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8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50篇
农学   75篇
基础科学   16篇
  27篇
综合类   362篇
农作物   22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132篇
园艺   49篇
植物保护   3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741.
甘薯茎叶徒长对氮肥的响应及其表征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田条件下,以济薯18、紫罗兰、济薯25、广薯87和徐薯32共5个甘薯品种为试材,设置不施氮(N0)和施纯氮120 kg/hm~2(N1)、240 kg/hm~2(N2)3个处理,研究不同品种的耐氮性和徒长程度,并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植株地上部茎叶生长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明确可表征甘薯茎叶徒长的田间指标。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耐氮性不同,徒长程度亦明显不同,其中徐薯32和广薯87为较耐氮品种,在高氮下产量较高,徒长程度轻;济薯25和济薯18居中;紫罗兰对氮肥最为敏感,极易徒长。根据田间测定指标的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甘薯植株栽后50天主茎第三节间长和第三片展开叶叶柄长可有效反映收获期地上部鲜重,主茎第一节间长、第二节间长和第三片展开叶叶柄长可有效反映收获期T/R值,栽后50天主茎第三片展开叶叶柄长可作为茎叶徒长的表征指标。本研究可为甘薯生产提供耐肥品种,同时为控制徒长的适宜时机提供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742.
不同甘薯品种(系)田间耐盐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10027、13047、15001、15024、紫罗兰、济薯21、济徐23和济薯26共8个甘薯品种(系),在东营市垦利县汇邦农场盐碱地进行了不同品种(系)的耐盐筛选及耐盐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块根产量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可将8个甘薯品种(系)划分为四类,紫罗兰为第一类,属于盐敏感型;13047和15024为第二类,属于弱耐盐类型;10027、15001和济薯21为第三类,属于中度耐盐类型;济徐23和济薯26为第四类,属于强耐盐类型。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条件下,强耐盐型品种可保持较低的叶片Na+含量、较高的叶片K+含量和K+/Na+比值,有利于维持叶片正常的生理功能;同时也可保持较高的植株总干重和块根干物质分配比例,获得较高的块根干重。块根产量和叶片K+/Na+比值可作为甘薯耐盐性田间筛选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43.
为了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增强我国农业竞争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向农村地区开展创业教育与培训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农村地区开展创业教育与培训可能会面临需求分析难,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组建难,创业实践基地建设难,成功创业难等诸多难题。这些难题可以通过加强相关环境与政策研究,建立多层次的面向农村投融资体系,建设中国农村信息高速公路等措施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744.
基于文献计量法,利用检索到的2010—2019年的1658条Web of Science(WOS)和1840条中国知网(CNKI)文献,使用CiteSpace软件,从国家、机构、作者、关键词和引文等角度,对甘薯栽培学科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计量分析,多维度展示学科的研究动态与发展历程.WOS数据显示:相关SCI文献数量呈...  相似文献   
745.
不同时期干旱胁迫对甘薯生长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时期干旱胁迫导致甘薯减产的机理,为旱作地区甘薯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在人工控水条件下,以抗旱品种济薯21和不抗旱品种济紫薯1号为试验材料,每个品种设4个水分处理,分别为WW(全生育期正常灌水,对照)、DS1(发根分枝期干旱胁迫)、DS2(蔓薯并长期干旱胁迫)和DS3(快速膨大期干旱胁迫),研究不同时期干旱胁迫对甘薯生长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干旱胁迫导致甘薯薯干产量显著下降,早期干旱胁迫薯干产量下降幅度最大,济薯21(抗旱品种)的DS1、DS2和DS3处理产量分别比对照减产32.24%、30.68%和13.76%,济紫薯1号(不抗旱品种)分别比对照减产44.02%、39.54%和17.87%。功能叶、纤维根和块根抗氧化酶活性均在干旱胁迫后升高,且干旱胁迫时间越早,抗氧化酶活性升高的幅度越大;各生育时期纤维根的酶活性均高于块根和功能叶,说明甘薯纤维根对干旱胁迫的敏感性最强。干旱胁迫可导致甘薯功能叶相对电导率升高,功能叶、纤维根和块根的MDA含量升高,且胁迫时间越早,升高的幅度越大。【结论】干旱胁迫时间越早,功能叶、纤维根和块根的抗氧化酶系统受破坏程度越大,从而抑制了甘薯叶片和根系的正常生长,限制了块根的形成和膨大,发根分枝期是甘薯块根产量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  相似文献   
