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45篇
农学   1篇
  66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不同林地类型土壤水库蓄水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不同林地类型土壤水库的蓄水特性,以期加深对森林土壤水库削洪补枯机理的认识。以裸露地为对照,木荷林地、杉木林地和封山育林地为研究对象,对它们土壤水库的蓄水功能及其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木荷林地、杉木林地、封山育林地和对照土壤水库的年均蓄水量分别为381.1,368.7,336.9和243.6mm,分别占各自总库容的75.62%,78.18%,74.62%和59.57%。不同季节中不同林地类型土壤水库的月均蓄水量大小顺序均为多雨期>雨量中等期>少雨期,木荷林地、杉木林地和封山育林地土壤水库多雨期的月均蓄水量分别比对照的多124.8,121.9和85.0mm,少雨期的月均蓄水量也分别比对照的多141.0,129.2和91.0mm。  相似文献   
52.
丛枝菌根真菌对矿质养分活化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丛枝菌根真菌(AMF)与大多数植物能够建立互惠共生体系,提高植物对水分和养分吸收,促进植物生长。AMF与植物共生可促进矿质养分活化释放,提高土壤养分生物有效性,改善植物营养状况。AMF与植物共生加速了玄武岩、长石、花岗岩、磷酸盐等矿物的风化速度,促进养分从矿物中析出;AMF与植物共生促进了土壤中磷素以及其他矿质元素活化,从而促进植物生长。AMF活化土壤养分的机理主要是能形成强大的菌丝网络,菌丝桥传递矿质养分;分泌多种酶类,参与土壤养分酶解;分泌有机酸,降低土壤pH值,活化土壤吸附及固持的养分;促进土壤微生物活性,调控养分转运蛋白等。AMF活化矿质养分受到矿物土壤类型、菌根真菌和共生植物种类及碳源分配等因素影响。AMF生物技术是显著提高退化土壤生态恢复的一种潜在机制。今后应大力开展丛枝菌根真菌对矿质养分活化作用的机制研究,对退化土壤高效菌种进行筛选,加强微生物肥料研究。  相似文献   
53.
凤阳山4种森林土壤在不同温度培养下活性有机碳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浙江凤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典型常绿阔叶林、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针阔混交林、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培养试验,研究10,20,30℃条件下4种森林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和可溶性有机碳(DOC)的动态。结果表明:4种森林类型中,土壤总有机碳(SOC)和DOC质量分数以柳杉林为最高,MBC则以常绿阔叶林为最高,3种形态有机碳质量分数均以杉木林为最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10℃下,不同森林土壤的MBC质量分数总体上呈前期下降快、后期下降慢,DOC质量分数呈先上升后下降;20℃下,不同森林土壤MBC和DOC质量分数均呈相对缓慢下降;30℃下,不同森林土壤MBC质量分数先上升后下降,DOC质量分数前期下降快、后期下降慢的趋势。同一森林土壤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土壤MBC质量分数大小顺序为30℃ > 20℃ > 10℃,土壤DOC质量分数则表现为10℃ > 20℃ > 30℃。培养56 d后,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土壤的MBC和DOC质量分数的下降幅度高于杉木林、柳杉林。柳杉林和常绿阔叶林SOC和DOC质量分数显著高于杉木林(P < 0.05),在较高温度条件下培养的土壤DOC质量分数较低,而MBC质量分数则较高。  相似文献   
54.
校院二级管理模式是研究生教育在实践探索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教育管理体制。从校院二级管理模式的职能分配出发,分析学院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职能定位、管理工作的方式、内容与特色等新特点;从管理、导师和研究生三个层面,总结学院研究生管理工作中面临的难题;提出加强学院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55.
喀斯特峡谷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性质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典型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过程中不同恢复阶段(退耕地阶段、草本阶段、灌木阶段、乔木阶段)为对象,研究了土壤养分、微生物量磷、碱性磷酸酶活性等土壤性质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灌木地土壤有机质、全N、全P和水解性N均高于草地,但低于退耕地;乔木地除10-20cm有机质和0-10 cm速效K显著高于灌木地外,其它与灌木地元...  相似文献   
56.
在世纪之交,党中央作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生态环境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主体内容和切入点,只有把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治理好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和农民致富奔小康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当前我们主要采取了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封山育林等措施,以尽快扭转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长期以来,由于樵采、放牧、生产用火等原因,造成植被反复破坏,使西部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石漠化面积扩大,立地生境更加严酷,造林困难地段的面积逐渐增加,尤其是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小,抗外界干扰保持系统稳定的阈…  相似文献   
57.
为了保护珍稀濒危树种榉树,对榉树的硬枝扦插繁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榉树的硬枝扦插,枝条插前宜用生长激素处理,以ABT1号为佳,处理浓度为200 mg/L,浸泡时间以4.5h为佳.枝条应尽量选择强壮饱满的,以径粗大于1.2 cm的枝条为佳.  相似文献   
58.
上海市水源涵养林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2009年至2014年间上海市水源涵养林面积、空间布局、森林资源结构和功能及其动态变化情况等,结果认为,上海市水源涵养林存在规模偏小、布局不合理、森林结构较差、森林综合功能未得到有效利用等问题,并从扩大水源涵养林面积、优化空间布局、提高森林质量、充分发挥水源涵养林多种功能等角度探讨了推动上海市水源涵养林健康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9.
虞山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虞山林场森林资源和可持续经营现状,围绕培育保护森林资源、优化林地结构和空间布局、增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和经济功能等经营目标,从森林功能区划分、森林经营类型组织与经营措施设计、总体绿化风格塑造等多个方面探讨虞山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实现途径,为虞山林场及其他具有类似条件的森林经营单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0.
苏北海堤林带树木根系固土功能研究   总被引:34,自引:4,他引:34  
该文通过对海堤林带树木根系及土壤抗冲,抗蚀和渗透性的测定分析,发现同一地段土壤的抗冲,抗蚀指数表土层大于底土层。树木根系,尤其是根径≤2mm的细根有较强的固特土壤功能,抗冲指数与根长,根量间有明显的相关性,单相关系数分别为0.9326和0.8256。吸机质含量高的土壤抗蚀性强,抗蚀指数大,与有机含量间的相关系为0.8931,与细根的根长和根量的相关性相对较低,单相关系数分别为0.8216和0.7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