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36篇
园艺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鉴于软粒小麦品种在生产上往往会丧失其抗锈特性,因而对该作物必须赋予更加稳定的免锈特性。远缘杂交是一种创造抗锈品种的方法,而今该法业已在软粒小麦的育种上获得广泛运用。例如品种和就是育自提莫菲维小麦(Triticum timopheevi),虽然这两个品种中还含有硬粒小麦的普通基因,但却未含有提莫菲维小麦的基因。在品种形成过程中,有小伞  相似文献   
32.
小麦种质资源是小麦育种的原材料,蕴存着各种各样的遗传基因,这些基因是当前或今后小麦品种改良所需要的。因此,小麦种质资源的搜集、编目、入库保存是极其重要的。解放后,小麦育种工作新的进展,多数是新的种质资源开拓应用的结果。目前我国小麦育种处于爬坡状态,与种质资源的开拓和利用不够有一定关系。因此从育种的要求,加强种质资源研究、开拓、利用极为重要。一、加强国外抗病品种的引进和利用  相似文献   
33.
一、前言亲本选配是小麦杂交育种成败的关键。由于亲本材料较多或因经验不足,考虑亲本组配时难免顾此失彼,以致大量组合由于亲本选配不当,难以出现优良的变异类型和育出优良品种。微机在农业上的应用已相当广泛,但在杂交育种亲本选配方面极少有报道。本文以小麦亲本品种为实例,采用Basic语言程序米预测杂交组合后代的好坏,试图探讨微机在小麦杂交亲本组配上的应用,以提高育种成效。二、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把已掌握了品种主要性状表现或数据的小麦亲本,作为应用微机进行杂交组合配制  相似文献   
34.
35.
早熟丰产的大麦新品种闽诱3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6.
为选育抗赤霉病品种 ,从 10 0多个亲源材料转育的Ta1小麦复交群体中 ,选择较好的不育株作母本 ,以 33个抗赤霉病品种 (系 )作父本 ,通过自由杂交 ,选择 ,再杂交再选择的轮选过程 ,使抗赤霉病基因累加和重组 ,从而选育出多个抗赤霉病性和综合丰产性均超过苏麦 3号的新材料 ,以及大量不同类型的抗赤霉病新种质。  相似文献   
37.
闽诱3号大麦新品种于1985年用浙皮1号大麦品种进行化学药剂处理,经过四年五季(代)选育而成。该品种为二棱皮大麦,春性偏冬,大麦1988年和1989年在莆田市涵汪安仁和棣里村试种表现良好。1989年在棣里村试种半亩,经测产折亩产303.4公斤,比莆大麦4号223公斤增产36.13%;同年参加福建省大麦新品种预备试验,福州点比对照品种莆大麦4号增产13.6%;夏季在黑龙江省赵光农场加速繁殖,亩播量7.5公斤,在发芽率较低、基本苗较少的情况下,亩产仍达216公斤,籽粒较大而饱满,千粒重达43.8克。  相似文献   
38.
本文论述了小麦赤霉病的抗侵染性和抗扩展性的强弱和组配,及对小麦赤霉病抗性的影响。中抗侵染和强抗扩展的品种为较好的抗性,其对赤霉病可以保持较稳定的抗性。小麦赤霉病一般属于多基因效应,两个不抗赤霉病的小麦品种都含有抗赤霉病的微效抗性基因,则可以通过杂交累加或重组,选出抗病的品种,带有抗赤霉病微效抗性基因的品种,采用系统选择或辐射的方法,亦可选出抗赤霉病能力较强的品种,本文最后还提出抗赤霉病育种的对策。  相似文献   
39.
福太2号小麦品种是福建省农科院稻麦所1985年用宁7840太谷核不育品种与福繁004杂交,第二年用抗赤霉病的小麦品种福繁4007复交,第三年用福繁904回交后经多年选择,多点鉴定,南育北繁,异地加代而选育成的早熟丰产、抗病新品种。该品种主要特征是,幼苗直立,芽鞘绿色,苗色浓绿,叶宽中等,株高85~90厘米,比福繁904矮7~10厘米,株型较紧凑,根系发达,茎秆较粗壮,抗倒伏能力强,剑叶长  相似文献   
40.
闽诱3号是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用秋水仙素处理浙皮1号大麦品种.经过4年5代选育而成的二棱皮大麦品种.该品种籽粒淡黄色.千粒重历年平均39.4克.籽粒粗蛋白质含量为10.7%,16种氨基酸含量为9.2283%.适合酿造啤酒和作为猪饲料.经过1992年和1993年福建省区域试验,表现早熟、秆矮、抗倒、生长整齐等特点,亩产两年分别比莆大麦4号增产9.4%和5.8%.其生长速度快、营养体繁茂、生物量大、营养价值高,适作为草食动物的优良青饲料以及人类特殊营养保健品“麦绿素”的原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