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6篇
  2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4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21.
益生菌在水产上的应用及其对鱼类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正>近年来,随着抗生素、激素、防腐剂等药物性饲料添加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广泛应用,在促进了养殖业发展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各种副作用,特别是抗生素的使用。长期使用抗生素造成了耐药菌增多、鱼体免疫功能下降、动物性食品残留、环境污染以及饲料  相似文献   
22.
磷与植酸酶对异育银鲫磷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二因子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磷水平分别为1.059%、 1.100%、 1.200%、 1.300%、 1.341%;植酸酶水平分别为0、 0.003%、 0.010%、 0.017%、 0.020%,共9组.将960尾异育银鲫随机分成9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结果表明:当磷含量为1.100%、植酸酶含量为0.020%时,生产性能最佳,增重率达26.28%,回归方程为:Y=25.14-0.99x1+0.08x2-1.39x21+0.34x22-1.10x1x2, R2=0.94*(Y表示增重率,x1表示磷含量,x2表示植酸酶含量);当磷含量为1.059%、植酸酶含量为0.01%时,磷的排放量最低,为1.09×10-2 mg/(g·d),回归方程为:Y=2.39-0.05x1+0.17x2-0.61x21-0.05x22-0.16x1x2,R2=0.91*(Y表示磷的排放量,x1表示磷含量,x2表示植酸酶含量);当磷含量为1.200%、植酸酶含量为0.010%时,能使植酸降解率达到最大值84.48%,回归方程为:Y=82.95-1.82x1+4.78x2-10.67x21-8.83x22-2.41x1x2,R2=0.91*(Y表示植酸的降解率,x1表示磷含量,x2表示植酸酶含量).  相似文献   
23.
本试验旨在研究母鸡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肌苷酸(IMP)对种蛋品质、1~21日龄子代肉鸡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20周龄健康爱拔益加(Arbor Acres)肉鸡4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饲粮)、Ⅰ组(基础饲粮+0.2%肌苷酸)、Ⅱ组(基础饲粮+0.5%肌苷酸)和Ⅲ组(基础饲粮+1.0%肌苷酸)。出壳后的子代肉鸡随机选取480只,根据其母鸡饲粮中肌苷酸添加情况相应分为对照组、Ⅰ组、Ⅱ组和Ⅲ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32周龄末母鸡的种蛋品质指标、1~21日龄子代肉鸡的生长性能指标和血清蛋白质代谢及酶活性相关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Ⅲ组21日龄子代肉鸡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LD-C)含量显著升高(P0.05),各试验组的血清总胆固醇(T-CHO)、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Ⅱ组和Ⅲ组21日龄子代肉鸡的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含量显著升高(P0.05),Ⅱ组的血清甲状腺素(T4)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含量显著升高(P0.05),各试验组的血清生长激素(GH)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Ⅲ组21日龄子代肉鸡的血清免疫球蛋白M(Ig M)、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有上升趋势(P0.05)。以上结果表明,母鸡饲粮添加肌苷酸增强了子代肉鸡体内的脂质代谢,提高了子代肉鸡血清生长与免疫相关激素水平和免疫因子含量;综合种蛋品质、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母鸡饲粮添加0.5%~1.0%肌苷酸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4.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0.1%、0.2%、0.3%、0.4%、0.5%、0.6%)的NaCl、Na_2SO_4、Na_2CO_3对蓟(Cirsium japonicum)幼苗苗高、叶片相对含水量、丙二醛(MDA)、抗氧化酶(POD、SOD、CAT)以及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的影响。结果表明,除0.1%NaCl处理蓟苗高和叶片相对含水量高于无盐胁迫(CK)外,其余处理均低于CK,且随盐浓度增加而降低,其中,0.3%NaCl、0.4%Na_2SO_4和0.1%Na_2CO_3处理下苗高依次为CK的62.15%、58.00%和45.77%,而0.5%Na_2CO_3处理幼苗死亡;随盐处理浓度增加和处理时间延长,叶片中丙二醛含量均呈上升趋势;POD、SOD、CAT活性随盐浓度、时间变化的趋势不尽一致,3种酶活性均出现了阈值,POD出现在0.3%NaCl、0.3%Na_2SO_4、0.4%Na_2CO_3胁迫5d,SOD出现在0.3%NaCl处理3d、0.5%Na_2SO_4处理1d、0.4%Na_2CO_3处理3d,CAT出现在0.3%NaCl、0.2%Na_2SO_4、0.1%Na_2CO_3胁迫3d;相同处理时间下,随盐浓度的增加,除NaCl胁迫下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先增后减外,Na_2SO_4和Na_2CO_3胁迫下游离脯氨酸含量,以及3种盐胁迫下可溶性糖(SS)含量均逐渐增加。综上认为,蓟对NaCl、Na_2SO_4、Na2CO4这3种盐均具有一定的耐性,可以在低于0.3%NaCl、0.4%Na_2SO_4和0.1%Na_2CO_3条件下生存和生长。  相似文献   
25.
