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8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5篇
  12篇
综合类   78篇
农作物   16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枣树愈伤组织培养中几种物质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枣树愈伤组织在继代培养中,前期(5~15d)淀粉、还原糖、蛋白质、核酸的含量都在增加;在15~35d期间,淀粉和还原糖的含量下降,蛋白质和核酸的含量上升,并在35d时达到最大值;35d以后它们的含量都在减少。说明枣树愈伤组织继代培养中,快速增长期在15~30d,35d以后生长速度在逐渐减慢。由此确定枣树愈伤组织培养的最佳继代周期为30~35d。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对红枣皂甙的提取工艺进行进一步的优化研究,为红枣的深度开发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单因素分析和正交试验设计对红枣皂甙正丁醇提取法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结果表明,料液比对红枣皂甙得率的影响比较大,其次为乙醇浓度,再次是浸提时间,最后是浸提温度;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5,浸提温度60℃,乙醇浓度70%,浸提时间2 h。[结论]试验提取工艺条件下,红枣总皂甙提取含量可达红枣干粉的0.99%。  相似文献   
103.
20 0 3年庐江县棉田斜纹夜蛾大发生 ,幼虫始发期较 2 0 0 0~ 2 0 0 2年早 10~ 2 2d ,分析其原因主要是 :食料丰富 ,气候条件适宜 ,自身繁殖能力强、食性杂、世代重叠严重 ,防治工作不到位 ;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4.
油菜菌核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油菜菌核病防治药剂筛选的实验说明,50%速克灵WP1125g/hm2、40%菌核净WP1500g/hm2、50%菌核·福WP1500g/hm2可有效地防治油菜菌核病,防治效果明显高于多菌灵、多·硫胶悬剂.推荐在油菜菌核病中等发生及中等以上发生年份,防治感病品种油菜,应于油菜盛花初期、盛花期各施药1次,并做好速克灵、菌核净、菌核·福的交替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05.
采用定点观察与踏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保护性耕作燕麦田的杂草种类及危害特点; 设置化学单因素和多因素除草、机械除草、农业措施控草、人工除草、机械+化学除草及综合除草6个大处理,37个小处理,研究了保护性耕作燕麦田杂草综合防除的效果和草害水平。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燕麦田主要分布的杂草有6科14种,其中藜、猪毛菜和狗尾草为主要危害杂草,其发生时间主要在5月中旬—6月中上旬;不同措施对保护性耕作燕麦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差异明显,其对杂草的防除效果依次为综合除草>人工除草>机械+化学除草>化学多因素除草>化学单因素除草>机械除草>不同覆盖度控草>不同播量控草>耕作制度控草>不同播期控草。  相似文献   
106.
播期对冬小麦群体性状、产量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淮北小麦选择适宜的播期,以冬小麦半冬偏冬性品种烟农19和半冬性品种皖麦52为材料,研究了播期(10月3日、10月10日、10月17日、10月24日、10月31日和11月7日)对小麦群体干物重、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品种群体干物重、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皆以10月10日和17日播种时最高,其次为10月3日和24日播种。正常播种(10月10日)和适度晚播(10月17日)可以改善小麦叶绿素荧光特性,其中10月10日播种时烟农19的Fo、Fm、Fv/Fm、qP、ETR和ΦpsII分别比10月3日和11月7日播种的增加了8.5%、7.9%、3.0%、38.1%、15.9%、16.9%和21.1%、33.3%、6.9%、73.0%、67.6%、62.0%。10月10日和17日播种时烟农19和皖麦52的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容重和产量皆高于其他播期,并与11月7日播种处理差异显著。因此10月10日至10月17日可作为淮北地区半冬性小麦品种的适宜播期。  相似文献   
107.
在冬季和夏季,分别将150头杂交猪常规屠宰后45 min的胴体随机分成5组(每组30头),第1组为常规风冷,其他4组为间歇水喷淋处理组.样品修整后进库冷却,库中配备一套新型雾化喷淋系统,通过调节能对胴体进行间歇水喷淋,喷淋时间分别为4、8、12和16 h,喷淋周期为每间隔30 min喷淋1 min.研究结果表明,宰后24 h常规风冷条件下胴体干耗为1.28%,喷淋4、8、12和16 h胴体干耗依次为1.16%、0.99%、0.83%和0.69%,常规风冷组显著高于其他喷淋组(P<0.05).夏季滴水损失、背最长肌L*、终点pH值及微生物数量显著高于冬季(P<0.05).  相似文献   
108.
对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阐述了实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的必要性;分析了湖南省森林采伐管理的现状;提出了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9.
杂草是影响油菜高产优质的主要因素之一,受杂草危害轻则减产一、二成,重则减产三至五成.因为长期使用单一的除草剂,已引起油菜田杂草种群变化,尤其是繁缕、雀舌草等阔叶杂草密度大幅度上升,形成了新的杂草群落;同时,除草效果降低,杂草危害日趋严重.为有效地控制油菜田杂草危害,我们开展了草情系统监测和普查工作,摸清了我县油菜田杂草种群区域分布特点和草相变化特点,制订了油菜田化学除草技术规程,1999~2000年度实施面积达30万亩,占种植面积的85.7%,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将油菜田草相变化特点及化除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10.
采用盆栽试验及种间根系分隔技术研究了施氮肥和不施氮肥两种条件下根系互作在大豆玉米间作中所发挥的优势作用。结果表明,无论在施氮肥和不施氮肥条件下相对于尼龙网分隔和完全分隔根系,未分隔处理的大豆玉米间作能增加大豆各个生育时期的叶绿素含量。施氮肥在改善大豆株高、主茎节数、有效分枝数、单株荚数和百粒重农艺性状方面的效果要大于间作,间作中根系互作只在改善大豆单株荚数和百粒重方面起到显著(p<0.05)作用。通过地下部隔根处理同样证明了大豆玉米间作由于根系的互作能提高大豆的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但效果没有施氮肥明显。施氮肥和间作作物根系的互作不仅可以增加土壤中的细菌、真菌、放线菌和固氮菌的数量,而且可以提高脲酶、磷酸酶、转化酶和蛋白酶的活性。经相关分析得出,该试验中细菌、真菌、放线菌和固氮菌数量和脲酶、磷酸酶、转化酶和蛋白酶活性与大豆的叶绿素含量及大豆单株的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之间皆存在正相关关系,且多数之间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正相关。本研究认为间作系统中根系的互作在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提高作物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