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9篇
农学   7篇
  3篇
综合类   105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室内试验测定结果表明,印楝种子甲醇抽提物中印楝素B在甲醇、乙醇、乙腈和DMF等溶剂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54℃下贮存14 d,印楝素B的降解率分别为-1.87%、1.13%、-2.32%和5.24%。印楝素干粉中印楝素B在甲醇、乙醇、丙酮和DMF等溶剂中的稳定性不佳,在54℃下贮存14 d,印楝素B的降解率分别为24.07%、35.65%、19.88%和10.29%。印楝种子甲醇抽提物在甲醇 水(55/3,V/V)中于0℃下贮存7 d和14 d,印楝素B的降解率分别为-2.98%和1.03%。于54℃下贮存7 d和14 d,印楝素B的降解率分别8.73%和15.09%。于甲醇 水(9/1,V/V)中在54℃下热贮14 d,印楝素B的降解率为52.47%,稳定性高于印楝素A。紫外光下照射19 d,印楝种子甲醇抽提物中印楝素B的降解率为-2.94%。  相似文献   
72.
采用浸虫法测试苦参碱和阿维菌素对埃及吹绵蚧幼虫和雌成虫的室内毒力,并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苦参碱对埃及吹绵蚧的3龄若虫、雌成虫有较高活性,处理后48 h的致死中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0.79和6.09 mg/L。苦参碱、阿维菌素与敌敌畏相近,处理10 d的防效分别为92.50%、85.35%和84.84%。苦参碱、阿维菌素可作为埃及吹绵蚧防治的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73.
有机硅助剂对10种杀菌剂防治鸡蛋花锈病的增效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有机硅助剂对10种杀菌剂防治鸡蛋花锈病的增效作用,以表面张力、扩展直径、最大持留量、田间防效为评价指标,测定添加0.1%有机硅助剂对10种杀菌剂1 000倍液物理性状及田间防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硅助剂能显著降低药液表面张力,增大扩展直径,提高药液持留量和防治效果。添加助剂后,药剂表面张力由34.67~66.47 mN/m降低至16.80~22.73 mN/m;扩展直径由2.09~2.56 mm增大至3.49~5.90 mm;持留量由1.43~2.88 mg/cm~2增大至1.94~4.35 mg/cm~2;在相等药剂用量下,有机硅助剂可使杀菌剂田间防效提高16.95%~36.01%。有机硅助剂通过降低药液表面张力,增加扩展直径,提高药液持留量,提高杀菌剂对鸡蛋花锈病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4.
印楝素对草地贪夜蛾的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印楝素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毒力与防效,为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提供技术参考。【方法】采用浸叶法与喷雾法测定了印楝素对草地贪夜蛾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治效果。【结果】在室内条件下,0.3%(φ)印楝素乳油处理草地贪夜蛾7 d后,2龄和3龄幼虫的LC50值分别为0.59和0.46 mg/L;40%(w)印楝素干粉处理草地贪夜蛾7 d后,2龄和3龄幼虫的LC_(50)值分别为0.93和0.79 mg/L。0.3%印楝素乳油处理草地贪夜蛾3 d后,2龄和3龄幼虫的AFC50值分别为0.30和0.12 mg/L;40%印楝素干粉处理草地贪夜蛾3 d后,2龄和3龄幼虫的AFC50值分别为0.53和0.30 mg/L。0.3%印楝素乳油稀释500倍喷雾处理后1、3和7 d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效分别达到了24.83%、50.34%和75.50%。【结论】印楝素对草地贪夜蛾具有较好的毒杀活性与拒食活性,7 d后的防治效果较好;印楝素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治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5.
采用气相色谱法研究w(灭线磷)=10%GR(颗粒剂)在广东省、湖北省两地水稻植株的降解动态和植株、稻米和米糠中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灭线磷在水稻植株、稻米和米糠中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2.60%~92.24%,83.29%~91.60%和83.74%~90.57%。灭线磷在植株中降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指数模型,在广东省和湖北省水稻植株茎叶的半衰期分别为6.01d和5.91d。w(灭线磷)=10%GR以有效成分2700g/hm2和1800g/hm2两个剂量施药后,在广东省和湖北省两地水稻植株中均未检出灭线磷;以有效成分2700g/hm2剂量施药后,广东省和湖北省两地稻米中的灭线磷的残留量分别为0.0047mg/kg和0.0041mg/kg,而以有效成分1800g/hm2剂量施药后,广东省和湖北省两地稻米中均没有检测出灭线磷;以有效成分2700g/hm2和1800g/hm2两个剂量施药后,广东省的米糠中均未检测出灭线磷。  相似文献   
76.
