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8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5篇
  12篇
综合类   78篇
农作物   16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基于有害生物控制的原理,考虑陕北黄土高原环境特点和资源优势,结合国家退耕还林生态工程,提出乔木(枣树)—灌木—牧草(作物)—畜禽栽种养殖为一体作为陕北枣林病虫害生态调控的复合模式,并就其机制和可行性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对陕北红枣产业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复盐胁迫对几种燕麦种子萌发指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加拿大7种燕麦(A.nuda)种子,在不同梯度的Na2SO4、NaCl等组分盐溶液中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复盐胁迫下,种子开始发芽的时间推迟,发芽过程延长,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7种燕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简易活力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盐害指数升高,且不同品种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随复盐浓度的增...  相似文献   
13.
枣树愈伤组织在继代培养中,前期(第5~15天)淀粉、还原糖、蛋白质、核酸的含量都在增加;在第15~35天,淀粉和还原糖的含量下降,蛋白质和核酸的含量上升,并在第35天时达到最大值;第35天以后它们的含量都在减少.说明枣树愈伤组织继代培养中,快速增长期在第15~30天,第35天以后生长速度在逐渐减慢.由此确定枣树愈伤组织培养最佳的继代周期为第30~35天.  相似文献   
14.
基于基因组学的作物抗旱改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基因组学的发展,利用大量的序列信息鉴定和克隆抗旱相关基因以改良作物的生产性能具有重要意义。作物抗旱性属数量遗传,其数量性状位点的鉴定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作物抗旱性的基础。笔者就作物抗旱基因鉴定及相关功能基因组学的最新进展作系统的介绍,并探讨了今后作物抗旱性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犬生后继发肛门闭锁1例张向前,郭顺元,肖安东,孙大丹,姜立国(解放军农牧大学外科教研室·长春·130062)肛门闭锁又称锁肛,多为肛门被皮肤封闭.而无肛门孔的先天性畸形.后天继发性锁肛病例尚未见有报道.1994年5月15日,我系小动物医院收治1例1月...  相似文献   
16.
采用SDS法和改良CTAB法对不同方式保存的陕北木枣叶片基因组DNA进行了提取,并对木枣不同取材部位(叶芽,花蕾,花瓣,嫩茎,韧皮部,嫩叶)的基因组DNA提取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改良CTAB法提取的经-80℃快速冷冻的叶芽或幼嫩叶片获得的结果相对最好,即得到的DNA蛋白质等杂质去除较彻底,条带较整齐,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呼伦贝尔地区保护性耕作小麦田间杂草危害,提高小麦产量,增加农民收入,选用8种化学除草剂在播前和苗期对小麦田杂草进行防除,其结果表明:确定了呼伦贝尔地区保护性耕作小麦田以藜、卷茎蓼、山苦菜和狗尾草为杂草优势种,披碱草、猪毛菜为亚优势种。所选用的8种除草剂均可用于保护性耕作小麦田杂草的防除,而且几种除草剂混合使用处理的杂草防除效果均优于除草剂单独使用的防除效果,对小麦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与其防除效果相同,顺序依次为草甘膦+2,4-D丁酯+骠马>2,4-D丁酯+骠马>护麦+骠马>10%抑阔宁+骠马>2,4-D丁酯>骠马>2甲4氯钠盐>草甘膦>护麦>伴地农>10%抑阔宁>阔叶枯,其中除草剂混合使用的处理可优先选择使用,而2,4-D丁酯、骠马、2甲4氯钠盐、草甘膦可次之,10%抑阔宁和阔叶枯可不用。  相似文献   
18.
19.
以Co60γ射线为辐射源,研究了辐射剂量200,300,500,800,1 200,1 500和2 000 Gy对甜瓜单倍体诱导率的影响. 同时在辐射花粉授粉6 h后,用1,10,50,100和200 mg/L的2,4-D,以浸蘸柱头和节间注射2种处理方法,研究2,4-D对甜瓜辐射花粉诱导单倍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辐射剂量在200~1 500 Gy时,坐果率低于对照(96.7%),但不同剂量间坐果率没有明显的差异,都达到80%以上;而在2 000 Gy时坐果率明显降低,仅为63.3%.2,4-D的两种处理方法在低浓度(1 mg/L)时,对坐果率没有影响;但随2,4-D处理浓度的升高,坐果率呈下降趋势.浸蘸柱头对出胚率和植株再生率没有明显影响,而在100 mg/L浓度下采用节间注射处理时出胚率和植株再生率分别为2.8%和1.09%,明显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20.
为给安徽淮北地区小麦安全生产提供指导,以当地主栽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播期条件下小麦植株对低温胁迫的响应,结合自然低温下田间冻害情况及产量表现等,对主栽品种的抗寒性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返青期-12℃以下时品种的抗寒性急剧下降;播期间小麦植株的抗寒性表现为:晚播>适播>早播;电解质渗出率均随温度的降低逐渐增大;地域间抗寒性差异明显;不同区域育成品种抗寒性强弱表现为山东省>河南省>安徽省;筛选出一批抗寒高产品种,如‘良星66’、‘山农20’、‘济麦22’、‘烟农19’等,可作为安徽淮北地区早播条件下种植的理想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