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21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盐酸氯苯胍是防治鲫孢子虫病的常用药。为了给鲫养殖过程中的临床科学用药提供理论依据,在水温为(25±1)℃时,分别用20、30和40 mg/kg的剂量口灌质量为(120±10) g的异育银鲫,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ROBH在其肾脏、肝脏、血液、肌肉等4种组织的药时曲线。结果显示,3种剂量给药下,异育银鲫各组织中的ROBH药时曲线均呈双峰现象。不同剂量的药物在异育银鲫血液中的达峰时间、血药质量浓度峰值、药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20 mg/kg,T_(max)=2. 3 h,C_(max)=0. 55 mg/L,AUC=9. 35 [(mg/L)·h]; 30 mg/kg,T_(max)=2. 1 h,C_(max)=0. 73 mg/L,AUC=13. 02 [(mg/L)·h]; 40 mg/kg,T_(max)=2. 2 h,C_(max)=1. 17 mg/L,AUC=13. 98[(mg/L)·h]。给药剂量相同时,ROBH在异育银鲫各组织中的药时曲线下面积呈现肾脏、肝脏、血液、肌肉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清除速率显示,ROBH在肌肉中清除最慢,其次是血液。ROBH在肾脏和肝脏中具有一定蓄积作用,主要表现在药物含量高、MRT值偏大。本实验条件下,ROBH在异育银鲫体内的休药期不低于9 d。但考虑到实际养殖情况和天气原因,临床休药期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本文系首次在大宗淡水鱼中报道ROBH的药代规律,为包括鲫在内的大宗淡水鱼养殖科学用药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2.
一份云南地方稻广谱持久抗稻瘟病初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发掘利用广谱持久抗稻瘟病水稻质源,接种分析了云南地方粳稻品种子预44对云南省7群18个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苗叶瘟抗性,考察了该品种大田穗瘟抗性及其作为抗源育种利用的情况.结果表明,子预44抗6群16个中国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即ZA1,ZA49,ZA57,ZA61;ZB1,ZB13,ZB17,ZB25;ZC1,ZC3,ZC13,ZC15;ZE1,ZE3;ZF1和ZG1.而且作为抗源育种利用20多年还未丧失抗性,具有广谱持久稻瘟病抗性.用其作父本分别与高感稻瘟病粳稻面江新团黑谷和江南香糯杂交,获得F1、F2和BC1F1遗传群体.用稻瘟病菌生理小种ZB13和ZE1分别对亲本丽江新团黑谷、江南香糯和子预44及其杂交后代群体F1、F2和BC1F1进行分蘖期接种鉴定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子预44对稻瘟病菌生理小种ZB13和ZE1均表现为单基因控制的显性遗传.这些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子预44抗稻瘟病基因的定位与克隆,以及育种利用提供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43.
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类型枯落物持水效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择陕北绥德县王茂沟流域5种不同退耕还林植物枯落物进行浸水试验,对其枯落物蓄积量、持水量与吸水速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5种植被类型枯落物贮量大小排序为苹果林油松林白羊草草地杏树林榆树林;枯落物层厚度与枯落物贮量存在对数关系:y=4.55ln(x)-8.74(R2=0.8);枯落物层贮量与枯落物水储量存在指数关系y=0.69e0.22x(R2=0.7);(2)枯落物层的最大持水量变化范围为1.57~5.79mm,有效拦蓄量变化范围为0.89~3.02mm,枯落物有效拦量表现为苹果林油松林白羊草草地榆树林杏树林;(3)不同植被枯落物吸水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过程较为相似,在2h内吸水速率呈直线下降,24h各植被枯落物吸水速率基本为0,达到最大持水量。对不同植被类型枯落物持水效能的研究,可以为解决黄土高原生态水资源短缺及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理论基础及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44.
以芝麻品种豫芝DW607为指示品种,研究了机械种植膜下滴灌条件下最佳灌水量、氮磷钾施肥量及种植密度三因素耦合效应对豫芝DW607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为27万株/hm~2,每次灌水2.5 h,滴灌量为177.89 m3/(hm~2·h),施N 182.325 kg/hm~2、P2O577.074 kg/hm~2、K2O 30.399 kg/hm~2时,豫芝DW607的平均折合产量最高,为2 621.79 kg/hm~2。  相似文献   
45.
