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8篇
农学   5篇
  2篇
综合类   4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笔者以湖北省团风县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林经营过程中不同阶段森林凋落物数量及其持水量等水文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阶段林下凋落物的现存数量依次为:竞争选择阶段>恒续林阶段>质量形成阶段>建群阶段;不同阶段半分解层和未分解层的凋落物持水量依次为:建群阶段<质量形成阶段<竞争选择阶段<恒续林阶段。  相似文献   
22.
杉木花粉生态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卓文  林平 《林业科学》1990,26(5):410-418
本文自1984—1989年,以杉木种源林、浙江姥山和长乐杉木种子园及普通杉木林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查和定点观测的基础上,对杉木雄球花散粉的解剖学基础和散发节律,雌雄球花及花粉以风作为花粉传播媒介的适应性变化,花粉的传播、沉降及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提出杉木种子园宜选在水体旁,种子园的隔离照离应大于1500m,减少直至消灭自交的有效方法是选用雌性和雄性杉木无性系建造种子园,雌、雄杉木的比例为11:4。雄株应比雌株高1.5—2倍,株行距为3×2.5m、3×3m、3×4m。  相似文献   
23.
对湖北省建始县长岭岗林场日本落叶松种子园内花粉散发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2年的研究.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花粉散发受气候因子的影响很大;整个散粉期间日本落叶松花粉散发量呈现低-高-低的节律,每天花粉散发量呈极显著差异;散粉期间出现一个散粉高峰期,一般持续3~5 d,散粉高峰期间每天不同时间段的散粉量也呈现低-高-低的节律,散粉高峰时间段出现在8∶00~16:00,具体时间段受当日天气的影响,每天不同时间段内花粉散发量呈极显著差异;种子园内不同样点花粉散发量中,八方位花粉散发量及树冠内、中、外部花粉散发量均未达到显著性差异,花粉分布都呈均匀分布型;种子园内不同垂直高度花粉散发量呈极显著差异,花粉分布呈集群分布型.  相似文献   
24.
以湖北省崇阳县雷竹林为研究对象,对集约经营雷竹林分结构及各器官生物量分配特征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集约经营雷竹笋用林立竹在林地上分布均匀,调查的雷竹林分平均胸径为2.55cm,通过胸径计算得到的适宜经营密度约为15 000株/hm2(1 000株/667 m2);林分中立竹处于年青状态,1年生、2年生、3年生及4年生、5年生立竹数依次为3 000、4 660、3 880、460、20株/hm2,所占的百分率依次为24.59%、38.20%、31.80%、3.77%及1.60%;钩梢有利于雷竹林分抗雪压,虽然钩梢后立竹留盘数减少,冠幅减小,但平均每枝叶面积指数增大;生产中每年通过在林地上均匀保留健壮的笋体而形成新立竹,因而林木株数按径阶的分布不符合正态分布规律,出现向右偏态;农事活动使枝下高也发生变异;雷竹林各器官生物量大小依次为杆>竹蔸>竹鞭>叶>枝,钩梢使各器官生物量大小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25.
在分层抽样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方差分析、因子分析及模糊综合评判等方法对华中农业大学校园环境质量主观评价因子进行了具体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成长环境的学生对"校内的交通体系"和"文娱场所适用性"等因子的评价结果有显著差异,而对其它因子的评价结果没有显著差异;不同性别的学生对"总体环境品质"、"宿舍适用性评价"和"到教室时间满意度"等因子的评价结果有显著差异,而对其它因子的评价结果没有显著差异;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大多数因子的评价结果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因子分析结果为:对23个因子进行旋转因子分析从而得到主成分、并依次命名为交通可达性因子、总体环境意象因子、建筑适用性因子、校园生活环境因子及物理环境因子.模糊评价结果表明:该校的环境质量主观评定等级为"一般"至"好".  相似文献   
26.
本文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油茶6个种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和计算,结果表明油茶属6种油茶花粉形态之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7.
水分对落羽杉形态结构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同水分条件对落羽杉的叶子单位面积气孔数目,树干基部形态、根系分布和生长过程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8.
城市广场人性化设计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关心人、尊重人的人本主义思想为宗旨,从广场的设计要素层面,探讨了广场人性化设计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减少广场污染的设计方法及广场人性化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9.
本文以崇阳县毛竹为研究对象,在4种密度(1 300±100株·hm~(-2)(D1)、1 900±100株·hm~(-2)(D2)、2 500±100株·hm~(-2)(D3)及3 100±100株·hm~(-2)(D4))毛竹林分内对其主要生长因子进行了实地调查以研究毛竹林分密度效应。结果表明,虽然密度对退笋率影响不显著,但对毛竹的出笋率和成竹率有显著影响,二者都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毛竹林叶面积指数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增大(3.18~7.10),不同密度毛竹叶面积指数之间的差异极显著。毛竹林分平均胸径在10.75~11.75 cm,不同密度毛竹胸径之间的差异极显著。毛竹林分平均竹高在12.96~13.33 m,不同密度毛竹竹高之间的差异不显著。株数按径级分布与株数按树高级分布均符合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30.
以水曲柳和落叶松为研究对象,在一个生长季内采用随机土芯法研究了林地土壤速效氮和细根的空间分布变异以及2树种细根对速效氮的觅食行为.结果表明:水曲柳和落叶松细根各参数(生物量,根长密度和比根长)及土壤速效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在林地土壤中呈异质性分布,水曲柳细根各参数平均值显著高于落叶松,但2树种细根的变异系数一致.2树种细根生物量和根长密度均与2种形态氮呈显著正相关,但水曲柳细根与2种形态氮相关性高于落叶松,而且硝态氮对2树种细根生物量和根长密度分布的影响大于铵态氮,比根长与速效氮没有显著相关性.以上研究结果表明,2树种具有较强通过在富养的土壤斑块增生而有效觅食的能力,但水曲柳细根的这种增生能力大于落叶松;落叶松细根除具备一定形态可塑性外,可能还通过提高其吸收速率以及菌根数量有效觅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