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2篇
林业   10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铁皮石斛组织培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构建铁皮石斛快繁体系,以铁皮石斛茎段、叶片为外植体,设计离体培养不同阶段的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使用70%乙醇进行表面灭菌处理30 s后,再用0.1%氯化汞溶液消毒9 min是最适宜铁皮石斛茎段的消毒方法;不同外植体对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有很大差异,以茎段诱导的愈伤组织出愈率最高,达到了83.3%;最适宜的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0.5 mgL 6-BA+0.2 mgL NAA;适合铁皮石斛组培苗生根培养基为12 MS+0.5 mgL NAA。试验确定了最适培养条件,并成功获得了大量的铁皮石斛愈伤组织和幼苗,为铁皮石斛无性繁殖技术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2.
彭颖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573-13575
在以改变农村建筑环境为建设重点的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指出了从色彩角度对新农村建筑、构筑物等整体环境的色彩规划研究的缺失,在此基础上,利用相关软件对当前农村典型风貌进行色彩提炼,比照国际通用的自然色彩系统(NCS)色彩标准,分析了我国农村的自然色彩、人工环境色彩和人文环境色彩风貌现状,梳理我国农村风貌的色彩脉络。提出新农村风貌建设可以用色彩规划技术方法,对农村风貌从宏观、中观、微观逐层色彩控制,建设新农村色彩体系,营造反映地域乡村特色,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现代新农村风貌,保存相对完好的传统古村落的人工色彩,调和不同时代建筑混杂的村落人工色彩,以实现中国人精神家园的重塑。  相似文献   
23.
传统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成长的活化石,是民族记忆共同体,是我国的瑰宝。本篇文章阐述了赣南茶舞进入体育教学课堂的尝试,分析了采茶舞进入校园的意义和重要性,以及具体措施。希望能够在相关领域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4.
车筒竹、箣竹和越南巨竹竹材的纤维形态与组织比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大型丛生竹种车筒竹Bambusa sinospinosa,箣竹Bambusa blumeana和越南巨竹Dendrocalamus yunnanicus竹材的纤维形态和组织比量,并与造纸性能良好的青皮竹Bambusa textilis做比较。结果表明:车筒竹、箣竹和越南巨竹竹材纤维长度分别为2.37,2.27和2.49 mm,属于长纤维原料,且高于青皮竹;纤维长宽比分别达145,124和128,与青皮竹相当或略小,壁腔比均小于青皮竹的相应值;纤维组织比量分别为49.79%,45.95%和50.50%。从分析结果看,3竹种具有较好的纤维形态和较高的纤维组织比量,适宜做制浆原料。图2表3参16  相似文献   
25.
为得到农艺性状或抗逆性优良的转基因水稻材料,克隆了粳稻品种中花11(ZH11)的通用转录因子TATA框结合蛋白TBP(TATA binding protein)基因,通过随机诱变PCR的方法,获得104个突变子;利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这些突变的TBP基因分别转化到中花11中,获得了水稻TBP基因不同突变的转基因水稻。将其移入大田,收获种子并在T1、T2代进行农艺性状的考察,对产量性状改善的转基因材料进行百草枯、甘露醇、氯化钠的胁迫处理,观察并记录表型变化。最终获得了1个具有较高产量同时具有一定非生物逆境抗性的突变体材料。  相似文献   
26.
利用ArcGIS工具,从空间结构上,分析了济源市不同区域内在2007-2017年间的树种结构、地类结构、数量等方面的变化,及其增减的原因。同时,对济源市目前乔木林资源的现状,提出了济源市未来林林业的经营方向。  相似文献   
27.
28.
本文总结了武威大樱桃日光温室栽培技术,包括日光温室结构、土壤选择、品种选择、定植、栽培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武威大樱桃日光温室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9.
彭颖 《河南农业》2011,(16):40+42
兽医病理作为兽医学的核心课程,在课程衔接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联系基础兽医课程和临床兽医课程的一座桥梁。在中等职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学中,笔者认为应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生源质量与教学效果的关系;所用教材与内容取舍的关系;理论讲授与实验教学的关系;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30.
研究了箣竹带蔸埋秆、埋双节和主枝扦插法的育苗效果和苗木的高生长规律,通过分析3种育苗方法的成竹率和成竹质量等指标,认为埋双节法效果最好,成竹率高达86.2%,育苗1a后新竹的平均竹高和地径分别达到1.99m和1.47cm,另外2种方法中,带蔸埋秆法尤其是母竹基部的成竹质量较好,主枝扦插法育苗效果相对较差,但具有材料丰富、费用低的优势;箣竹苗木自笋出土后,遵循着"慢-快-慢"的生长规律,新竹高度(y/m)随出笋天数(x/d)变化的模型为y=-0.001 5x3+0.182 3x2-1.997 9x+9.161 2(R2=0.996 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