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1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2篇
  11篇
综合类   79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81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试验旨在研究常年长绒型辽宁绒山羊慢速长绒期施用褪黑激素对机体生长及山羊绒生产的影响,并对褪黑激素埋植和饲喂2种施用方式进行比较。选用体况良好、体重相近、上一年产绒量基本一致的3周岁常年长绒型辽宁绒山羊母羊18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3月和5月埋植组(2 mg/kg BW)和3—7月饲喂组(3 mg/d)。试验羊采用舍饲的饲养方式。试验从3月20日开始,7月20日结束,试验期共121 d。结果表明:施用褪黑激素显著提高了山羊绒长度和生长速率(P0.05),且埋植组显著高于饲喂组(P0.05),而对山羊绒细度没有影响(P0.05);试验羊结束体重和日增重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常年长绒型辽宁绒山羊慢速长绒期施用褪黑激素可能是一种提高山羊绒生产的有效方法,且埋植比饲喂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2.
甜玉米米粉滚筒干燥加工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决酶解后的甜玉米滚筒干燥制成的米粉吸水膨胀及感官状态差的问题,该文对甜玉米酶解液经过滚筒干燥制成的甜玉米米粉的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依据产品吸水性指数和感官评分,确定了糯玉米淀粉作为交联剂,添加量为25%。根据糊化度,滚筒干燥效果,确定了糊化温度85℃、糊化时间30min。并且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试验设计,以甜玉米酶解液质量分数、蒸汽压力、滚筒转速为考察因素,以吸水指数和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对试验数据拟合得到的回归方程进行统计检验和分析。较佳滚筒干燥条件为:甜玉米酶解液质量分数17%、蒸汽压力0.5MPa、滚筒转速2.5r/min。在此试验条件下,产品的感官评分为8.75分,吸水指数为5.3,并在此条件下进行多次验证试验,试验值在95%的置信区间内很好地符合预测值,为工业化生产婴儿甜玉米米粉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3.
研究日粮铜(Cu)钼(Mo)添加水平对快速长绒期绒山羊产绒性能和血液相关激素的影响。采用2×3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取36只1.5周岁辽宁绒山羊,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个水平的Cu(0、19和38mg/kg,DM)和2个水平的Mo(0和5mg/kg,DM)进行饲喂。结果表明:基础日粮中添加Cu19mg/kg绒山羊绒毛长度和绒生长速率明显增加(P<0.05),而对绒纤维细度没有影响(P>0.05);添加38mg/kg的Cu有抑制羊绒生长的趋势(P>0.05),且显著降低了羊绒细度(P<0.05)。Cu与Mo的互作对细度的影响极显著(P<0.01)。日粮Cu、Mo水平对血液褪黑激素(MT)、甲状腺激素(T3和T4)水平均无影响(P>0.05);在日粮不加Mo和添加5mg/kg的条件下,添加Cu19mg/kg均明显提高血液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IGF-Ⅰ)的水平(P<0.05);低Mo水平下,添加19mg/kg的Cu,提高血液MT的水平(P>0.05)。高Mo则抑制IGF-Ⅰ的分泌(P>0.05),且显著降低了催乳素(PRL)(P<0.05)。未观测到Cu、Mo的互作对血液相关激素的影响(P>...  相似文献   
84.
禾谷类作物原生质体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植物原生质体在品种改良、基因遗传转化、远缘杂交的应用研究以及生物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中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为了给禾谷类作物原生质体培养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推动禾谷类作物品种遗传改良工作的开展,从原生质体制备、培养、再生、应用四个方面对禾谷类作物原生质体的培养研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分析了禾谷类作物原生质体制备和培养的主要影响因素,归纳了禾谷类作物原生质体再生的3种途径,对其在遗传改良和理论研究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禾谷类作物原生质体培养、遗传转化、细胞融合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85.
