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10篇
综合类   5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提高肉苁蓉的利用率,对肉苁蓉粉体表面进行电晕等离子体改性处理,并对粉体中甘露醇在水中溶出量进行测定。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粒度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等多种测试方法分析电晕改性处理前后粉体样品的表观形貌和表面性能的变化规律,对比改性机理进行讨论。结果表明,电晕处理后,粉体表面粗糙,亲水基团含量增加,材料表面润湿性能得到明显改善,甘露醇在水中溶出量也明显增加。其中,最佳的电晕工艺是为0.5kW电晕功率处理2min,此时改性效果最好,甘露醇在水中浸泡20min的溶出率达到63.9%,较未处理的原始样品提高45.8%。通过对肉苁蓉粉末表面进行电晕改性处理,能够有效改善粉体的表面性能,使材料中有效药物成分最大限度地溶出,从而提高中国宝贵中药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
用木蜡修饰土壤颗粒抑制沙土水分蒸发的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目的拟解决荒漠化地区土壤自涵养水分的问题。用分子化天然木蜡通过筛选的特种表面活性剂修饰土壤颗粒表面,将该颗粒构造于模拟沙漠气候的人工气候箱内的试验沙土表面,形成一层透气抑水的土膜,利用水分测定仪、差示热分析仪、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等方法研究了该土膜的结构、保水机理和对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Span80)对木蜡和粘土颗粒均有有效的分散和分离作用,并使木腊均匀结合于粘土表面,使粘土颗粒间隙变小,亲水孔变为憎水孔,增加了蒸发水分穿透膜层的阻力,实现了土膜的保水功能,在模拟的沙漠气候人工气候箱内实现了草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沙漠公路施工和养护中固沙难的问题,利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etyltrimethyl Ammonium Chloride,CTAC)制备了一种改性黏土材料。研究了材料的力学性能、抗老化性能和保水性能,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分析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固沙保水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CTAC与黏土的质量比为5:4时,固沙材料力学性能和耐老化性能较好,其透气保水性能较为均衡,草籽发芽率达到最高,为47%。微观分析表明:CTAC通过插层作用将松散的黏土颗粒连接,黏土间隙变为憎水性,水分运移阻力增大,因此改性黏土固沙保水性能较好。研究结果可为固沙材料的改进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基于沙生植物微需水量的特点,利用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PAM)和蒙脱土(Montmorillonite,MMT)复合制备了一种渗灌复合材料,研究了材料的成膜性能和吸释水性能,并对渗灌系统的自调节导水性能进行了研究,然后在乌兰布和沙漠进行了渗灌系统的沙漠野外试验,最后利用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分析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材料自调节导水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AM与MMT的最佳质量比为0.25,PAM和MMT制备的复合导水材料可在纤维表面形成均匀连续的膜,且导水材料的吸水和释水性能较为均衡,干湿交替试验显示其可根据土壤湿度自调节导水速率。沙漠野外试验表明,肉苁蓉接种率从对照组的23%提高到86%。材料微观分析表明:PAM通过插层作用进入MMT片层间形成复合导水材料,导水材料主要依靠PAM和MMT的相互作用传导水分,PAM的干燥收缩和吸水溶胀会引起MMT的连接和分开,从而引起水分传导速率的变化。研究结果可为渗灌材料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干旱地区植树造林中的地表干土层和浇水困难问题而提出黏土引水体材料。对原生膨润土进行层柱化处理并测得了其不同交联剂比例下的材料导水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热重、孔隙度分析等测试手段对材料的微结构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对黏土材料进行改性能显著提高其导水性能,材料的比表面积的增大、孔数量的增加以及孔结构的复杂化是其导水性能改善的主要原因。该材料对提升干旱地区地表层下的水分,提高苗木成活率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适宜分散剂改善导水涂层材料中蒙脱土分散及吸脱附水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添加分散剂可改善聚丙烯酰胺(poly acrylamide,PAM)/蒙脱土(montmorillonite,MMT)复合导水涂层材料制备过程中悬浮液浓度比例不均衡问题。该文研究添加分散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 pyrrolidone,PVP)、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对导水涂层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对流挂纤维束的成膜性、涂层的微观形貌结构进行分析;采用热分析仪及质量法分析材料的吸脱附水特征;利用红外光谱仪对材料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PAM与MMT质量比为1:10的复合导水涂层材料,加入与PAM质量比为1:0.20的分散剂PVA后其成膜性最好;3种分散剂均改善了MMT的分散性;该材料吸脱附水能力为PAM/MMT/SDSPAM/MMTPAM/MMT/PVPPAM/MMT/PVA复合材料,在约110 min时PAM/MMT/SDS材料的吸水率可达14 g/g,在100 min时其放湿量可达2.08 g/g;由复合材料的红外光谱分析可知并无新的物质生成,蒙脱土颗粒粘附在PAM和分散剂复合物内部网络结构支架上。该研究可为后续复合导水涂层材料成分比例精确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渗灌材料制备及导水性能分析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该文旨在确定渗灌渗水涂层成分的配比方案,制备出渗水性能良好的渗灌滴头。通过对所选用的蒙脱土MMT及聚丙烯酰胺PAM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设计制备工艺,制备渗灌滴头,在实验室内搭建了渗灌材料的实际渗水的试验平台;采用拉伸强度试验对渗灌导水涂层材料与纤维结合性能进行研究,用电子显微镜对不同配比的渗灌导水材料的形貌进行了观察并对其微观结构和组成进行了分析,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对渗灌材料的渗水自调节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AM/MMT悬浮液的配比为0.20 g/50 m L(1∶250)时导水材料的成膜性较,涂层成膜性较好,分布较均匀。对于以1∶250聚丙烯酰胺和蒙脱石制备的的渗水材料,温度一定时,随着环境土壤含水率的逐渐增加,渗水速率逐渐降低,土壤含水率一定时,随着环境温度的增加,渗水速率逐渐下降。该研究为渗灌材料制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