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3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4篇
  24篇
综合类   19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选取北京山区8块典型样地,根据样地调查结果,采用点格局分析方法,对群落内主要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及种间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山区优势针叶树种群落内主要种群的分布格局随尺度的变化规律明显,主要以集群分布为主要特征,但不同优势树种群落的主要种群最大聚集程度和最大聚集尺度随林分类型的不同差异较大;主要种群之间的关系以显著性负相关关系为主,部分种群之间随着尺度的增加,种间负联结性减弱,无种群关系为正相关的针叶林群落。  相似文献   
42.
不同储粮仓型机械通风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天津塘沽粮库钢板仓、砖圆仓、立筒仓、房式仓等不同储粮仓型的特点,采取安装多种机械通风系统的办法,包括仓内地上管道系统,地下管道系统,兼有环流熏蒸、通风功能的多用途管道系统,并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多种机械通风系统对储粮进行机械通风,能够比较好地解决粮堆降温的问题,达到防霉防虫的目的,而且安装方便、操作简单、安全易行、节约费用且效果好。  相似文献   
43.
油茶品质差、产油率低下已经成为制约当前油茶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培育优质、高产油茶新品种的工作迫在眉睫。调查了韶关市浈江区坳下村和十里亭的油茶,并对从中筛选出的7 株生长健壮、病虫少、挂果率高、单株表现优良的茶籽油含量及主要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7 株油茶树中以坳下2 号、10 号和十里亭11号的茶籽油酸含量较高,这3 个单株可进行系统选育,为今后油茶新品种的选育奠定基础;坳下村的油茶树由于无人管理,导致产油量较低,茶油的外观品质也较差,但茶油的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含量却显著高于十里亭的油茶树,说明该地区的油茶品种质量较好,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44.
45.
小茴香籽精油成分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对小茴香籽精油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菌活性进行了研究。采用GC-MS技术结合Kovats保留指数(KI)对比法较好地鉴定了该精油的化学成分。小茴香籽精油的主体成分为反式茴香脑(70.78%)、爱草脑(7.78%)、小茴香酮(5.87%)、柠檬烯(5.85%)和δ-3-蒈烯(2.01%)。对受试的7种食源性致病菌和2种腐败性真菌,小茴香籽精油表现出优良的广谱性抗菌活性,其中黑曲霉和副溶血性嗜盐菌对该精油最为敏感,最小抑菌量(M IC)分别小于0.004%和0.015%(体积分数)。  相似文献   
46.
干旱胁迫下CoCl2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振明  余新晓  焦健 《种子》2005,24(5):1-4
在种子萌发实验中,分别用不同浓度的CoCl2溶液浸种,结果表明:CoCl2浓度为0.00025~0.1 mmol/L,可使紫花苜蓿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得以提高,当浓度为0.005 mmol/L时效果最佳,而当浓度为1 mmol/L时,对紫花苜蓿种子有抑制作用.在干旱胁迫下CoCl2处理的紫花苜蓿幼苗,仍以0.00025~0.1 mmol/L浓度处理的幼苗在株高、根系长度、叶面积、地上部分鲜重、地下部分鲜重都有所增加,浓度为0.005mmol/L时各指标均表现为最优,可以说明较低浓度的CoCl2具有保护幼苗的作用,较高浓度时则表现为一定的伤害作用.  相似文献   
47.
在北京雾灵山自然保护区天然次生林内,设置了2个有代表性的固定标准地,应用相邻格子法获得野外调查资料,进行优势种群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结果表明:(1)以山杨为优势种群的群落Ⅰ和以蒙椴为优势种群的群落Ⅱ年龄结构呈塔型,群落高度结构呈“L”型,幼苗相当丰富,天然更新能力强。(2)山杨种群、白桦种群、黑桦种群均为衰退种群,蒙椴种群表现为增长型种群。(3)在分布格局上,不同群落优势种群均呈集群分布,白桦伴生种群呈随机分布,黑桦种群在不同群落中分布格局差异较大。不同群落在整体上呈集群分布,但不同发育阶段,分布格局有所差异,幼树和中树阶段为集群分布,中树阶段显示出扩散的趋势,大树阶段为随机分布,这种差异与其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及物种的竞争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48.
华北土石山区天然森林植被种间联结和生态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基于华北土石山区潮关西沟流域天然森林植被调查的基础上,对森林植被群落种间联结和生态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在种间联结方面,种间正联结非常显著的有柞栎和蒙椴、柞栎和迎红杜鹃、蒙椴和山杨、蒙椴和白蜡、山杨和白蜡、春榆和北京丁香、春榆和大花溲疏、臭椿和山杏、臭檀和栾树、臭檀和大花溲疏、锐齿鼠李和孩儿拳头、小叶鼠李和酸枣。另外,依据种间联结关系,划分了四个生态种组。②分析了主要乔灌木的生态位宽度,在乔木树种种群生态位宽度方面,蒙椴、柞栎、春榆的生态位宽度较大,在灌木树种种群生态位宽度方面,荆条、小叶朴和酸枣的生态位宽度较大,比较了不同种对的生态位重叠指数,乔木不同种对中,山杏和北京丁香、柞栎和白蜡、蒙椴和春榆具有较大的生态位重叠,灌木不同种对组合中荆条和酸枣、绣线菊和迎红杜鹃、荆条和小叶朴、蚂蚱腿子和迎红杜鹃的生态位重叠较大。  相似文献   
49.
基于华北土石山区潮关西沟流域天然森林植被调查的基础上.对森林植被群落演替中群落树种组成、胸径结构和生物多样性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的乔灌木树种数先升高后降低,趋于稳定。而乔木密度呈增加趋势,而灌木密度和乔木树种的最大株数比例的胸径范围呈不断降低趋势。群落的乔木、灌木和乔灌木的物种多样性、丰富度随着演替的进行先升高后降低。除了栎树林乔木和平榛灌丛的乔灌木的均匀度较低外,乔木、灌木和乔灌木其他群落的均匀度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50.
阐述了土壤入渗原理、模型以及测量土壤入渗速率的4种方法,并对4种试验方法加以对比分析。概括了黄土高原土壤入渗速率的水平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