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18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22篇
  16篇
综合类   137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23篇
畜牧兽医   39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1.
东北地区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东北地区玉米大斑病菌的生理分化及小种动态情况,分析玉米大斑病加重的原因。采用常规Ht单基因(Ht1、Ht2、Ht3、HtN)鉴别寄主鉴定技术,对2010年采自辽宁、吉林、黑龙江省22个县(市)88份玉米大斑病菌的菌株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共鉴定出0、1、2、N、12、1N、23、2N、3N、12N、123N、123、23N和12N号14个生理小种;东北地区大斑病菌生理分化明显,出现了能够克服多个抗性基因的小种,其中,0号和1号生理小种分别占供试菌株的37.5%和20.5%,为优势小种;所鉴定的88个菌株对Ht1、Ht2、Ht3和HtN抗性基因的毒性频率分别为45.5%,30.7%,15.9%,23.7%。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地区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组成及种间的变异频率开始趋于复杂化,不断有新小种出现。玉米大斑病菌新小种出现0号和1号以外其他小种,出现频率升高和品种抗性丧失是导致玉米大斑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2.
王巍  张硕 《森林工程》2007,23(6):21-24
依托于东北林业大学物流工程实验室的装配流水线,进行台式电脑主机装配流水线实验数据的采集,找出瓶颈所在,并通过并行工程的方法改善瓶颈环节、提高效率,以使台式电脑主机装配流水线有初步的改善,达到较好的平衡。  相似文献   
63.
宁波市水稻土养分现状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硕 《中国稻米》2002,8(3):30-31
万物生长土壤起 ,土壤的养分状况直接影响着作物的产出率 ,决定作物的基础产量。1983年第二次土壤普查时的水稻土养分数据 ,迄今已有17~18年 ,已较难指导当前的农业生产 ,特别是近10年来 ,配方施肥、优化配方施肥、平衡施肥及补钾工程、沃土工程的蓬勃开展 ,伴随着粮食单产的不断提高 ,肥料结构、施肥水平及土壤肥力都在发生变化。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宁波市水稻土的肥力状况 ,指导科学种田 ,宁波市土肥站于1999年末到2000年初采集了81个水稻土样 ,2000年末到2001年初采集了78个水稻土样共159个进行了一次…  相似文献   
64.
试验研究生物废弃物发酵气热调控技术对大棚茄子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一般大棚相比,应用生物废弃物发酵的大棚平均温度增1~2℃,CO2浓度增1~3倍,茄子长势较好,产量增加21.3%,品质明显提高,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65.
66.
虚拟实验作为一种信息化手段已逐步应用在各类实验教学中。本文介绍了基于纺织工程FCF-9无纺布与纺丝/BCF丝综合机虚拟实验的构建。测试结果显示,设计虚拟实验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课后充分自学,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实验教学效果,还可以有效缓解传统实验教学资源消耗大、危险性较高、耗时等问题,可作为传统实验教学的有力补充。  相似文献   
67.
多因素影响下拖拉机侧向稳定性模型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拖拉机斜坡直线行驶工况,基于拖拉机比例模型和3D打印技术,建立了模型拖拉机轮胎-地面载荷实验测试系统。以斜坡上侧车轮-地面载荷为主要参考量,提出了针对拖拉机前、后轮的侧向稳定评价指标(拖拉机前、后轮的斜坡上侧车轮载荷分配系数)。采用田口实验设计方法,选择前后轮轮胎类型、前配重质量、前后轮距和机具位置6个影响因素作为控制因子,以E级和F级随机路面作为噪声因子,设计了6因子混合水平的田口实验方案,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信噪比和均值的方差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对拖拉机斜坡上侧前、后轮侧向稳定性影响最大的控制因子分别是前配重质量和后轮距;得出基于前、后轮侧向稳定性评价指标的拖拉机最优配置,为拖拉机的稳定性优化设计提供了一定参考,也为拖拉机防侧翻预警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8.
针对犁耕作业时大马力拖拉机驱动轮易产生过度滑转的问题,该研究以大马力拖拉机电液悬挂机组为研究对象,考虑"拖拉机-农具-土壤"系统的强非线性特征,在建立大马力拖拉机犁耕作业机组非线性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的大马力拖拉机驱动轮滑转非线性控制方法;并以模糊PID控制为对比,采用Matlab/Simulink验证本文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和控制算法的有效性;以Lovol-TG1254型大马力拖拉机为载体,搭建犁耕作业大马力拖拉机驱动轮滑转控制平台,开展田间对比试验,并分析不同控制方法下的滑转控制效果,验证滑模变结构控制算法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在2.17m/s的犁耕作业工况下,与模糊PID控制算法相比,滑模变结构控制算法将拖拉机驱动轮滑转率有效控制在最优值0.2,平均绝对值偏差为0.008,减小了约27%,最大偏差为0.028,减小了约49%;耕深、液压缸位移和水平牵引力调节变化量分别减小了27%、36%、42%。该研究提出的基于滑模变结构的大马力拖拉机驱动轮滑转控制方法可实现犁耕作业驱动轮滑转最优目标控制。  相似文献   
69.
该文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小麦条锈病和吸浆虫的麦田,暖冬干旱,且靠近水源的地块,最易发生中度偏强的危害。条锈病防治技术,选用抗锈品种,15%立克锈拌种,重发区在小麦乳熟期补施1次禾果利。吸浆虫防治技术,坚持农业措施,兼用化学处理,可用40%辛硫磷颗粒剂进行土壤处理。  相似文献   
70.
目前,农资市场复合(混)肥种类品牌繁多,其质量和效果差异甚大。选择适合蔺草生产的优质复合肥,对改善蔺草品质、提高产量和效益,具有现实意义。为此,根据蔺草的需肥特性及追施技术,2003年进行了蔺草田追施复合肥的效果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