为研究内蒙古绒山羊长绒后期褪黑激素埋植时间对绒山羊产绒性能、生长性能和繁殖性能的影响,于2013年4月底抓绒时选用体重相近、产绒量基本一致的3周岁左右的内蒙古绒山羊30只,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对照组、2013年12月和2014年2月2次埋植组(即12月底开始2次埋植组)以及2014年2月单次埋植组(即2月底单次埋植组),埋植褪黑激素剂量为2mg/kg(BW)。埋植开始至试验结束(2014年4月底抓绒)逐月观察山羊绒生长情况,并采集绒样,用于分析埋植对山羊绒生长的影响。称量试验羊的初始和结束体重,并统计产羔数和羔羊初生重。结果表明:1)单次埋植褪黑激素组在4月底抓绒时绝大多数羊颈部存在明显的脱绒损失,而对照组和2次埋植组并未出现脱绒现象;2)埋植褪黑激素对试验结束时羊体重和日增重没有影响(P0.05),对产羔数和羔羊的初生重也无影响(P0.05);3)各组间羊绒长度和细度无差异(P0.05),2次埋植组羊绒产量与对照组没有差异(P0.05),而单次埋植组羊绒产量因提前脱落损失而显著降低(P0.05);4)1—3月份山羊绒生长速率逐渐降低,各组间没有差异(P0.05),且均在4月份停止生长。因此,2月底单次埋植褪黑激素有促使山羊绒提前脱落的作用,12月底开始2次埋植褪黑激素虽没有促使山羊绒提前脱落,但也没有促进山羊绒生长,并未延长山羊绒生长期。  相似文献   
86.
为了探明化学诱变剂DES诱变处理效应,开展了高粱不同基因型、不同DES浓度和不同处理时间的比较试验。通过同一品种、相同时间、不同DES浓度比较试验,明确了DES的半致死浓度为0.3%~0.35%,0.5%为致死浓度;通过同一品种、相同DES浓度、不同处理时间试验,明确了DES最佳处理时间为10~14 h;通过相同DES浓度、相同处理时间、不同品种试验,明确了不同品种对DES的敏感程度不同,它们的半致死浓度和致死浓度都有一定差异。虽然不同基因型对DES的敏感程度不同,但是绝大多数材料适宜的DES处理浓度范围为0.3%~0.35%。  相似文献   
87.
本试验旨在研究限饲对辽宁绒山羊生产性能及消化代谢的影响。将20只1周岁、体重(22.29±1.05)kg辽宁绒山羊母羊随机分为4个采食水平组,即干物质为基础分别为自由采食100%(AL),以及自由采食组采食量的90%(IR90)、80%(IR80)和70%(IR70)。结果表明:不同限饲水平对绒山羊的体重和日增重有显著影响(P<0.05),日增重随饲喂水平的下降而显著下降,分别为32.20、17.40、10.80 g/d和-8.20 g/d;饲料增重比在AL和IR90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不同限饲水平对绒山羊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无显著性影响(P>0.05)。不同限饲水平显著影响进食氮、粪氮排出和沉积氮(P<0.05);随限饲水平的下降,沉积氮分别为3.05、2.62、1.87 g/d和1.18 g/d;限饲水平对尿氮的排出和氮的利用率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限饲显著影响绒山羊的体重、日增重和氮沉积,辽宁绒山羊育成母羊粗蛋白的维持需要为46.16 g/d,高于NRC(1981)的相同生长阶段山羊蛋白质维持需要量推荐值。  相似文献   
88.
为对比玉米秸秆不同方法处理对肉牛日粮营养物质表观消化和生产经济效益的影响。本试验选用杂交肉牛16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即干玉米秸秆组、干秸秆青贮组、微生物处理组、氨化处理组。饲养试验和消化代谢试验的结果表明,肉牛饲喂不同处理秸秆日粮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有机物表观消化率为53.3%~61.8%,秸秆处理可明显提高可消化有机物的进食量(DOM)和肉牛养殖经济效益,以秸秆氨化处理的经济效益较高。  相似文献   
89.
为研究过瘤胃脂肪对内牛营养物质消化代谢和尿中嘌呤衍生物排出量的影响。试验选用15头西杂肉牛分成三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在对照组的日粮基础上每天补饲300g和500g过瘤胃脂肪粉,用全收粪去和全收尿法分别测定营养物质消化代谢和尿中嘌呤衍生物排出量,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补饲过瘤胃脂肪对全消化道OM、NDF、ADF消化率没有明显影响(p〉0.05),补饲脂肪明显影响全消化道粗蛋白和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并随补饲脂肪增加粗脂肪消化率提高,但补饲500g脂肪明显降低日粮粗蛋白质消化率(p〈0.05);补饲脂肪明显影响氮的沉积,补饲300g脂肪比不补或补饲500g脂肪有明显高的可消化氮沉积;日粮过瘤胃脂肪补饲对内牛尿中嘌呤衍生物排出量没有明显影响(p〉0.05)。  相似文献   
90.
张微 《吉林农业》2011,(10):33+18-33,18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转变”。扩大内需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步骤,是推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经之路。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其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全省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基于农村人口众多的现实,扩大农村消费是促进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