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37篇
  9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2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 毫秒
41.
浅谈鳄鱼养殖技术及前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海艳  张鼎华 《水产养殖》2011,32(12):10-14
鳄类在分类学上属于爬行纲(Reptile)鳄形目(Crocodiliformes),全世界共有3科23种,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现存于世界上的鳄类种数,各国分类学家意见不一,大概有3种分类法。按生物学分类大体上可分为3个科,即鳄科(Crocodiles)、食鱼鳄科(Gavial)、短吻鳄科(Alligators),总共30种。  相似文献   
42.
研究了闽北山区坡地农林复合竖营生态模式,优化配置了杉木-胡枝子-食用苗和杉木-百喜草-黄花菜2种具有较好生态经济效益的摸式,分析了其生态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3.
<正> 一、问题的提出油茶是我国南方广大地区重要的食用油料树,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在福建山区栽培极为普遍,是福建主要的经济林木之一。但福建多山,地质复杂,同时还由于各地对油茶林土壤经营管理集约水平的差异,因而使得油茶最主要的经济指标——茶油的产量十分悬殊。1979——1981年间分别对栽培油茶较多地区的闽东的闽侯县桐口林场、福安县化蛟林场,闽北的福建林学院西芹教学林场、沙县官庄林场和闽中偏北的尤溪县经营林场等低山地区(海拔500米以下)油茶林土壤与产量进行调查分析。各调查地区选择不同的经营管理与油茶生长相对稳定的地方挖设土壤剖面并取土分析。首先,从表.1中可看出调查地区油茶产量差异非常大,不但各调查点内不同年份波动较  相似文献   
44.
福建三明格氏栲自然保护区土壤条件和肥力演变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结果表明,格氏栲天然林分下土壤肥力高于格氏栲人工林分及其它几种树咱人工林分下土壤肥力;在气候、母质、地形三大成土因素都基本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生物条件和时间对成土过程的作用。从人工栽培林分土壤演变为当地顶极群落林分下土壤的过程,我们称之为顶极群落土壤成土过程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45.
酸性土壤无机磷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概述土壤磷素的分级、土壤磷各组分所占的比例和现状,以及我国南方酸性土壤磷素的特点;阐述影响酸性土壤供磷能力的因素以及提高土壤磷素利用率的途径;总结以往研究的经验和成果,为今后土壤磷素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
南平市南方型杨树产业化发展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概述了国内外杨树研究发展现状,对南方型杨树在南平市的研究意义、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探讨,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为今后南平市杨树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7.
马尾松木荷混交林土壤微生物及肥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马尾松、木荷纯林及其混交林下土壤微生物、土壤呼吸强度和养分含量的分析研究表明,木荷林下土壤微生物数量较多,凋落物有机质品质较好,它与马尾松混交后,有利于混交林下土壤微生物繁衍,可加速土壤有机物质的转化和增加土壤养分。  相似文献   
48.
森林土壤酶与土壤肥力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正> 从土壤的生化活性来看,可把土壤视为一生物实体。土壤酶作为一种生物催化剂,参与了土壤中许多重要的生物化学过程。如腐殖质的合成,有机化合物、高等植物和微生物残体的水解及其转化为可供利用的状态,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和土壤氧化还原反应等。近年来,随着土壤酶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清楚地表明:土壤酶是土壤生物化学特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活性反映了土壤中进行的各种生物活动的强度和方向,是评价土壤肥力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9.
杨树刺槐混交林枯落物分解速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研究杨树纯林、刺槐纯林以及杨树刺槐混交林枯落物分解速率结果表明 ,枯落物分解速率随土壤水分的增大而增加 ,土壤含水量达最大持水量时其分解速率达最大值。起始分解速率以 70 %田间持水量为最大 ,其达最大分解速率的时间为 4d ,其他土壤含水量起始分解存在滞后现象 ,达最大分解速率的时间为 7d左右。不同枯落物分解速率为刺槐纯林 >杨树刺槐混交林 >杨树纯林 ,其原因是由刺槐纯林枯落物C N值较高 ,而杨树纯林枯落物C N值较小缘故所致。刺槐与杨树混交可降低枯落物C N值 ,加快枯落物分解速率  相似文献   
50.
<正> 杉木是我国南方用材林基地主要的造林树种。我省闽南、闽东丘陵地区,日照强,风力大,林地干燥瘠薄,栽杉往往难以成材。各地的广大群众和技术人员,针对这气候和土壤特点,营造了不少以杉木为主的各种混交林,改善了杉木的生境,促进了杉木的速生、丰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