黄河下游河岸坡面产流产沙特征及其与汇流路径长度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被和地形是影响坡面侵蚀过程的重要因子,探讨两者交互作用下坡面产流产沙和汇流特征对深入理解坡面侵蚀过程和水土保持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模拟降雨试验,探讨不同降雨强度(54和90 mm·h~(-1))、坡度(5°、10°、15°、20°)和植被盖度(0%、15%、30%)下黄河下游河岸坡面的侵蚀产流、产沙特征,并基于水文连通性模型——汇流路径长度指数(Flowlength)探究植被和地形在土壤侵蚀过程中的作用以及汇流长度与产流产沙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54和90 mm·h~(-1)雨强下,不同植被盖度对径流流速均有减缓作用,而90 mm·h~(-1)雨强下30%盖度的减缓作用较为明显;径流总量和径流深随坡度和植被盖度增加而逐渐减少的变化基本一致,随雨强增加,受坡度影响逐渐增大。54 mm·h~(-1)雨强下,当坡度15°时,侵蚀产沙量随坡度增加增幅较小;当坡度15°后,侵蚀产沙量增幅较大。90mm·h~(-1)雨强下,当坡度15°时,侵蚀产沙量随坡度增加而增加;当坡度15°后,其随坡度增加而减少。相关分析表明,坡度对产沙量、产流量和径流深均具有显著影响,显著水平分别为P 0.001、P 0.01和P 0.05;植被盖度仅对平均流速影响显著(P 0.05)。但植被盖度对汇流路径长度影响极为显著(P 0.001),裸坡的汇流路径长度明显大于植被覆盖坡面;坡面产流产沙量随汇流路径长度的增加基本呈增加趋势。在坡度和植被盖度交互作用下,坡面产流所引发的土壤侵蚀效应受坡度影响较为明显,而在汇流过程所引发的土壤侵蚀效应中,植被的影响明显大于坡度。  相似文献   
46.
为探究苏南、苏中、苏北地区大米中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经大米途径摄入重金属元素的健康风险,本研究于2014—2018年收集了江苏省13个地级市产地的980份稻谷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糙米中镉(Cd)、砷(As)、铅(Pb)和铬(Cr)元素的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大米中Cd、总As、无机As、Pb和Cr含量范围分别为0.002~0.314、0.003~0.513、0.003~0.385、0.002~0.722 mg·kg-1和0.002~1.982 mg·kg-1,算术平均值分别为0.038、0.147、0.110、0.032 mg·kg-1和0.042 mg·kg-1。相较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2762—2022,大米中Cd、Pb和Cr含量超标率依次为0.9%、2.8%和0.2%,据估测大米中无机As含量的超标率为0.2%。与全国和全球水平相比,江苏省大米中总As和无机As含量较高,人群具有较高的大米无机As暴露风险。江苏省大米中Cd含量呈现由北向南...  相似文献   
47.
在我国整个茶文化元素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诸多文化艺术元素,无论是茶艺文化,还是扬琴演奏,乃至民族器乐表演艺术等等,其都与我国文化发展机制之间形成重要关联,但是随着当前整个时代发展不断成熟,各种艺术之间的融合程度不断加深。本文拟从茶艺馆的功能定位认知入手,结合民族器乐表演的艺术特点和价值内涵认知,通过分析扬琴演奏的具体内涵和艺术特点,从而全面探究扬琴演奏在茶艺馆民族器乐表演过程中的具体艺术应用思路。  相似文献   
48.
49.
50.
【目的】针对果树果实与生长过程中的气象因子关联密切,且生长过程多为非线性、非平稳序列,直接对其连续测定难度较大的问题,对比多种模型对果实直径的模拟能力,为果树及其果实的生长发育监测和预测、适时灌溉施肥、生长环境调控等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云南昭通苹果为例,分析2019和2020年果实生长期间直径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气候因子的关系。引入深度学习中的长短期记忆模型(LSTM),使用LSTM模型对苹果果实直径进行模拟及预测,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MLR)和机器学习模型中的决策树(DT)及随机森林(RF)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使用3种采样方法对不同模型模拟的结果进行评估。【结果】苹果果实直径有明显日变化特征,呈夜间直径增长而白天缩小为主的规律,一般早晨直径达到最大,然后逐渐微缩,在日落前后直径到达当日最小。苹果果实直径的增长速率在果实膨大初期较高,在果实生长后期降低。苹果果实小时和日平均直径与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呈中度或高度正相关,与紫外线指数(UVI)呈高度负相关。苹果果实直径的日平均增长量(FMDG)、日增长量(FDG)、日最大变化量(MDFS)与60 cm土壤温度和20 cm、40 cm土壤湿度呈低负相关(-0.5≤R<-0.3)。4个模型的模拟结果相比,LSTM模型的模拟精度高于MLR、DT和RF模型。LSTM模型比MLR模型在相关系数R增加3%—20%的情况下,RMSE和MAE下降约50%—75%,而机器学习模型DT和RF对苹果果实直径的预测相对较差,可能存在过度拟合。【结论】对比统计学、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方法,LSTM模型在苹果果实直径的模拟中表现出更高的精度和可靠性,能更好地解决果实生长过程中的复杂非线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