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4篇
林业   28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4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目的]目前有关松材线虫与伴生细菌的关系及伴生细菌的病原作用是松树枯萎病研究的重点。为了揭示松材线虫与伴生细菌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作者对松材线虫LIV幼虫携带的细菌进行了分离鉴定。[方法]根据培养性状和16S rDNA序列同源性以及系统发育学等方面进行分析鉴定。[结果]确定LIV幼虫携带的是香茅醇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citronellolis),携带率为100%;每条LIV幼虫携带量在1.4×105~4.5×105。LIV幼虫生活在松褐天牛体内,是引起松材线虫病侵染流行的唯一虫态;新发现的香茅醇假单胞杆菌能分解纤维素及降解或合成萜烯和酚类化合物。[结论]LIV幼虫携带香茅醇假单胞杆菌的发现,揭示了松树、松褐天牛、松材线虫、细菌同为一体的紧密关系,并为揭示松树枯萎病机制提供了一种新病原和重要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52.
作为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的最重要传播媒介,松褐天牛已成为控制松材线虫病的重点。明确松褐天牛各虫态在不同地区寄主树干上的分布,对因地适宜地释放天敌昆虫有着重要意义。为此,本研究通过解剖受害马尾松,结合林间调查,系统地研究了松褐天牛产卵刻槽、幼虫和蛹在马尾松树干上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松褐天牛产卵刻槽主要分布在树干的2.5 6.5 m范围内,刻槽数量与树干高度和胸径显著相关;松褐天牛幼虫数量与树干胸径关系不显著;多数蛹室位于侵入孔正上方,少数蛹室位于侵入孔下方,两种蛹室数量差异显著;两种蛹室与侵入孔中心的平均距离分别为3.93 cm和4.39 cm,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并建立了松褐天牛幼虫在马尾松树干上的垂直分布模式图。本研究表明了松褐天牛种群密度与寄主树木大小的关系,为释放天敌进行生物防治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53.
以林芝地区2株优良野生黑木耳菌种"西藏6号"和"西藏7号"为试材,采用ITS序列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再用生物软件Clustal X 1.83和MAGA 5.0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菌株"西藏6号"和"西藏7号"为黑木耳属黑木耳种,通过对二者的碱基序列比对和共同系统发育树的构建,确定二者之间存在一定遗传差异。  相似文献   
54.
我国农村地区面积大、人口众多,农业和畜牧业是农村经济的支柱,也是相互影响的两个重要产业,但农业不如畜牧业的经济效益高,因此畜牧业已成为农村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养殖业与农业具有明显区别,养殖业对技术的依赖性更高,农村养殖户的受教育水平有限,缺乏对畜牧兽医技术的认识,经常存在不规范养殖的行为,进而导致畜禽大规模发病、死亡、品质下降的事故较多,给养殖户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对此,本文介绍了在农村地区推广畜牧兽医技术的意义,分析了技术推广中的阻碍因素,总结出了推广体系建设与完善的具体策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5.
产β-1,3-葡聚糖酶海洋细菌的筛选及其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从海水中分离、筛选得到的β-1,3葡聚糖酶活较高的菌株SY-3之形态、生理及生化特性,初步鉴定为气单胞菌.该菌发酵产生的粗酶液经过硫酸铵沉淀、透析除盐后,对其酶学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经测定,SY-3所产β-1,3葡聚糖酶的最适作用温度、pH分别为30 ℃、7.5.通过Lineweaver-Burk做图,得到其米氏常数(Km)为1.21 mg/ml.K+、Na+和Ca2+对酶促反应有促进作用,而Mg2+、Mn2+、Cu2+和Zn2+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6.
正1选题理由目前,为了防止河道、溪流、泄洪道、鱼塘、田间沟渠的水流对线路基础的浸泡、冲刷破坏,一般农网线路临近这些水域的电杆往往需要加筑护坡。传统做法是用砂石、水泥简单垒砌成一面坡即可,外表呈现平面结构,依傍着土坡的大致角度修建。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上游水流的不断冲击,尤其是汛期来临后大型河流、泄洪道短时来水量相当大,一些传统护坡迎水切面会逐渐被水流侵蚀松动滑落,造成保护的土壤外漏或掏空,冲刷塌陷,形成护坡整体失效,从  相似文献   
57.
58.
花绒寄甲作为天牛类害虫的重要天敌在我国广泛应用于生物防治,尤其在控制松材线虫最重要的传播媒介松褐天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在自然界与不同种类的天牛长期协同进化,形成了不同生物型。本文在辽宁省抚顺松材线虫病疫区的疫木上调查发现了花绒寄甲越冬成虫,通过形态学和生物学观察,确定了该花绒寄甲为云杉花墨天牛生物型花绒寄甲。这是花绒寄甲作为云杉花墨天牛的自然天敌在我国首次被发现,这将对中国北方地区松材线虫病传播媒介的防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9.
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产地对黄芩的化学成分含量及抗肿瘤活性的影响.通过HPLC色谱法测定黄芩中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的含量差异,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产地的黄芩对抑制A549肺癌细胞增殖的情况.结果 表明,不同产地黄芩样品中的化学成分含量有显著差异,黄芩苷含量由高到低为黑龙江勃利>山东莒县>甘肃定西>山西运城...  相似文献   
60.
钱毓斌  张彦龙 《野生动物》2012,33(3):118-121
在分析水貂肠炎病毒VP2基因主要抗原位点分布的基础上,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克隆一段长为846 bp,编码主要抗原位点的基因片段。将该基因片段定向插入表达载体PET-32a中,转化BL21(DE3)菌株,IPTG诱导实现高效表达。诱导表达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在37℃,IPTG浓度为1.0 mM,诱导时间为6 h,诱导表达达到最大效率。重组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大小约为50 KD,应用兔抗水貂MEV抗体,经Western-blotting验证该重组蛋白具有MEV的抗原性,可为今后抗MEV单克隆抗体制备及相关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建立提供良好的抗原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