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林业   38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8 毫秒
21.
传统木构农房承载着居民的生活和珍贵的民族文化。实木资源的稀缺,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加之传统民居在热工性能、防火、抗震等方面存在不足,使得传统木构民居在现代适应性改造的过程中逐渐被砖混建筑取代。用SIPs模块化墙体替代传统木构农房的墙体,可改善传统木构农房的热工性能,提高力学性能,促进节能建筑在农村地区的推广,保护传统村落的特色风貌。笔者以贵州传统木构农房为例阐述了SIPs在传统木构民居改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2.
人造板行业的升级转型为聚氨酯等不含甲醛的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带来了机遇。笔者介绍了几种与人造板行业密切相关的聚氨酯材料的特点以及在人造板中的典型应用,并探讨了目前聚氨酯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3.
以锯材为基本单元制成的胶合木正部分取代钢筋混凝土和砖混结构应用于木结构建筑行业。主要介绍了国内外结构用锯材等级评价及其胶合木制备工艺相关研究;结合我国实际,就胶合木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以期为我国胶合木工业化生产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4.
分析讨论了木结构建筑对环境和气候的影响,木结构建筑可替代传统能源密集型建筑材料,实现节能减排、固碳等作用,有利于促进森林资源建设和森林生态效益的发挥。从保护环境、减缓气候变化的角度,展望了木结构建筑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5.
以古建筑中燕尾榫节点为研究对象,依照《营造法式》“材分制”标准,设计三个不同模型比例的二等材燕尾榫节点和一个三等材燕尾榫节点,基于ABAQUS对其进行单调加载与低周循环加载模拟试验,得到燕尾榫节点的拔榫量转角关系与应力状态。试验结果表明:节点模型比例越大拔榫量越大,且同模型比例下二等材较三等材拔榫量更大;模拟中榫头顺纹方向、剪应力均未超过应力极限,而横纹径向除节点YS-3外均达到屈服,进入弱强化段;榫头等效塑性应变(PEEQ)值呈线性增长,在榫头端部的PEEQ值最小,榫颈处PEEQ值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26.
对木结构屋顶-墙体连接(RTWCs)力学性能研究进行综述。主要介绍了RTWCs节点的力学性能、风荷载下RTWCs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以及数值模拟在木结构RTWCs抗风性能研究中的应用,提出了有关RTWCs力学性能研究的几点建议,旨在为我国木结构建筑抗风性能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
正交胶合木(CLT)结构板材物理特性良好,与连接件有效配合,在地震条件下抗震性能表现优越。通过分析欧洲和加拿大最新修订的CLT结构标准,对减震系数q和超强度系数γRd进行论述。同时,针对部分CLT结构试验测试结果,按连接件、剪力墙和整体结构分类展开讨论,并阐述了抗震技术领域最新研究成果,以期为正交胶合木结构抗震性能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8.
城市道路绿带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绿地绿量对热岛效应的调控功能受到广泛关注。以福州市仓山区道路绿带为研究对象,基于2019年9月的Landsat-8 OLI/TIRS和12月的GF-1影像数据,利用辐射传输方程法进行地表温度反演,并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法和分层分类法提取典型树种,结合实地测定叶面积指数完成对道路绿带绿量的计算,进而分析城市道路绿带绿量与地温的关系。结果表明:1)道路绿带对周边环境具有一定的降温作用;2)道路绿带的位置与面积差异会对其发挥降温效应产生影响;3)在不同绿带面积范围内,绿量与地温的关系不同。当绿带面积<1 hm2或>10 hm2时,地温分布几乎与绿量无关,在1~10 hm2面积范围内,二者呈负相关;4)绿量在绿带面积为1~4 hm2的降温效率优于在4~10 hm2,单位绿量可分别平均降温0.343℃~0.373℃、0.087 8℃~0.157 2℃。通过分析不同面积范围内城市道路绿带绿量与地温的关系,以期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科学规划城市道路绿地提供新思路与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9.
分析了开孔单板层积材搁栅的破坏模式,对比了在不同位置处开孔对搁栅破坏的影响,并研究了在孔洞周围使用钉接胶合板进行强化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开孔严重影响LVL搁栅的力学性能,且随着孔径的增大,承载能力削弱程度增大;在侧边开孔削弱了搁栅的承载能力但对其刚度无影响,在跨中位置开孔削弱了搁栅的承载能力,同时降低了搁栅刚度;在孔洞周围使用钉接胶合板强化法,提高了搁栅的承载能力;增加胶合板厚度和钉子数量,搁栅的承载性能整体呈上升趋势;胶合板对开孔搁栅的强化能力取决于两者间的有效贴合程度。  相似文献   
30.
钉连接是木结构中重要的连接节点,在轻型木结构建筑的剪力墙中起到重要的承载作用。不论国内还是国外,结构胶合板、定向刨花板、冷杉木材都是木结构建筑中主要的建筑材料。笔者研究了不同覆板类型与冷杉木材钉连接的动态荷载性能,对不同厚度胶合板、定向刨花板、钉直径与冷杉的连接性能进行了对比(静态荷载和动态荷载)研究。结果表明,钉直径、覆板种类和厚度对动态载荷性能、破坏位移影响显著,10D钉连接冷杉和不同覆板材料时,连接性能最佳;相同厚度的定向刨花板比结构胶合板与冷杉的连接性能好;厚度为16 mm的结构胶合板具有良好的连接性能。本研究为轻型木结构的建造提供理论和实际测试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