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9篇
  2023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缅甸小勐拉一黑熊养殖场饲养25只野生亚热带黑熊,至今已有两年。由于野生熊抗病能力强,饲养期间很少发病,也从未注射过任何疫苗。2001年11月7~15日先后有6只熊发病,3只急性死亡,另3只治愈。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检验诊断为熊巴氏杆菌病。  相似文献   
12.
13.
为了明确宁夏中部干旱带以野生圆枣为砧木嫁接酸枣的最佳嫁接技术,试验对芽接、劈接、舌接及皮下接4种常用的果树嫁接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以圆枣为砧木嫁接酸枣时,采用皮下接技术嫁接成活率最高,劈接和芽接成活率差异不明显,舌接成活率最低;嫁接穗成活后的新生枝条生长能力表现为皮下接>舌接﹦劈接﹥芽接;不同处理嫁接穗嫁接成活率为现剪现接与长枝条在保温箱存放3 d的成活率无明显差异,但蜡封保存嫁接穗成活率较低。综上所述,建议宁夏中部干旱带以野生圆枣为砧木嫁接酸枣应采用皮下接技术,嫁接穗最好现采现用,如需从较远距离获取嫁接穗,可以将酸枣枝条尽量剪成长枝放入保温箱运输或邮寄。  相似文献   
14.
15.
1 发病情况  2 0 0 0年 1 2月 1 2日 ,景洪农场一养猪户送一乳猪前来我站诊断。据畜主介绍 ,母猪产房安置在原肉鸡保温室内 ,三面砖墙 ,一面由锈铁皮桶相隔 ,铁皮桶多处破溃。 2 0 0 0年 1 1月 30日母猪产下 1 1头健康乳猪 ,1 2月 8日一乳猪出现与送检猪一样的症状而被深埋。  相似文献   
16.
1发病情况2000年9月12日西双版纳州某鸡场从外地购进雪鸡1000只,在昆明机场误机,次日晚才运到西双版纳,当时已死亡52只。入舍后畜主在饮水中添加足够的维生素和适量的微量元素,减轻应激反应的强度;同时添加广谱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经六天的治疗病情基本控制,共死亡雏雪鸡209只。11月4日鸡群开始发病,每天死亡十余只,8日来我站就医。2临诊症状病鸡精神及食欲不振,羽毛松乱,行动迟缓,腹泻,体重明显减轻,局部羽毛囊肿大,在翅膀背侧、腹面、翅尖等处呈现皮下感官湿润,并流出茶色或紫红色液体,轻轻一摸羽…  相似文献   
17.
叶面喷施铁锌锰微肥对马铃薯生长、品质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微肥对马铃薯生长、品质与产量的影响,选用‘宁薯14号’为材料进行田间试验,分别在苗期和薯块膨大期叶面喷施Fe、Zn、Mn 3种微量元素肥料,以喷施清水为对照。结果表明:喷施微肥可以使植株增高1.4~12.7 cm,单株块茎重增加0.03~0.12 kg,商品薯率提升2.39%~4.03%,产量提高1810.05~8648.1 kg/hm2;块茎中淀粉、还原糖、维生素C含量在喷施微肥以后均有所增加,同时块茎中Fe、Zn和Mn微量元素的积累量也得到了显著提高。说明马铃薯叶面喷施Fe、Zn、Mn微量元素,不仅可以促进马铃薯植株的生长发育,而且提高了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8.
动物标识追溯体系建设是实现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有效手段,是改变传统管理模式,强化国际竞争的重要举措,其核心是实现疫源和畜产品质量追溯。动物标识追溯体系建设同时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技术支撑、信息采集、监督检查、动物检疫、机构队伍等多个支持系统。其建设内容主要是以动物标识为基础,利用移动智能识读设备,通过无线网络传输数据,中央数据库存储数据,记录动物从出生到屠宰的饲养、防疫、检疫等管理和监督工作信息,实现动物从出生到屠宰全过程的数据网上记录,达到对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快速、准确溯源和控制。  相似文献   
19.
生物炭对宁南山区马铃薯土壤理化性状及水分运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宁南地区马铃薯种植中高效利用有限降雨提供参考,通过使用生物炭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比较不同用量生物炭对土壤水分保蓄能力的影响,明确生物炭在宁南地区的合理用量。结果表明:在宁南山区,生物炭对马铃薯土壤物理性状及水分运移有明显影响,可显著提高马铃薯耕层土壤田间持水量和含水量,降低土壤容重,增加毛管孔隙度,进而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实现高产。马铃薯生产中生物炭的最佳施用量为20t/hm2,该条件下田间持水量为14.91%,比对照(空白)提高1.23~3.07百分点;容重1.24g/cm3,比对照增加0.01~0.18g/cm3;毛管孔隙度18.38%,较对照增加0.65~1.36百分点;提高马铃薯单株结薯个数、单株块茎重、单薯重、商品薯率;马铃薯平均产量2 480kg/667m2,水分利用效率85.92kg/(hm2·mm),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对照分别增加49.04%和48.14%。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艾草绿色增效栽培技术,本文从艾草种苗移栽期、种植密度、施肥量、种植模式等方面开展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宁夏中南部山区艾草种苗移栽应在5月20日以后开展,种苗移栽密度以105 000~120 000株/hm2为宜,移栽前整地旋耕时可施用尿素112.5 kg/hm2、过磷酸钙112.5 kg/hm2、磷酸二氢钾56.25 kg/hm2及牛粪腐熟肥10 500 kg/hm2作为底肥,可采用覆膜(黑膜)膜上移栽方式种植,可以有效防治艾草生长阶段的田间杂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