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2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39篇
林业   257篇
农学   136篇
基础科学   131篇
  84篇
综合类   778篇
农作物   117篇
水产渔业   58篇
畜牧兽医   342篇
园艺   202篇
植物保护   5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5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导读:镇栗青南瓜系杂交新品种,其口味独特,食用价值高,经济效益好,市场前景广阔。目前镇栗青南瓜在镇江地区设施栽培推广,深受长三角地区市场青睐。笔者从育苗、整地、定植和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方面,总结了镇栗青南瓜春季高效设施栽培技术,并进行了市场前景分析,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52.
试验比较了苯甲·丙环唑、咪鲜胺、代森锰锌3种杀菌剂对茭白锈病、胡麻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0%苯甲·丙环唑乳油2 000倍液防治3次对胡麻斑病、锈病防治效果较好,防效在70%以上。450 g·L-1咪鲜胺乳油1 500倍液对胡麻斑病防治效果较好,防治2次以上防效在65%以上,但是对锈病防治效果较差。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对茭白锈病、胡麻斑病防效均不佳,不建议在生产上推广使用。另外大田试验表明,连续使用苯甲·丙环唑、咪鲜胺3次以上会造成茭白植株矮缩与茭白上市时间推迟。生产上建议不同种杀菌剂轮换使用,以延缓病害产生耐药性。  相似文献   
53.
为了解宁夏引黄灌区麦后复种饲料油菜的合理施肥水平,以华油杂62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氮磷钾施用量对饲料油菜生物量、养分吸收规律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期内油菜各器官的干物质累积量趋势表现为叶茎根,各器官的养分吸收量随着生育期的进行呈现"S"型变化趋势;整个生育期中氮磷钾肥处理(NPK)的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均最高,其次是缺钾处理(NP)和缺磷处理(NK)处理,缺氮处理(PK)处理最低;株高和茎粗在生育前期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中后期不同施肥处理间表现出一定的差异;NPK处理的鲜草产量最高,为73 110.0 kg/hm~2,干草产量为11 848.7 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48%和58.5%,NPK处理与PK、NK、NP处理的鲜草量相比分别增产33.2%、28.9%和18.8%,施肥后的效果表现为氮肥磷肥钾肥。这表明氮肥是影响油菜高产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配施磷钾肥效果更佳,而且在蕾薹期和初花期提供足够的氮磷钾肥是该油菜品种获得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54.
襄垣县是山西省有机旱作试点县,根据其自然条件,通过总结该县有机旱作发展现状、制约因素及潜力分析,提出适宜的对策措施,为今后有机旱农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5.
有效预防农田土壤风蚀,防止耕地退化,需要研究农田土壤风蚀机理。集沙仪作为研究农田土壤风蚀的关键仪器,其核心部件风沙分离器的结构设计会影响集沙仪的测试精度。针对分流对冲式与循环摩擦式风沙分离器,利用微型风洞对其等动力性、降速性能和气固分离效率进行对比试验分析,选用性能更好的风沙分离器以实现农田集沙仪的全自动采集风蚀数据功能,进一步提高其测试精度。试验结果表明:在5种风速条件下,分流对冲式与循环摩擦式风沙分离器的等动力性分别为91.99%、92.04%、92.31%、92.06%、92.14%和92.90%、92.78%、93.06%、92.99%、92.84%;在13.8m/s试验风速下,分流对冲式风沙分离器排气口风速降低83.84%,排沙口风速降低88.99%;而循环摩擦式风沙分离器排气口风速降低92.54%,排沙口风速降低90.41%。分流对冲式与循环摩擦式风沙分离器气固分离效率分别为99.8%,98.9%。  相似文献   
56.
利用SSR技术快速准确鉴定杂交玉米种子纯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一种快速、廉价的DNA提取方法,提取了两个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的DNA用于SSR分子标记分析。分析结果显示,10对被分析的引物中有4对在两个杂交种双亲之间显示出多态性,可以用于相应的杂交种纯度分析。另外,分别利用同工酶技术和SSR分子标记技术同时分析了来自这两个杂交种的种子样品的纯度,分析发现,对于一个杂交种,两种方法都能可以鉴定,并且两者检测的结果是一致的,但是对于另外一个杂交种,由于其父母本非常接近,同工酶不能将其区分。因此,这些结果显示SSR分子标记技术可以很好地用于杂交玉米种子的纯度鉴定,即使是这个杂交种是来自两个非常接近的自交系的。  相似文献   
57.