以共毒系数评价农药联合作用的不合理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云沛共毒系数法是评价我国农药联合作用的主要指标之一,也是我国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指定的农药配方筛选主要参考指标之一,对我国混配农药的生产和应用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本文从剂量和成本的角度,讨论了孙云沛共毒系数法在评价农药联合作用中的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77.
 【目的】明确光活化成分α-三联噻吩(α-T)对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的致死作用和行为影响。【方法】采用Potter喷雾法研究α-三联噻吩经UVA光照后对红火蚁的击倒活性、致死作用及对红火蚁行走、攀附、聚集能力的影响,并应用扫描电镜技术探讨α-三联噻吩对红火蚁光活化影响的作用机理。【结果】100 μg•mL-1 α-三联噻吩经UVA光照90、120和180 min后,对中型工蚁的击倒率分别为93.08%、98.29%和100%,显著高于药剂黑暗处理90、120和180 min后对中型工蚁的击倒率7.41%、18.52%和25.93%;100 μg•mL-1 α-三联噻吩经UVA光照处理30 min,并黑暗放置1、30、60、90、120、150和180 min后,中型工蚁的死亡率分别为6.25%、10.42%、18.75%、29.17%、37.50%、43.75%和52.08%;行走率分别为25.26%、18.75%、10.67%、6.58%、2.83%、2.08%和0;对倒置一次性塑料杯的附着率分别为20.83%、12.50%、6.17%、4.17%、2.01%、1.96%和0;聚集率分别为20.78%、17.19%、10.94%、15.63%、14.06%、27.08%和37.50%;100 μg•mL-1 α-三联噻吩UVA光照处理30 min后,黑暗放置30 min,中型工蚁触角棒节的毛形感受器和刺形感受器的形态发生显著变化,大部分从中下部发生弯曲,呈倒伏状态,并出现明显指向杂乱的现象。【结论】α-三联噻吩对红火蚁中型工蚁具有良好的击倒活性和一定的致死作用,显著降低其行走能力、对杯壁的攀附能力及聚集能力,显著改变触角感受器的形态及指向,光活化成分有望成为防治红火蚁的安全环保新手段。  相似文献   
78.
初步调查了罗汉松新叶蚜(Neophyllaphis podicalpi Takahashi)危害,测试了几种杀虫剂对其室内毒力和田间药效。结果表明,罗汉松新叶蚜在广东全年发生,主要为害罗汉松幼嫩部位,严重时引发媒烟病;室内毒力结果表明,鱼藤酮、噻虫嗪、烯啶虫胺和高效氟氯氰菊酯对罗汉松新叶蚜有较好活性,处理后48 h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7.53、6.59、8.43和8.26 mg/L;田间药效试验表明,2.5%鱼藤酮乳油、0.6%苦参碱水剂、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和25 g/L高效氟氯氰菊酯(功夫)乳油均有较好的防效,处理后15 d的防治效果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79.
为筛选防治一品红(Euphorbia pulcherrima)疫病的有效药剂,用生长速率法就15种杀菌剂对引起一品红疫病的烟草疫霉(Phytophthora nicotianae)的室内毒力进行了测定,并对4种杀菌剂的田间防效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1双炔酰菌胺、霜脲·锰锌和烯酰吗啉对P.nicotianae的抑制活性最高,致死中浓度(EC50)分别为0.14、0.22和0.39mg/L;其次为精甲霜·锰锌、氰霜唑、氟吗啉、霜·锰锌和代森锰锌,EC50分别为1.16、1.29、3.02、4.03和7.69mg/L;三乙膦酸铝、霜霉威和多菌灵的抑制效果最差.2250g/L双炔酰菌胺悬浮剂1500...  相似文献   
80.
为了研究溴氰虫酰胺对红火蚁工蚁的致死作用及活动能力的影响,采用水试管法测定溴氰虫酰胺对红火蚁工蚁的毒杀活性和行为影响。结果表明,1mg/L和5mg/L溴氰虫酰胺处理12h后,工蚁校正死亡率分别为34.74%和62.82%,高于0mg/L对照(16.67%)。0mg/L(对照)、1mg/L和5mg/L处理12h后,工蚁校正攀附率分别为80.00%、68.05%和30.43%,校正抓附率分别为80.00%、58.45%和30.38%,校正行走率分别为91.67%、70.97%和0,行走速率分别为2.07、1.07cm/s和0,校正聚集率分别为92.86%、86.35%和39.40%。溴氰虫酰胺对红火蚁工蚁具有较好的毒杀活性,可显著抑制工蚁的行为活动能力,在红火蚁防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