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1篇
农学   32篇
基础科学   2篇
  5篇
综合类   109篇
农作物   42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1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实施优质品牌战略 推动种子产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优质品牌是提高种子科技含量 ,实现“三高”农业的关键。创建优质品牌是种子产业化的核心 ,是种子产业全面步入市场经济 ,参与国内、国际种子市场竞争的首选战略。实施优质品牌战略应从育、繁、销一体化 ,产、购、销一条龙的大格局着眼 ,通过实施种子商标化、标牌化、自然品质优化、加工品质优化、企业形象化、联合集团化等措施和途径 ,才能有效地推进种子产业化进程。1 种子全部实行商标、标牌 (识 )化 种子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作为商品 ,就必须具有商标 ,商标是品牌的前提。商标的设计要有特色 ,富有新意 ,便于记忆。如安徽的“丰乐”、…  相似文献   
72.
随着近红外线(NIR)分析技术的发展,在农业研究中也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特别对于育种工作来说,在早期世代大批量育种材料的快速简便地检测品质状况,以便于及早进行品质选拔,以期提高育种工作效率,加速育种进程等等,将有重要的作用。国外,用NIR法  相似文献   
73.
<正> 犊牛出生后的早期存活常取决于其对疾病的免疫力,而对疾病的免疫力又取决于血液中的抗体水平。大多数犊牛出生后不久即可从母体获得优质初乳,从而得到抗体。但据观察和统计,有20%的犊牛不会吮乳,因而出生后头2个月犊牛死亡率可高达30%。本试验的目的在于探索在犊牛日粮中添加V_C对降低犊牛死亡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74.
苏引麦2号,原名冈2(84—3),系从日本三得利公司冈本试验场引进的二棱啤酒大麦新品系。经连续几年的省市品种比较试验,产量较高,适应范围广,且具有抗黄化叶病,早熟优质等优点,1990年经江苏省农作  相似文献   
75.
常见鱼病的鉴别诊断及中草药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渔业生产中易混淆的4类相似症状的疾病进行了分析,给出了预防措施和防治方法,尤其是推荐使用的一些中草药防治技术,对无公害渔业的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6.
水稻品种‘连粳7号’对黑条矮缩病的抗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分析水稻品种‘连粳7号’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抗性,获得与抗性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通过田间自然接种和室内人工接种方法,对‘连粳7号’及其与感病品种‘培矮64’衍生来的F2:3群体进行黑条矮缩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连粳7号’发病率最高为12.25%,最低为5.5%。‘连粳7号’的亲本中,仅‘中粳川-2’的抗性与‘连粳7号’相近。另外,‘连粳7号’对灰飞虱不具有抗性,所以‘连粳7号’对黑条矮缩病的抗性是品种本身对病毒的抗性所致。连粳7号/培矮64 F2:3群体中,各个家系表型呈现连续分布,并具有超亲分离特点,说明抗性由多基因控制。最终,通过BSA法获得与抗性位点紧密连锁的标记RM287。综上,‘连粳7号’对黑条矮缩病具有较强抗性,抗性来自亲本‘中粳川-2’,标记RM287将为利用分子标记辅助培育抗黑条矮缩病水稻新品种提供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77.
王萍  李杰  王恩旭  王罡  季静  徐大勇 《种子》2008,27(5):17-19
选用10个水稻基因型诱导愈伤组织,探讨在固体与液体培养条件下愈伤组织的增殖情况。结果表明,水稻愈伤组织诱导率与固体继代培养增殖在基因型间存在差异,徐稻4和9823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固体继代增殖效果都较好。影响液体培养的主要因素依次是基因型、6-BA浓度、2,4-D浓度和KT浓度。在发酵罐中愈伤组织培养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增量也增加,96h后增长量趋于稳定。水稻有可能用作植物生物反应器。  相似文献   
78.
为满足饲料大麦生产和市场需求,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育成的高产、优质、多抗于一体的饲料大麦品种连饲麦1号于2012—2014年推荐参加江苏省大麦区域试验,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497.56 kg/667 m~2,比对照扬农啤5号增产6.17%。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459.6 kg/667 m~2,比对照扬农啤5号增产13.15%,2年品比试验连饲麦1号鲜质量及干质量均好于对照,鲜、干质量2年平均分别较对照扬饲麦3号增产7.26%、7.92%。接种鉴定结果显示,连饲麦1号具有高抗黄花叶病的特征。该品种于2015年通过了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其品质好、产量高、抗黄花叶病,适宜在江苏省推广种植,种植时应结合配套栽培技术,确保实现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79.
从中籼品种9311中发现了1个矮秆突变体矮93,遗传分析表明,其矮秆突变性状受1对不完全隐性基因控制,野生型对突变型的显性度为0.31,将该基因暂定名为sd-m。对野生型与突变型配制的4对杂交组合进行对比,发现突变型对杂种一代的株高有明显矮化作用(平均矮8.8 cm),粒重降低,有效穗增加,对产量和其它农艺性状没有显著影响,具有较大的育种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80.
水稻光温敏核质互作型不育系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杂交水稻的种子纯度影响杂交水稻的发展。少部分三系不育系遇高温自交结实,两系不育系遇低温自交结实。两者结合产生的光温敏核质互作水稻不育系则在高温、低温状态时仍为不育状态,保证杂交种的纯度。本文介绍了当前杂交水稻存在的问题,以及光温敏核质互作杂交水稻不育系的选育、育性稳定性和杂种优势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