微生态制剂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及免疫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复合微生态制剂对异育银鲫生长和免疫机能的影响,找出合理的菌种搭配。[方法]选择酵母菌、乳酸菌和芽孢杆菌为试验菌种,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配制成9种复合微生态制剂,选择体重相近异育银鲫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9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饲喂添加不同复合微生态制剂的饲料,试验期为60d,测定各组的生长指标、头肾指数、脾指数、血清溶菌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结果]3种单一益生菌制剂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的影响的主次顺序为:酵母菌〉芽孢杆菌〉乳酸菌,促进异育银鲫生长较优的微生态制剂组合为酵母菌(0.08%)、乳酸菌(0.03%)和枯草芽孢杆菌(0.01%);在免疫机能中,芽孢杆菌对异育银鲫免疫器官指数和溶菌酶的影响最大,而酵母菌对血清SOD影响最大。[结论]酵母菌、乳酸菌和芽孢杆菌3种益生菌搭配可以促进异育银鲫的生长,改善鱼体的免疫机能。  相似文献   
26.
用含不同剂量(0~400 mg/kg)氧化苦参碱的饲料饲喂异育银鲫,对异育银鲫在摄食0 d、5 d、10 d、15d、20 d、25 d、30 d时血液中白细胞数量、血清溶菌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等非特异性免疫因子分别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氧化苦参碱对异育银鲫血液中各非特异性免疫因子具有不同程度的正效应,但在效应时间上呈现出非同步的特点,其中100 mg/kg试验组的异育银鲫血液中白细胞水平和血清溶菌酶活性分别在第15 d和第10 d达到最高,为1 m l 2.59×106个和11 875.79 U/m l,分别比对照组显著提高了90.44%和443.81%(P<0.01);而超氧化物歧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在200 mg/kg试验组中分别在第10 d、第5 d达到最高,为121.46 U/m l和11.94 U,分别比对照组高6.89%(P<0.05)和148.75%(P<0.01)。  相似文献   
27.
为了研究复合微生态制剂对异育银鲫肠道菌群和消化机能的影响,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酿酒酵母(0.04%、0.06%、0.08%)、嗜酸乳酸菌(0.01%、0.02%、0.03%)以及枯草芽孢杆菌(0.01%、0.03%、0.05%)3种益生菌制剂,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配制成9种复合微生态制剂。结果表明,酿酒酵母对肠道乳酸菌和芽孢杆菌含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枯草芽孢杆菌对肠道乳酸菌含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3种益生菌对大肠杆菌和气单胞菌含量的影响均显著(P<0.05)。3种试验益生菌对异育银鲫前、中、后肠段的淀粉酶、脂肪酶及蛋白酶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差异不显著(P>0.05)。酿酒酵母对肠道消化酶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最大,对磷表观消化率影响的极显著(P<0.01),对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影响显著(P<0.05)。酿酒酵母、嗜酸乳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3菌种适当搭配可改善异育银鲫肠道微生态环境,有益于消化酶的分泌和饲料养分的消化,较优的组合为酿酒酵母0.08%、嗜酸乳杆菌0.03%、枯草芽孢杆菌0.01%。  相似文献   
28.
探讨数量性状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关系,为黄瓜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选择5份黄瓜自交系材料作为母本,6份黄瓜自交系材料作为父本,按半双列杂交法配制出29个杂交组合,对11份黄瓜自交系材料的7个数量性状进行杂种优势分析和聚类分析,并研究数量性状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各数量性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正向杂种优势,其中株高、结瓜数和单株产量的杂种优势最为明显,而单果重、主蔓20节内雌花数、果实长和果实粗的杂种优势比较微弱。11份黄瓜自交系被分为3大类群,地理远近与遗传距离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结瓜数的中亲优势指数和杂种优势指数、果实长和果实粗的中亲优势指数及单株产量的超亲优势指数与亲本遗传距离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而株高、单株产量的中亲优势指数和杂种优势指数与亲本遗传距离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大部分数量性状的杂种优势都随着遗传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在进行黄瓜种质资源评价时,不能以地理关系作为唯一标准;在进行黄瓜杂交育种时,可根据育种目标,适当选择较大的遗传距离来获得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29.
芽孢杆菌属于产芽孢的革兰氏阳性细菌,能产生多种营养物质和活性因子,具有调节肠道微生态、提高畜禽生长和生产性能、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功能,是良好的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动物生产中。文章综述了饲用芽孢杆菌在动物肠道内的作用机理,及其作为微生态制剂和生物饲料发酵菌剂在动物营养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旨在为饲用芽孢杆菌在畜牧生产中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正浙江某猪场,出生1~2日龄仔猪突发死亡,死亡前表现为:四肢划水、神经症状、部分出现吐奶现象。本研究通过综合性的诊断,最终确定造成此次神经症状的原因是药物中毒而非伪狂犬感染与发病。确诊产房仔猪死亡的真实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方案,减少猪场的损失。1材料与方法通过猪场巡栏、猪只的剖检、荧光定量PCR的检测和组织病理学检测,来进行综合性的诊断。剖检后取样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同时送检做病理组织切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