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7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本文对山茶属金花茶组的系统分类作了订正。根据金花茶组的特性及变异性,合并了有7个种和5个变种.并将2个变种提升为新组合种.  相似文献   
12.
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职教育的核心内容。随着我国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的蓬勃发展,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提升成为关键,本文针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实践能力提升存在的问题,从实践能力提升的基本路径及实施方式、如何进一步开发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项目化教学课程、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等多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相应的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思路,从而提升高职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加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  相似文献   
13.
农电“四到户”管理是规范供电营业所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浙江省上虞市供电局以“抄、核、收”体制改革为突破门,抓好“四个改革”,强化农村用电营销管理.促进了供电营业所规范化管理工作,不断改善了农村用电环境。  相似文献   
14.
在不同的地质地貌条件下,土壤侵蚀强度表现不同。因此,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是生态修复成败与否的关键。由于生态修复的各种生物和工程措施是建立在不同的地质地貌条件下,因此本文以彭阳县古城乡半阴湿土石质黄土梁峁区为研究区,通过野外现场调查,对研究区的立地条件进行了划分。在此基础上,选择不同的树种组合和造林模式,采用成熟的工程措施和栽培技术,确定该研究区的生态修复组合模式,进而对研究区的生态修复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首次在苏铁类植物中发现导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研究通过对鳞秕泽光铁的羽片进行离析观察和电镜观察,发现其木质部中具有导管,导管类型有6种,其中环纹、螺地管为单穿孔板、梯纹、孔纹、网纹等导管为复穿孔板。这是首次在苏铁类植物中发现导管,对于植物学多门学科领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是我国新兴的一种取暖方式,随着人们的居住观念由单一注重实用性、功能性的低水平的简单要求向舒适性、环保性及智能性等高层次需求转换,低温辐射采暖这种新的采暖方式应运而生近些年来被大家所逐渐认知.  相似文献   
17.
无咖啡因茶树新资源可可茶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茶叶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在32种茶组植物(Camellia Sect. Thea)中,我国分布的就有30种,其中茶〔俗称小叶茶,C.sinensis (L.) O. Ktze〕和普洱茶〔俗称大叶茶,C.assamica (Mast.) Chang〕是传统的栽培茶。茶叶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茶多酚、茶氨酸、茶叶嘌呤碱等,所含嘌呤碱主要为咖啡碱、可可碱和茶碱,其中咖啡碱占干物质的2%~4%、可可碱约含0.05%、茶碱约含0.002%。但在茶组植物中,有几个种含可可碱为主,已知的有滇缅茶(C.irrawadiensis)、紫果茶(C.purpurea) 和可可茶(C.ptilophylla),其中滇缅茶含可可碱约为0.5%、紫果茶为2.9%、可可茶高达6.8%。 可可茶(Camellia ptilophylla Chang)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张宏达教授发现的新的茶树资源,它的命名是根据曾沛先生采集的标本作出的,因为它的芽叶被浓密柔毛,发表时的中文原名称为“毛叶茶”,在产地它被称为毛茶;又因为它的芽叶含有丰富的可可碱,后来我们称它为可可茶。它和传统的栽培茶树——茶和普洱茶有密切的亲缘关系,均具有被毛、3室的子房。可可茶作为我国特有的宝贵资源,所含的嘌呤生物碱不是咖啡碱而是可可碱,这与传统茶叶中以咖啡碱为主、仅含少量可可碱的嘌呤碱分布模式完全不同。这种嘌呤碱的分布模式在茶组植物中是一种新的分布模式。我们对可可茶利用的研究最初也是从它所含的丰富可可碱出发的。从80年代末起,我们对可可茶进行了跟踪研究。对可可茶一系列的研究,其最终目标是引种驯化,把野生的可可茶变成家种的可可茶。  相似文献   
18.
张宏达  李晓伟 《中国家禽》2005,27(16):27-27
笔者从2001年开始使用球虫疫苗来防治肉种鸡育成期易患的球虫病,至今已先后免疫10批育成鸡,共80000余只。这10批育成鸡均使用美国先灵葆雅公司生产的D型(强毒型)球虫疫苗,在3~5日龄采用滴口方式免疫,饲料内不含任何抗球虫药物。然而免疫效果却不尽相同,有6批育成鸡免疫成功,虽有少量血便,但没有死亡。有4批育成鸡免疫后个别饲养小组发病,并伴有死亡。这4批育成鸡的具体情况如下表(均由A,B,C,D四个小组饲养)。  相似文献   
19.
新疆木本植物区系形成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新疆木本植物区系37科,105属,436种进行区系地理学分析,探讨区系的来源和发展,结果表明:(1)新疆木本植物区系种的区系成分是多元的,区系发生成分主要有安加拉成分,古北极成分,古地中海成分,新疆本土成分和华夏成分;(2)发生时间在各个地区是不同步的,除准噶尔外,新疆的荒漠区系起源较古老,于早第三纪时就已经基本形成,而准噶尔荒漠则形成于第四纪;新疆的山地植物区系相对年轻,它们的区系形成均不早于第三纪;(3)整体上新疆现代木本植物区系是在古地中海退却后得到繁衍的,自第三纪以来就一直处于干旱气候控制之下,在第四纪进一步旱化,并且这一进程仍在进行之中。  相似文献   
20.
引言马来西亚从1954年首次引进了NDV(鸡新城疫病毒)F株弱弱毒疫苗以后,至今仍使用这种湿苗。现在,马来西亚ND(鸡新城疫)虽受到控制,但是己接种的鸡群仍然不时地暴发本病。造成这种抗病力明显下降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疫苗毒株缺乏免疫原性和变异性,从而导致疫苗免疫效果的降低。Allan(1978)指出。同源种疫苗可发生变异。通过把B1苗和LaSota苗作一系列的比较后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