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7篇
  3篇
综合类   41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为了探究干旱胁迫和调环酸钙对设施柑橘开花和树势的影响,以3年生避雨限根栽培枳(Poncirus trifoliate L. Raf.)砧‘鸡尾’葡萄柚(Citrus paradise Osbeck.)为试验材料,进行适度干旱(DR)和叶喷500 mg/L的调环酸钙(PC)处理,常规水肥管理作为对照(CK),观察不同处理对‘鸡尾’葡萄柚开花时间和花枝数的影响,并测定复水前的树势生理指标。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干旱胁迫可以有效延迟‘鸡尾’葡萄柚的秋季开花时间,且翌年春季每枝开花数显著升高;干旱处理植株叶片的叶绿素b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CAT和SOD酶活活性显著增高,净光合速率、叶绿素总含量、C/N比值和POD酶活性降低;与对照相比,叶片喷施调环酸钙对‘鸡尾’葡萄柚秋季始花时间和数量无显著影响,但翌年春季每枝花数显著增加;调环酸钙处理植株叶片的厚度和质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总含量、CAT活性等增高,淀粉含量,C/N比值和POD酶活性等降低。以上结果表明,喷施调环酸钙能调节‘鸡尾’葡萄柚的营养和生殖生长,结合适度的干旱处理则可以调控设施栽培‘鸡尾’葡萄柚的集中开花时间。  相似文献   
62.
【目的】根系是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主要器官,对于多年生木本果树的生长发育尤为重要。由于果树根系庞大、 分布错综复杂,对根系构型和空间分布等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利用计算机扫描系统及其图像分析软件观测根系二维形态参数,并用原子吸收法测定植株养分含量,以探索养分亏缺对枳根系形态的影响,以及根系形态变化与植株养分吸收的关系。【方法】本试验在沙培条件下,以柑橘砧木枳(Poncirus trifoliata)实生苗为试材,研究了缺磷、 钾和钙对其根系形态以及植株体内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利用爱普生数码扫描仪(Expression 10000XL 1.0, Epson Inc. Japan)扫描根系,并用WinRhizo Pro (S) v. 2004b软件(Regent Instruments Inc., Canada)分析获取根系总长、 总体积和总表面积等二维形态参数。利用原子吸收光谱仪(SPECTR AA220)测定样品K、 Ca、 Mg、 Fe、 Cu、 Zn等元素含量。【结果】从扫描数据可知,3 种缺素处理对枳幼苗根系形态结构有较大的影响,即在缺素时根系总长、 表面积和体积均显著降低,缺P处理使枳实生苗粗根的根系长度、 表面积、 体积显著降低,但是增加了中等粗根的表面积和体积; 缺K和缺Ca处理的中等粗根根系长度、 表面积和体积均显著低于对照; 3种缺素处理均显著降低了细根和粗根的根系长度、 表面积和体积。不同缺素处理对植株根系和地上部生长的影响也存在差异,缺P对地上部的抑制作用显著强于根系,缺K处理对根系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强,缺Ca对根系和地上部生长的抑制作用均较小。缺Ca处理植株体内Zn和Fe浓度均显著增加但Ca浓度降低,缺P时植株体内Ca和地上部Zn浓度增加,而缺K时植株体内Ca、 Zn浓度增加但Fe和K浓度均显著降低。【结论】不同缺素条件下枳实生苗根系形态各异,导致根系对不同养分的吸收能力不同,从而使植株体内K、 Ca、 Zn、 Fe等养分含量发生改变,最终影响整个植株根系和地上部的生长,表现出各缺素环境所特有的树体特征。  相似文献   
63.
[目的]为筛选适宜在旱作条件下生长的燕麦(Avena sativa L.)品种。[方法]在内蒙古阴山北麓地区对5个品种生长特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5种燕麦品种的株高为保罗草莜1号九六二六燕科1号农家品种,但在总体生长速度上表现为草莜1号保罗燕科1号九六二六农家品种。生育期间各品种叶面积呈先明显增加后缓慢下降的变化趋势。鲜重随生育时期均呈S型曲线变化,在抽穗期不同燕麦品种间保罗、农家品种、草莜1号、九六二六分别较燕科1号增加了118.44%、69.58%、45.63%、45.21%;在灌浆期增加了63.40%、30.14%、13.06%、11.47%。干重整体呈波动上升的趋势,到灌浆期保罗、草莜1号、农家品种和九六二六分别较燕科1号的植株干重增加了76.77%、52.65%、40.49%和32.74%。在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上均以保罗最高,且在籽粒产量上保罗、燕科1号、草莜1号和九六二六分别较农家品种增加了18.71%、16.10%、8.48%和7.06%。[结论]该研究对干旱地区燕麦的增产增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4.
