发生情况等项指标的调查分析,探讨了混交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结果表明,混交林能够提高土地和光能的利用申,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改善小气候条件,抑制病虫害的发生,可获得较高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0.
对小黑杨不同密度试验林进行了分析,就短周期纸浆林的造林密度、采伐年龄进行了材积测算和投入、产出的效益分析,确定小黑杨短周期纸浆林的最佳密度和采伐年龄:2222株·hm-2为12a;1111株·hm-2为10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