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9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4篇
  18篇
综合类   6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34篇
园艺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铜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影响与植物耐铜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铜(Cu)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抗氧化系统及激素信号转导等多种生理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在植物体内含量过高或不足均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理代谢。近年来由于含铜杀菌剂的广泛使用及工业含铜污染物的排放,铜污染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危害备受关注。研究铜离子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植物响应铜胁迫的分子机制,对人们了解植物的耐铜性和铜污染区的植物修复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植物对铜离子的吸收转运及积累,铜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及植物对铜胁迫的抗性机制3个方面,系统总结了国内外关于植物铜胁迫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加强铜胁迫分子调控机制及植物修复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72.
以福建连城冠豸山铁皮石斛和糯米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铁皮石斛渗入黄酒的全发酵工艺进行了优化,获得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铁皮石斛添加量10%,酒曲添加量0.6%,料水比1:1.0,于28℃左右发酵7 d,再经20 d的后发酵.在此工艺条件下酿制的铁皮石斛黄酒的粗多糖含量达1.93 g/L,较传统黄酒提高了72.3%,且口感醇和爽口,感官评分达90.2分.抗氧化活性试验以对1,1-二苯基-2-苦基肼(DPPH·)和羟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为指标,结果表明:铁皮石斛黄酒对DPPH·的清除率随铁皮石斛添加量的增加而上升,但对·OH的清除率比传统黄酒低.  相似文献   
73.
贺荣恒  张川  刘畅  余建新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5053-5054,5073
在总结西南部矿区耕地特征的基础之上,分析了矿区开采与耕地损毁之间的关系,运用Delphi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得到反映矿区耕地损毁程度的评价指标及其权重,为土地复垦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4.
75.
正"电力通"巧妙地将3P技术(即Photo照相及图像识别、Phone通信及云计算、GPS位置定位及地理信息)和三网互联技术(互联网、物联网、电网)融于电网设备运行管理的实践,搭建了一个能够实现现场影像管理、地理信息管理、智能图形识别、智能数据输入、数据实时传输的移动作业平台,可有效解决电网运行设备资产现场管理难度大的问题。该成果核心技术已取得1项授权专利("基于移动作业平台的网络数据电力资产  相似文献   
76.
生态隔离带具有连接性、过渡性、隔断性,其水土保持作用能改善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配置能优化生态结构,生态修复功能可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产生的经济价值能增加生态经济效益。从生态隔离带的空间特性来看,(1)在连接性方面,生态隔离带对生活空间、生活生产空间及生活生态空间的运用很少;(2)在过渡性方面,生态隔离带对于生产空间主要是表现在地力的修复提升上,对于生态空间更多是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恢复;(3)在隔断性方面,生态隔离带在生产空间、生活空间与生态空间的交界处应用较多,体现在污染源、流、面的控制阻隔上。从生态隔离带的功能作用来看,(1)在改善空间生态环境方面,生态隔离带对水资源、土资源、生物资源的研究颇多,而忽略了对气候的影响研究;(2)在优化生态结构方面,生态隔离带在水平、垂直结构上有很多研究(例如种植不同草本植物、木草本的间作模式),在时间结构上少有优化的种植制度提出,而在食物链结构上,鲜有优化研究;(3)在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方面,生态隔离带主要是对污染的隔断修复,缓解生态系统对自身结构的调整,而且生态隔离带加入该区域生态系统,本身也就是对生态系统结构的调整,但生态隔离带的修复能力对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贡献率如何评价却不明确;(4)在增加生态经济效益方面,生态隔离带保持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并增加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7.
<正>19月上旬至10月上旬养猪市场运行特点1.1仔猪产品:仔猪价格波动下滑9月初,为了能赶上春节前出栏,多数地区养殖户对仔猪补栏积极,仔猪价格呈上涨态势,全国仔猪平均价格从月初的20.41元/kg上涨至中旬的21.45元/kg。9月下旬,仔猪价格开始出现回落,主要是  相似文献   
78.
耕地保护关系到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而耕地需求量预测是耕地保护前期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采用Excel,SPSS等数据分析软件,对云南省1997~2005年的人口数、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净调入或调出量、粮食平均单产、复种指数以及粮播比等数据进行处理,并建立相应的耕地需求量数学预测模型,预测出云南省近期(2010年)和远期(2020年)的耕地需求量,这对预测云南省耕地变化趋势,制定合理的耕地保护、开发对策,保障粮食安全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9.
结合云南农用地的分等成果,基于"直过区"的视角,介绍了"直过区"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分析了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班老乡的耕地质量状况和耕地可持续利用存在的6方面制约因素,并从制度、资金、技术3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0.
云南省耕地数量动态变化及驱动因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时间序列法、耕地动态度模型和统计分析法,对云南省1997~2005年耕地数量动态变化的驱动因子及导致其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耕地类型变化以旱地的变化最为明显,而耕地总面积和人均耕地变化面积处于下降的趋势;其变化除了受人口和经济增长影响外,非农建设、生态退耕、自然灾毁、农业结构调整以及土地开发、土地复垦、土地整理等驱动因子对耕地变化也起到了进一步的促进作用。其中,生态退耕因子是导致耕地减少的最主要驱动因子,而土地开发因子是耕地增加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