为探究肥料减施下玉米-大豆间作对作物产量和昆虫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在玉米、大豆单作及二者间作下施以标准肥料750 kg/hm~2和减半肥料375 kg/hm~2,于作物生长期调查田间昆虫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并在收获期对玉米和大豆进行测产。结果表明:与单作玉米相比,间作玉米在施用标准肥料下的百株生物量、百株籽粒重和千粒重分别显著增加78.33%、85.35%和38.71%,而在施用减半肥料下则分别显著增加90.91%、135.73%和33.33%;相同种植模式下,与施用标准肥料相比,减半肥料使单作玉米百株籽粒重显著降低22.45%。与单作大豆相比,在施用标准肥料下,间作大豆的百株籽粒重和千粒重分别显著降低49.47%和11.54%,在施用减半肥料下,间作大豆的百株生物量、百株籽粒重和千粒重分别显著降低73.94%、50.51%和17.39%;相同种植模式下,与施用标准肥料相比,减半肥料使大豆在单作和间作下的百株籽粒重分别显著降低65.02%和65.73%,使间作下大豆的百株生物量和千粒重分别显著降低73.14%和17.39%。与单作相比,间作均显著降低了标准肥料和减半肥料处理下玉米和大豆害虫群落的物种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还显著降低了标准肥料和减半肥料处理下玉米天敌昆虫群落的物种数和优势度指数以及大豆天敌昆虫群落的物种数和均匀度指数。表明玉米-大豆间作能有效提高玉米产量,降低虫害发生,但对大豆生产不利,而间作条件下减施肥料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更小。建议在田间生产中可将夏玉米和大豆间作种植,更有利于通过生态学方法控制田间害虫发生和增加作物总体产量。  相似文献   
58.
根据莱茵衣藻和普通小球藻ω3脂肪酸去饱和酶氨基酸序列(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ABL09485和BAB78717)的保守区(TMFWALF和HHDIGTH)设计简并引物,以缺刻缘绿藻H4301总RNA为模板,通过反转录PCR和cDNA末端快速克隆技术(RACE),克隆了缺刻缘绿藻ω3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GenBank登录号:EU658930),它与莱茵衣藻的这个基因具有69%相似性。该基因cDNA序列长2330bp,其中5'-非翻译区长107bp;3'-非翻译区912bp,且具有明显的poly(A)尾巴;开放阅读框1311bp,编码一个436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分子量为49.06ku,等电点7.85;该基因编码的蛋白为膜结合蛋白,含有2个疏水区域和3个保守的组氨酸簇基序。将该基因的cDNA序列与其DNA序列比对后,发现该基因在其编码区存在6个内含子,剪切位点均符合GT-AG规则。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在氮饥饿培养过程中,缺刻缘绿藻ω3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的相对转录量在4h时可能因休克显著提高(P<0.05),然后开始下调,12h开始显著下降(P<0.05),并在20h降到最低(约为完全培...  相似文献   
59.
养殖密度对宝石鲈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对循环水养殖系统中不同养殖密度宝石鲈(50,100,150,220尾/m3)的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50尾/m3组宝石鲈的生长较有优势,其特定生长率(1.61%/d)和存活率(89%)均较高,饲料系数较低(1.70);密度对血液中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和胆红素的影响显著(P<0.05),随养殖密度增加其浓度呈上升趋势,均在220尾/m3密度组上升最多;密度对血清无机离子(钾、钠、氯、镁、磷)也有影响.综合认为循环水养殖条件下,150尾/m3养殖密度组宝石鲈生长效果较具优势.  相似文献   
60.
为解决东宁县部分圆葱硝酸盐含量超标问题,设计了3种氮肥施用水平试验.结果表明:当地常规施肥,即1 hm2施用纯N 226.3 kg,纯K 137.8 kg,纯P 187.5 kg,圆葱硝酸盐含量符合标准.采取合理调整施肥结构,施用长效氮肥和氮抑制剂等技术,可降低圆葱硝酸盐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