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6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12篇
  10篇
综合类   75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01.
微生物技术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土壤污染类型(有机污染、重金属污染、放射性污染)及微生物修复技术;综述了微生物修复技术(投菌法、生物通风法、生物培养法、堆制处理法、预制床法、生物反应器法)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研究;分析了微生物土壤修复技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02.
分年代系统地总结了我国黄淮冬麦区2000-2017年旱地冬小麦区域试验233份参试材料共339次试验的产量变化差异,分析比对区域试验对照品种、参试品系产量差异和遗传变异情况,提出了“3年1小旱,5年1大旱”的气候特点是旱地小麦品种选育和产量水平均衡提高的严重障碍,适于较强干旱条件下的抗旱品种、节水节雨品种和优质强筋品种的选育是我国黄淮冬麦区旱地小麦育种当前和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探讨了我国黄淮旱地冬小麦区域试验参试品系和通过国审育成品种产量潜力、变异范围、品质类型等方面的进展和育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3.
为客观地评价黄淮旱地冬小麦区域试验主要性状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充分挖掘区试观察记载的大数据性状资料的利用率,探索利用区试性状演变规律促进提高育种性状选择准确率的可能性,为旱地小麦育种性状选择提供支撑,本研究对2000—2015年度国家黄淮冬麦区旱地区试历年参试品种汇总的16个表观数量性状进行整理归纳分类,按产量性状、抗逆广适性状、品质性状3个指标性状分类,以区试分组为依据,对旱肥、旱薄两类参试品种性状差异及表现趋势进行比较,并运用简单相关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研究比较参试品系的一般性状(育种辅助选择的亚性状或间接性状)和目标性状(品种审定直接考察要求达标的性状)相互间的遗传相关性,分析比对典型性状因子及其对旱地小麦育种性状选择和评价的作用,为提高优良性状选择利用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4.
基于包装纸荧光亮度的真假卷烟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海燕  杨兵  马慧宇  肖燕  张珂  李郸  蔡洁云  陈丹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8):180-183,194
[目的]探讨一种科学的鉴别卷烟真假的方法.[方法]采用蓝光漫反射因数D65亮度测定法对其CIE白度(D65/10°)和D65荧光亮度进行测定,利用K-means算法对样本进行聚类.[结果]红塔山(软经典)、玉溪(软)、云烟(软珍品)真假鉴别准确率分别为100%、89.47%、88.24%,假负率(FNR)为0,出具假烟结论误判风险为0.[结论]该方法可以科学快速准确地鉴别出包装纸原纸不符合产品标准的假烟样品,为烟草专卖打假提供另一种科学客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5.
利用实地调研的方式收集、整理广西大学校园内现存植物,并将资料加以证实及补充,建设了广西大学植物查询网站。从植物查询、植物推送、园林问问、植物展示、植物淘淘乐5大版块充分展示网站的实用性功能。最后结合广西大学校园现状,总结出广西大学植物查询网站对园林专业教学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6.
今年2月,《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公布。这是国务院发布的第一部指导全国现代农业建设的《规划》。一、"米袋子"、"菜篮子"、"油瓶子"更加充盈、丰富、安全农业部新闻发言人陈萌山表示,《规划》的一大亮点就是首次在国务院文件中明确从定性定量两方面提出了现代农业建设"5年取得明显进展、10年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阶段目标,并将有关现代农业发展目标细化量化为农产品供给、农业结构、农业物质装备、农业科技等7个方面27个发展指标。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015年达到5.4亿吨,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1300万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超过8310元等。  相似文献   
107.
小麦新品种洛麦22由洛阳农林科学院选育,具有高产、广适、品质优良、商品性好等特点,2008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得到河南省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资助,并已成为河南省主推小麦品种.为了做好该品种的示范推广,文章介绍了其特征特性,并提出其关键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8.
本研究以2020—2021年度河南省区试95份小麦新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春播的方法对区试小麦品种的冬春性类型进行鉴定,为品种审定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春播第二播期条件下,12份新品种鉴定为春性类,春性类品种均全部抽穗,抽穗率为38.5%~95.0%,苗穗期为46~53 d,成熟情况表现为未成熟、基本成熟和接近成熟;83份新品种鉴定为冬性类,大部分品种未抽穗,抽穗率为0~23.9%,成熟情况均表现为未成熟;春性类品种占参试品种总数量的12.6%,冬性类品种占参试品种总数量的87.4%。春播第一播期条件下,所有冬性类品种鉴定为半冬性。春播第三播期条件下,春性类品种中5份品种鉴定为春性,其余7份品种鉴定为弱春性。  相似文献   
109.
膜下微润带埋深对温室番茄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微润灌溉对温室轻度盐碱地番茄土壤水盐的影响,通过设置3种不同埋深(10 cm、15 cm、20 cm),探究了不同微润带埋设深度下,膜内(番茄种植行)、膜间(番茄行间)土壤含水量和含盐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膜内、膜间土壤水盐的变化规律在不同埋深下保持一致,膜内土壤水分随时间推移先增大后减小,盐分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小;膜间土壤水分、盐分均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大。膜间土壤含水量始终小于膜内,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膜内、膜间土壤含水量差距减小;表层土壤膜内、膜间土壤含水量差距最大,50~60 cm土层膜间与膜内土壤含水量基本趋于一致。微润带埋深大时,土壤含水量较高,开花结果期,20 cm、15 cm、10 cm埋深的土壤含水量分别为23.31%、24.46%及22.42%;且微润带埋深为10 cm时,膜内、膜间土壤含水量差值小于埋深为15 cm和20 cm。膜内土壤含盐量始终小于膜间,微润带埋深越小,膜内、膜间土壤含盐量差异也越小;全生育期内,膜内0~40 cm土层处于脱盐状态,脱盐率随深度增加逐渐降低,离微润带越近,脱盐效果越明显;40~6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少,盐分含量也较小,为轻微积盐状态。10~20 cm土层水分含量最大、盐分含量最小、脱盐率最高。膜间0~60 cm土层始终处于积盐状态,积盐率随深度增加逐渐降低,0~20 cm土层积盐率最高。开花结果期,20 cm、15 cm和10 cm埋深下,膜内10~20 cm土层平均最大脱盐率分别为24.66%、32.28%和14.71%,15 cm埋深下脱盐率最高;苗期和结果末期15 cm埋深处理脱盐率也达最高,平均最大脱盐率分别为27.42%、24.67%。研究结果充分说明微润带埋深对不同土层深度的洗盐效果具有显著影响。综合来看,微润带埋深15 cm时土层平均脱盐率和土壤平均含水率均最高,分别达到26.05%和25.1%,为番茄生长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水盐环境,最有利于番茄生长发育,为最佳埋深。  相似文献   
110.
铝胁迫对黑麦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多花黑麦草为试材,通过水培试验,研究铝浓度对黑麦草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10~50 mg/L铝浓度对黑麦草种子发芽指数和发芽率无显著影响(p〉0.05),而铝浓度介于100~500 mg/L时,与对照相比,黑麦草种子发芽指数和发芽率显著降低(p〈0.05);(2)铝浓度介于10~500 mg/L时,显著抑制黑麦草幼苗株高及其根的生长(p〈0.05),且随着铝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越强,当铝浓度介于100~500 mg/L时,黑麦草根系停止生长;(3)铝浓度显著影响了黑麦草的质膜透性,与对照相比,10 mg/L铝浓度显著降低了其质膜透性(p〈0.05);而50~500 mg/L铝浓度则使黑麦草质膜透性显著增加(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