耕地是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自然资源之一。耕地地力是表征农田质量优劣的主要指标,对农业生产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因此,进行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分级是保证农田合理利用的关键所在,对耕地保护、地力提升和农业生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简述了国内外耕地地力评价的相关研究,进一步综述了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8种主要技术及方法的发展历史和评价应用的优缺点。现有研究结果表明,传统评价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法律法规也亟待完善。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GIS技术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方法以及以GIS为基础的数据挖掘方法将逐渐成为研究热点,GIS以及卫星遥感等技术的应用也将更为广泛,对提高农田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更为精准化。通过本文的综述比较,以期在一定程度上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以及发展效益农业、绿色生态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5.
大樱桃温室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樱桃在北方落叶果树中成熟最早,果实色泽艳丽美观、味道鲜美.因大樱桃果实比小樱桃大3倍以上,且营养丰富、色美味佳、较耐贮运,更受消费者青睐,加之栽培起步晚、发展面积小、总产量少,使大樱桃成为现在栽培效益最高的水果之一.但在我区保护地栽培尚处于初级阶段,需加快发展速度,以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保护地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6.
【目的】研究旨在解决大兴安岭东麓地区黑土地耕地质量下降,秸秆资源过剩和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等突出问题。【方法】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阿荣旗那吉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试验田设立了秸秆还田条件下深翻+重耙(SDH)、深松+重耙(SSH)、深松浅翻+重耙(SSS)、重耙(SH)、旋耕(SRT)、免耕(SZT)和传统耕作(CK)7个耕作处理,其中秸秆不还田传统耕作(CK)为对照组,探究2年内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以确定提升大兴安岭东麓地区黑土地地力和优化土壤结构的最佳耕作方式,为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结果】在秸秆还田条件下深松浅翻+重耙处理在0~60 cm土层均能够有效增加土壤大团粒结构。各处理土壤容重在0~60 cm土层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孔隙度则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在40~60 cm土层,深翻+重耙、深松+重耙和深松浅翻+重耙处理较为显著的降低耕地容重,分别降低了11.00%、9.00%和5.00%,同时提高了土壤总孔隙度。两年内各处理土壤质量含水量随时间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并在灌浆期达到峰值。【结论】在设置的7个耕作处理中深松+重耙和深松浅翻...  相似文献   
67.
以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南麓阿荣旗全境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机械筛分法测定团聚体组成,并采用经典统计学对其团聚体组成结构进行分析,探索农田耕层土壤团聚体的结构稳定性。结果表明:阿荣旗各乡镇农田土壤团聚体组成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以大团聚体为主,粒径≥2 mm的大团聚体占总体的一半以上;粒径≥2 mm和0.25—2 mm的大团聚体之间及粒径0.053—0.25 mm和<0.053 mm的微团聚体之间具有极强的相关关系。各乡镇之间粒径≥2 mm和0.25—2 mm的大团聚体稳定性存在显著差异;各乡镇之间粒径0.053—0.25 mm和<0.053 mm的微团聚体稳定性差异不显著,微团聚体结构相对稳定。相关结果表明:大团聚体容易受到耕地不合理利用、水土流失等外因影响而产生崩解或分解为微团聚体,造成各乡镇间微团聚体差异性较大团聚体显著,直接影响土壤质量。合理利用耕地,保护性耕作才能阻止水土流失,维护土壤团聚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68.
针对东北地区耕地面积减少、化肥大量施用、耕地质量下降等问题,设置了不施有机肥(CK)、施有机肥1年(T1)、施有机肥2年(T2)、施有机肥3年(T3)4个施肥处理,除CK外其余各处理施用有机肥30 t/hm2,分析了不同施肥年限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可以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总孔隙度,0~6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1.16%~42.81%,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较不施有机肥分别提高了1.03%~66.14%、1.35%~164.32%、1.59%~47.64%,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分别提高0.80%~78.98%、1.93%~72.61%和0.76%~23.43%。3年连续施用有机肥能更好地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可为东北黑土地地力提升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