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53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细菌在蚜虫生物防治中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死亡蚜虫样品中分离得到一批细菌菌种,对这些菌种分离纯化后进行不同细菌对蚜虫的杀虫效果筛选试验。结果从中发现并鉴定出两株蚜虫高致病菌KI3[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和KI63[阴沟肠细菌(Enterobacter cloacae)],这2株菌株对蚜虫均有明显的杀灭作用。研究结果为利用微生物控制植物虫害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2.
概述了森林退化的研究状况、低效林的概念及成因,提出应统一低效林的专用名称及词义。针对低效林类型划分与判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基于森林自然度、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研究的理念,建议在不同生态功能区划和立地环境条件下开展不同林分的生态系统功能研究,以此构建一套完整的可量化的低效林的分类技术体系。认为对低效林进行甄别与评价将有可能成为今后林业领域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3.
以西南桦人工林与天然林的土壤种子库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萌发法对云南热区的西南桦人工林与天然林下0~10 cm深度的土壤种子库的种子储量及其垂直分布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西南桦人工林有活力种子储量为2 027粒/m2,天然林有活力种子储量为3 043粒/m2;②西南桦人工林土壤种子库由21科38属的42种植物组成,其中乔木4种,占全部种类的0.69%;灌木16种,占7.70%;多年生草本10种,占14.90%;1 a生草本9种,占73.36%;藤本3种,占3.35%。西南桦天然林土壤种子库由24科43属的49种植物组成,其中乔木6种,占全部种类的10.56%;灌木15种,占18.31%;多年生草本14种,占4.38%;1 a生草本10种,占65.06%;藤本4种,占1.69%;③乔木、灌木的植物数量占总数的比例为天然林>人工林,而草本和藤本为天然林<人工林;④西南桦人工林与天然林土壤种子库有活力种子密度自上而下都呈现下降趋势,0~5 cm种子数量较5~10 cm多。  相似文献   
24.
对国内亚高山退化生态系统及植被恢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国内学者对亚高山退化生态系统特征、干扰因子和作用机理、退化生态系统的天然更新即限制因素和植被恢复等方面的研究情况,提出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亚高山退化生态系统更深入系统的研究提供建议和依据。  相似文献   
25.
光核桃实生苗培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光核桃为高海拔地区耐寒、抗病虫、适应性较强、寿命长、具良好经济效益及景观建设功能的多用途树种。在描述光核桃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其种子采集与贮藏、种子处理、播种方法及苗期管理等技术。  相似文献   
26.
在描述中甸山楂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介绍了苗木培育中的种子采集与调制、播种方法及苗期管理等技术,重点探讨了"干湿变温沙藏法"对缩短育苗周期,降低育苗成本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27.
暗期间断属于光周期调控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植物的生长发育研究。通过对暗期间断的类型、应用和机理三个方面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其中在暗期间断类型部分总结了光质、间断暗期的次数和间隔时间方面的研究;在暗期间断应用部分总结了在植物形态发生、生理和生物化学方面的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暗期间断在分子生物学研究及森林资源保护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8.
云南红豆杉现状及培育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云南红豆杉资源面积约126722hm^2,主要集中分布于云南西部。云南红豆杉紫杉醇类抗癌活性物质含量较高,具有较高的药用开发价值。针对高效原料林培育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云南省林科院在云南红豆杉良种选育、采穗圃/种子园建设、种苗繁育、原料林营建、原料采收等方面进行了多年的试验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云南红豆杉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9.
通过样地法比较了西南桦人工林与西南桦次生林群落的生活型谱、叶型谱、植物种类的重要值以及物种多样性等特征,结果表明,西南桦人工林与次生林都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其次为地面芽植物;在高位芽植物中又都以小高位芽植物的比例为高;西南桦人工林和次生林的叶级都以中型叶为主,大型叶次之,但在人工林中出现了巨型叶植物,而在次生林中却没有出现,2种林型的生活型特征符合热带植被的群落学特征。西南桦人工林的物种丰富度要比次生林高,西南桦人工林和次生林的Shannon-Wiener指数(H′)值相差不大,而次生林的均匀度要比人工林高。根据群落中各植物重要值的大小,人工林物种组成主要有西南桦、披针叶楠、短刺栲、滇姜花、山菅兰、红果莎、西南凤尾蕨、大叶仙茅、棕叶芦、窄序崖豆藤;次生林物种组成主要有西南桦、中平树、黄牛木、水锦树、棕叶芦、大芒萁、紫茎泽兰、金刚藤、悬钩子、酸藤子等。人工林和次生林群落层次都分为3层,其中人工林的乔木层树种单一,灌木及幼树层种类较多,达62种,占总种数的56.36%;而次生林的灌木和幼树层有28种,占总种数的50.91%。  相似文献   
30.
通过对云南省马关县金城林场云南红豆杉实生苗和扦插苗营造的4年生幼林的生长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实生苗造林幼树的树高、地径、生物量干重指标都大于扦插苗造林的幼树,且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实生苗造林幼树的地径变异系数是扦插苗造林幼树地径变异系数的1.1倍;扦插苗造林幼树树高变异系数是实生苗造林幼树树高变异系数的2.8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