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18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22篇
  16篇
综合类   137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23篇
畜牧兽医   39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1.
为调查规模猪场猪瘟的免疫效果,选取北京市3个规模猪场,每场随机抽取10头仔猪分别在25、60日龄和90日龄采血分离血清,检测猪瘟抗体.A、B、C3个猪场的母源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0%,50%,0%;2次免疫后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90%,90%.由于猪场A猪瘟免疫失败,对其免疫程序进行了优化,将首免时间推迟至50日龄.优化免疫程序后2次免疫后抗体阳性率达到70%.结果表明,母源抗体阳性率直接影响猪瘟疫苗对仔猪的免疫效果,仔猪母源抗体降至50%左右进行猪瘟免疫可取得比较理想的结果.本研究为规模猪场结合仔猪母源抗体水平制定合理猪瘟免疫方案提供了较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82.
我国容器苗造林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容器苗造林技术是容器苗应用技术体系的组成部分,它是容器苗应用技术研究的薄弱环节,也是研究难点。文中围绕苗木质量、容器种类、基质配制、立地条件、抚育管理、造林成本等6个容器苗造林的要素介绍了近年来研究成果和发展现状,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83.
稳定碳同位素在森林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植物水分利用效率与稳定碳同位素的相关性,以及影响植物碳同位素丰度值δ13C的主要因子,重点分析几种重要环境因子对林木δ13C的影响,表明降雨量、土壤水分状况、温度、光照和CO2浓度等因素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植物叶片气孔导度和CO2的固定,导致植物δ13C发生变化;并从森林抚育间伐措施对δ13C的影响,水分胁迫条件下δ13C的变化,以及δ13C的替代测定方法等方面提出了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84.
新型组培苗移栽手爪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国华  吕威  张硕 《中国农机化》2012,(2):92-95,109
移栽机械手爪是温室穴盘移栽机的核心部件,其结构的好坏直接影响穴苗抓取效果。本文从新型机构设计角度入手,使用凸轮机构作为角度变化装置,实现在抓取穴苗过程中的抱抓动作,根据标准的128穴盘格的尺寸提出了移栽手爪的参数设定和整体结构设计,从而提高了抓取的可靠性、降低了穴苗的损伤率。并且利用Solidworks建立机构模型,对其工作原理和功能进行分析,为今后设计市场需求的经济适用的穴盘苗自动移栽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5.
为获取秘鲁外海茎柔鱼Dosidicus gigas栖息地的适宜温度指标,预测水温变化对茎柔鱼栖息地的影响,根据2006—2011年中国鱿钓船在秘鲁外海的茎柔鱼生产数据,并结合实测和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获得的该海域海表温度数据,在作业次数和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基础上,采用海表温度适应性指数(Suitability index,SI)模型预测方法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水温的升高,茎柔鱼栖息地经向自西向东转移,纬向自北向南转移;产量较高的月份为7—12月,选取最佳适宜温度指标为19℃;发生厄尔尼诺现象时茎柔鱼产量下降,发生拉尼娜现象时产量则增加。  相似文献   
86.
以不结球白菜感病品种‘矮脚黄’为材料,采用ELISA和Real-time PCR技术研究了芜菁花叶病毒(TuMV)侵染后不结球白菜内源生长素(IAA)、赤霉素(GA3)、脱落酸(ABA)和茉莉酸(JA)的动态变化以及内源激素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TuMV侵染后,植株发病症状的严重程度与IAA含量呈正相关;光敏色素相关蛋白基因PAP1对IAA的合成起负调控作用。处理植株体内GA3含量及其代谢相关基因,即原表皮因子基因PDF1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对照植株,而ABA含量则随着接种时间的延长不断积累,始终高于对照植株。且发病症状越严重的植株中,GA3含量越低,ABA含量越高。处理植株JA含量和JA诱导基因,即营养贮藏蛋白基因Vsp1表达量在接种后均出现2次上升,且植株病症越严重,JA含量越低。TuMV侵染后,植株中IAA/ABA和GA3/ABA的值则明显低于对照植株,表明TuMV的侵染破坏了内源激素的平衡,干扰了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87.
当前我国生猪养殖面临的疫情防控形势仍较为严峻,切断病媒生物传播途径是养殖场防控非洲猪瘟等疫病在生物安全管理方面的重要环节。为帮助规模猪场建立更加完善的病媒生物防制规范,从灭鼠、灭蝇、灭蜱、防鸟4种防制技术的物理防制、化学防制及生物防制等方面介绍了防制这4种病媒生物的具体做法,提出未来需结合养殖场实际情况多措并举,推进病媒生物有效防制工作,为实现猪场疫病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8.
加工机械中一系列的因素会影响到加工精度,因此需要明确机械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结合实际工作的要求,实施一定的改进策略,使加工误差所影响到的加工精度得以降低.为此,文章阐述了机械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以及机械加工精度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89.
7种药剂对榆紫叶甲和黄褐天幕毛虫的毒力测定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7种无公害杀虫剂对2种食叶害虫榆紫叶甲(Ambrostoma quadriimpressum Motschulsky)和黄褐天幕毛虫(Malacosoma neustria testacea Motschulsky)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绿色威雷200倍液对榆紫叶甲成虫的防治效果最好,校正死亡率达到91.65%;绿色威雷500倍液、高渗苯氧威1500倍液及吡虫啉500倍液和吡虫啉800倍液对榆紫叶甲成虫的防治效果不明显,校正死亡率分别为58.33%、63.88%、49.98%、58.33%;苦参碱与Bt效果较差;绿色威雷、高渗苯氧威、Bt、吡虫啉4种药剂对榆紫叶甲幼虫胃毒作用较好,其中绿色威雷800倍液和高渗苯氧威1500倍液对榆紫叶甲幼虫的校正死亡率达100%;Bt与吡虫啉的作用效果不明显。绿色威雷、高渗苯氧威、白屈菜、走马芹4种药剂对黄褐天幕毛虫幼虫防治试验中,绿色威雷500倍液和高渗苯氧威1500倍液的作用效果最好,对黄褐天幕毛虫幼虫的校正死亡率达100%。高渗苯氧威2000倍液对天幕毛虫幼虫的校正死亡率为98.07%,白屈菜20倍液与走马芹20倍液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90.
基于用移动机器人代替农民在农田复杂环境下进行劳作、减轻农民作业负担的理念,提出一种轮/履形态可重构移动机器人。该移动机器人由4个相同结构的轮/履形态可重构行走单元以及车体组成,具有轮式和履带式2种行走姿态,以便适应野外复杂地形。轮/履运动形态的可重构可以通过轮/履形态转换装置实现。建立了形态可重构单元的运动学模型、数学模型以及动力学模型,并推导了行走单元的数学模型,得到行走单元机器人在攀越台阶越障时机器人摆杆角度与台阶高度h的关系,以及能够攀爬的坡度范围。在Simulink以及ADAMS中建立了行走单元虚拟样机以及仿真环境,并设计了样机。通过对虚拟样机仿真以及Matlab理论值计算,末端速度和加速度的仿真值与理论值误差的数量级仅在10-8~10-6之间,验证了其数学模型以及运动学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