746.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 DON),又名呕吐毒素,是由引起小麦赤霉病的镰刀菌属(Fusarium spp.)产生的一种单端孢霉烯族毒素。为研究不同杀菌剂及其复配制剂对小麦赤霉病及DON的防治效果,分别使用单药剂及其复配制剂进行田间药剂试验,并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麦粒中DON的含量。2014年在江苏姜堰、建湖和六合3地进行的单药剂试验结果显示,25%丙硫菌唑悬浮剂(SC)、25%氰烯菌酯SC、30%戊唑醇SC和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WP)对赤霉病和DON均有防效,20%嘧菌酯可分散粒剂(WG)的赤霉病防效较差,对DON无防效。25%丙硫菌唑SC较其他4种药剂具有更好的防效,并且在3个试验点效果稳定。2015年在江苏姜堰进行的单药剂及其复配制剂药效试验结果显示,75%百菌清·戊唑醇WP、25%丙硫菌唑SC、25%氰烯菌酯SC和48%氰烯菌酯·戊唑醇SC 4种药剂的赤霉病和DON防效较好,防治后的小麦DON含量均小于1 000 μg·kg-1,符合国家限量标准,与其他药剂差异显著(P<0.05),DON防效均大于70%,分别为76.3%、75.6%、73.6%和72.2%。病情指数、病穗率与DON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病情指数与DON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628,P=0.022),病穗率与DON含量之间无显著相关性(r=0.400,P=0.176)。  相似文献   
747.
为明确气候变暖下亚洲玉米螟发生趋势,连续3年调查了黑龙江省嫩江县亚洲玉米螟越冬代成虫羽化进度和发生高峰期,同时应用松毛虫赤眼蜂防治嫩江县3个农场玉米田中玉米螟,结果表明,2014年亚洲玉米螟成虫出现的高峰期比2012年和2013年有所提前。释放赤眼蜂后玉米植株的被害率、折雄率、残虫率以及钻蛀率较未放蜂田均降低,玉米产量增加,防治效果明显。大西江农场、尖山农场和嫩北农场赤眼蜂防治效果分别为60%、66.7%和56.7%,比未放蜂田产量分别提高39.1、47.6和67.0 kg/667 m~2。3个农场平均防治效果为61.1%,产量平均提高51.2 kg/667 m~2。释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对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挽回经济损失,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48.
低温胁迫下高粱幼苗对外源脯氨酸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冷敏高粱晋303为试验材料,幼苗三叶期用不同浓度的脯氨酸处理后, 2~4℃低温胁迫,测定相关生理指标,探讨外源脯氨酸处理对高粱幼苗耐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脯氨酸处理可以提高低温胁迫下高粱叶片SOD、POD的活性,分别在3 mmol·L^-1和5 mmol·L^-1浓度脯氨酸的处理提高幅度最大。外源脯氨酸处理能降低低温胁迫下高粱叶片MDA的含量,以5 mmol·L^-1脯氨酸的处理效果最好。外源脯氨酸处理对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也有作用,在本试验脯氨酸浓度设置范围内,可溶性糖含量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外源脯氨酸处理可以维持高粱幼苗中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喷施5 mmol·L^-1浓度脯氨酸时幼叶叶绿素含量最高。说明外源脯氨酸处理可有效缓解低温胁迫对高粱幼苗的伤害,提高幼苗的耐冷能力。  相似文献   
749.
采集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8个农贸市场和超市的鲤鱼、罗非鱼样品,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鱼体肌肉中As、Cd、Cr、Cu、Hg和Pb的含量进行测定。用Excel 2007和SAS 9.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结合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值型综合污染指数和目标危害系数(THQs)进行安全性评价及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在所测鱼体样品中,Cu的含量高于其他5种元素,罗非鱼肌肉中As、Cd、Cr、Hg和Pb的含量均高于鲤鱼。鲤鱼和罗非鱼样品中As的含量范围为0.039~0.203mg/kg,除部分鱼体As的含量超出限量值(0.1mg/kg)外,其余元素含量低于国家限量标准。6种元素的每周评估摄入量(EWI)均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暂定每周允许摄入量(PTWI);经THQs评价,食用市售的鲤鱼和罗非鱼对人体潜在健康风险不明显。  相似文献   
750.
为了解各高粱品种的生育特性、农艺性状以及在八五○农场的适应性,选出优质、高产、稳产的高粱品种,为优良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保障,进行了品种筛选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