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48篇
林业   72篇
农学   4篇
  3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福建漳江口红树林湿地保护区遥感监测及保护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福建漳江口红树林湿地保护区1992年、1996年、2001年和2008年4个时期LandsatTM影像数据分别进行校正和配准,然后选用波段比值法进行红树林信息提取,并根据植被指数和植被覆盖度的关系模型估算保护区植被覆盖度。并针对保护区红树林面积的时空变化特征和植被覆盖度空间格局变化,分析红树林湿地保护对策。结果表明:近十几年来,红树林面积逐渐增加,以大斑块的增加较为明显,红树林分布趋于集中。其中,以2001~2008年间红树林面积增长最多,而1992~1996年间面积增长最快。保护区中高植被覆盖度呈总体增加趋势,低植被覆盖面积比降低。从植被覆盖面积构成来看,中高植被覆盖面积比达80%以上。针对保护区红树林面积和空间变化特点,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湿地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22.
天水市近30年林地动态变化遥感监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以甘肃省天水市为例,基于遥感影像变化监测技术,探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与小陇山-西秦岭山地交接过渡区域近30年来森林(林地)资源空间分布规律、时间变化趋势及变化影响因素。[方法]以1988—2015年5期夏季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结合辅助数据和外业实地样本点,以光谱特征和指数特征为特征变量,分别利用随机森林(RF)和参数优化支持向量机(POSVM)分类器对土地覆盖类型进行分类,然后基于分类后比较法进行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监测。[结果]分类结果表明,两种分类器的分类效果均较好,且随机森林分类器在分类精度、效率和稳定性方面明显优于参数优化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变化监测结果表明,近30年来森林资源总体变化趋势为林地面积先减少后增加。1990—1996年,林地面积减少0.74%;1996—2002年,林地面积减少2.74%;2002—2008年,林地面积增加1.06%;2008—2015年,林地面积增加8.89%。[结论]本研究采用的基于非参数分类器分类后比较法的变化监测技术是复杂地形地貌过渡区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监测的一种有效途径,在分类结果分析统计的基础上,得出研究区森林资源变化的总体趋势:以2002年(2002年影像)为界,林地总体趋势为先减少后增加,2002年后林地面积增加显著。  相似文献   
23.
树木枝干Delaunay三角网格构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点云的树木建模技术是获取树木三维模型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三维激光扫描得到的树木枝干点云数据为数据源,将树木枝干点云数据分割成不同的部分,沿树高方向分层。利用凸包算法提取树木不同高度的点云等值线,在相邻等值线间使用三角网生长算法构建Delaunay三角网。合并树木不同部分的Delaunay三角网格,构建出树木枝干的Delaunay三角网模型。通过实例验证,运用此方法提取的树木枝干等值线模型符合一般等值线模型的特点,相邻2条等值线间不会产生边缘交叉问题;构建的树木枝干Delaunay三角网模型比使用普通软件建立的模型数据量大幅减小,而且模型效果更好。使用射线碰撞检测技术提取模型参数,与实际测量值对比误差在5%以内,满足林业测树要求。  相似文献   
24.
数字林业建设与进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文简要介绍了数字林业概念的由来、数字林业建设的体系结构。针对数字林业的体系结构提出建设数字林业主要内容和不同阶段,最后就目前阶段的数字林业建设工作,简要阐明数字林业标准和规范的制定情况。  相似文献   
25.
张怀清  李虎 《中国茶叶》2008,30(12):23-24
宁强县位于川、甘、陕3省交界处,是陕西省的老茶区。去冬今春的罕见大雪冻害使宁强茶叶产业受到重创,宁强县及时对茶园冻害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采取了切实有效的茶树护理复壮措施,取得明显效果,使茶园损失降到了最低。  相似文献   
26.
基于生长规律与图像相结合的树木叶片动态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虚拟树木生长是虚拟植物的一个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建立能体现其内在生理特征的生理生态模型和外在表现的可视化模型,是植物学家进行研究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27.
28.
利用SOC710VP成像光谱仪在湖南省东洞庭湖区域湿地保护核心区获取了典型挺水植物芦苇、湿生植物苔草、泥蒿和栽培植物青菜的成像光谱数据,采用光谱微分技术的一阶导数分析方法和包络线去除方法分析了几种植被类型成像光谱曲线波段特性,提取成像光谱数据"双边"参数和吸收特征,并利用Fisher线性判别函数进行湿地植被类型识别,总分类精度达到87.39%,Kappa系数达到0.831 6。苔草分类后的精度最高,达到92.55%,青菜地的识别精度为92.31%,芦苇居中,识别精度达到86.11%,泥蒿的识别精度为80.65%。结果表明,地面采集的成像光谱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的植被光谱特征变量具有较好的普适性和可靠性,可以为湿地植被类型的识别提供良好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9.
基于样本库的杉木林分生长动态可视化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构建杉木生长样本库,研究一种考虑林分空间结构与生长之间交互过程的生长模拟方法,同时结合三维可视化技术,实现林分生长动态可视化模拟。[方法]以2012—2017年湖南省黄丰桥国有林场6块杉木样地的连续调查数据为数据源,考虑相邻木树冠侧方挤压及上方光照遮盖对中心木生长的影响,研建基于空间结构单元的水平、垂直空间结构参数,在此基础上,选取特征指标构建样本库,以马氏距离作为待模拟林木与样本库的匹配准则,对林木与样本库进行迭代匹配,实现考虑空间结构与生长交互过程的林分生长模拟。同时基于三维模型剖分及动态组织方法,采用节点动画技术对林分生长动态进行可视化表达。[结果]经相关性对比分析,选取年龄、胸径、水平、垂直空间结构参数及胸径连年生长率作为特征指标构建样本库预测胸径生长(包含杉木8 934株,其中死亡97株),采用线性建模预测树高、冠幅、活枝下高生长。通过对样地观测值与生长预测值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及线性回归,结果表明:胸径、树高、冠幅、活枝下高的生长预测效果良好,具体顺序为胸径树高冠幅活枝下高,线性回归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25、0.556、0.482、0.459。[结论]基于样本库的林分生长动态可视化模拟方法能实现胸径、树高、冠幅、活枝下高4个指标的生长可视化,效果形象直观,能满足林业科研和生产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30.
退耕还林造林决策支持系统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红玲  张怀清 《林业科学》2006,42(Z1):120-126
基于GIS的退耕还林造林决策支持系统采用GIS技术、组件式开发技术与数据库技术,广泛收集退耕还林政策指标、造林模式、造林技术等信息,建立知识库,运用科学的推理方法,实现用计算机对退耕还林工程进行数据管理、可行性分析、辅助决策以及各种查询.本文主要介绍系统设计思路、构成、功能以及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