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2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6篇
  2篇
综合类   67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77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干扰素(IFN)是一类具有抗病毒、抗肿瘤、激活淋巴细胞和免疫调节等多项功能的细胞因子,在机体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猪γ-干扰素(γ-IFN)主要是由被激活的T细胞和NK细胞产生[1].  相似文献   
72.
生理性乳房水肿是一种奶牛非感染性代谢紊乱疾病,在荷斯坦牛中发病率较高。妊娠后期奶牛的生理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乳腺血流量的增加、血液和淋巴循环受损以及组胺水平增加,从而导致了乳房水肿的发生。本文总结了与乳房水肿相关的致病因素,包括遗传易感性、营养管理不当、氧化应激水平高。乳房水肿会影响奶牛的产量,增加挤奶难度,提高乳房炎、乳房裂性皮炎等疾病继发感染的风险,情况恶化的话,甚至会导致奶牛过早淘汰,严重损害养殖者的经济利益。总之,乳房水肿会严重影响奶牛生产。关于奶牛乳房水肿的研究大多已经过时,需要更多的研究去更新这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73.
布氏杆菌病严重危害着奶牛业的发展,一旦在牛群中发生,常使奶牛场遭受毁灭性打击。近年来随着奶牛业在全国各地的迅猛发展以及奶牛流通的增加,原在牧区流行的布氏杆菌病在内地也悄然上升。笔者在基层工作多年,认为奶牛“两病”监测工作是当前动物防疫工作中的一项关键性的硬任务,也是动物疫病监测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现将泰兴市近几年来奶牛布病监测体会及防治经验总结,供广大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74.
75.
番鸭细小病毒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病情况:某养鸭专业户共养番鸭300只,40日龄,平养,未注射细小病毒疫苗。2月4日有10只番鸭出现精神沉郁、怕冷、不食、呼吸困难、气喘、脚软、卧伏、拉黄白色稀粪,第2天又出现60多只,第3天所有番鸭废食,喜饮水。发病早的抽搐,角弓反张,两脚不停划动。  相似文献   
76.
光质对姜生长及光能利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彩色电光源创造不同光质环境,研究了光质对姜生长、叶片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室内人工光源条件下,姜苗生长量、叶绿素含量及叶片光合速率(Pn)以白光和红光处理较高,蓝光居中,绿光较低。室内不同光质处理的姜苗移至室外自然光照条件下测定叶片Pn和光呼吸速率(Pr),其中白光处理较高,蓝光、红光和绿光处理依次降低,而Pr/Pn则相反;叶片Fv/Fm、Fv′/Fm′及qP在午间强光下显著降低,其值以白光处理较高,蓝光、红光和绿光处理依次降低,PSⅠ和PSⅡ之间激发能分配不平衡偏离系数(β/α-1)则刚好相反;叶片用于光化学反应的激发能(P)以白光处理较高,绿光处理较低,蓝光、红光处理居中,而天线热耗散能量(D)和反应中心过剩能量(Ex)则以绿光处理较高,白光处理较低。  相似文献   
77.
试验旨在确定H9N2亚型猪源性流感病毒(SIV)在小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中增殖的最佳条件。将PMVEC解冻、复苏、培养,取长成单层的PMVEC,在不同浓度TPCK-胰蛋白酶维持液(0.1、0.2、0.3、0.4、0.6、0.8、1.0 μg/mL)、不同H9N2亚型SIV(A/swine/HeBei/012/2008/(H9N2)接种剂量(1:10、1:100、1:1 000、1:10 000、1:100 000、1:1 000 000和1:10 000 000)及不同病毒吸附时间(0.5、1.0、2.0和3.0 h)条件下观察PMVEC形态变化,并测定细胞上清液中H9N2亚型SIV的HA滴度。在未加病毒的情况下,低于0.6 μg/mL的TPCK-胰蛋白酶对PMVEC的生长未造成任何影响,但随着TPCK-胰蛋白酶浓度的增加,PMVEC开始出现肿胀、变圆,甚至脱落;采用含有0.6 μg/mL TPCK-胰蛋白酶维持液将H9N2亚型SIV稀释为不同的浓度感染PMVEC,在0.3 μg/mL TPCK-胰蛋白酶维持液、10-2病毒稀释倍数感染条件下48和72 h HA滴度分别为4.6log2和6.4log2;病毒吸附时间为2 h且中间震荡20 s的条件下H9N2 HA滴度最佳。结果表明,当TPCK-胰蛋白酶维持液浓度为0.3 μg/mL、病毒接种浓度为10-2、吸附时间为2 h且中间震荡20 s时,H9N2亚型SIV在PMVEC中增殖最佳,达到6.8log2。  相似文献   
78.
动物传染病学教学改革的创新与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9.
灌区作物种植比例通常是根据农业总体区划、作物种植习惯和耕作习惯确定的。在灌区规划中,不同的作物种植比,对灌区的水资源和供水工程的规模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基于准确的长期天气预测,建立了在复种指数一定的条件下,即将发生的某种气象灾害年型的情况下的作物种植比优化确定性模型和随机模型。实例计算结果表明,采用2种模型进行灌区作物种植比进行优化,对克服减产风险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0.
临稻13号是临沂市水稻研究所最新育成的中早熟常规中粳稻新品种。本文从农艺性状、稻米品质、产量表现、抗性等方面叙述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并从稀植壮秧、肥水管理、病虫防治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高产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