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5篇
林业   43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4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荆州引种火炬松木材基本密度的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炬松21个种源间木材基本密度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基本密度与原产地纬度正相关显著,与年均温负相关显著。各种源株内径向基本密度呈递增的模式。各年轮段间基本密度正相关极其显著。5年生基本密度预测9年生、12年生的木材基本密度。  相似文献   
42.
笋用雷竹林引种后新立竹生长规律与经营密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雷竹引种后新立竹生长进行实地调查,结果表明:母竹引种后新立竹数目、胸径、树高、枝下高及与母竹距离有随着母竹年龄增大而增长的趋势。新立竹数目与新立竹年龄(相对母竹而言)之间及新立竹与母竹平均距离之间均存在函数关系。雷竹引种后各年间新立竹数目、胸径、树高、枝下高及新立竹与母竹距离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性水平。年龄对雷竹林分平均单株枝重、枝长、叶数/枝、叶重/枝、叶面积的影响均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钩梢处理对平均均叶数/枝、平均叶重/枝及平均单株枝重的影响达到显著性水平或极显著性水平。雷竹株数按径阶分布服从正态分布。雷竹冠幅、胸径、树高及枝下高等生长因子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根据雷竹鞭侧芽分化为岔鞭规律以及新立竹年龄与母竹距离的关系可以确定雷竹初植密度,由树冠重叠系数及其平均径阶决定笋用雷竹林经营密度。  相似文献   
43.
火炬松建筑材优良种源综合评定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富阳点10年生火炬松种源试验林的研究结果表明,幼龄材阶段以建筑用材为目的上主要性状在种源间差异均为极显著;其中生长性状表型变异系数为10%-30%,木材物理力学和管胞形态特征的5%左右,变幅的极差以材积最明显,可达1倍以上;各性状受中等或中上遗传力控制。  相似文献   
44.
红刺玫(Rosa multiflora Thunb.var.cathayensis)为蔷薇科蔷薇属野蔷薇的一个变种,半常绿灌木,花色粉红。红刺玫以花期长、耐受高温和高湿气候等特性成为园林绿化的新宠[1]。但红刺玫的单瓣花和花色单一的缺陷限制了其广泛的应用,改良红刺玫花色引起园艺工作者的极大兴趣。然  相似文献   
45.
生物有机肥对西红柿生长及品质影响效应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西红柿上进行施用生物有机肥、有机无机配合施肥、三元肥的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单施生物有机肥比单施无机三元肥的西红柿中硝酸盐含量低15.71%,维生素C含量高25.82%;种植后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提高11.21%。西红柿种植中施用生物有机肥可以提高西红柿品质,减轻病害,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生物有机肥与无机三元肥配合施用与单施无机肥料间产量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46.
47.
造林密度对湿地松人工林木材性质的影响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湿地松4种初植密度(900、1350、1800、2700株/hm^2)林分间树高、胸径、材积、蓄积量和单位面积上1-2级优势木数理等因子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初植密度对其人工林木材管胞解剖特征、化学成份含量、干缩性状和木材力学性能有一定的影响,但没有达到显著的程度。稀植的林分木材纵向干缩大、差异干缩大。1800、1350株/hm^2的林分,其木材管胞长、长宽比大、微纤丝角小,干缩特性适中,力学强度较高,适于培养建筑结构用材。1800株/hm^2林分单位蓄积量大,管胞长、长宽比大、纤丝角小,纤维纱与综纤维素含量高,木素含量低,适于培育纸浆材。  相似文献   
48.
本文研究了油松木材管胞纤丝角度的变异和纤丝角度与解剖、抗拉、抗弯强度间的相互关系。管胞次生壁S_2层的纤丝角径向变化由髓心向外,开始递减很快,13年后纤丝角度大小相对稳定。纤丝角轴向变异由基部开始向下逐渐减小,3.3m高处纤丝角度最小,然后向上增大,基部纤丝角度最大。单一生长轮内早材开始的纤丝角度小,然后缓慢增加,达最大值后逐渐减小,晚材的边缘稍增大,最大纤丝角位于早材部位,年轮外层近晚材80%处纤丝角度最小。纤丝角度与管胞长度间呈高度直线负相关,用方程y=a+b·θ模拟优于y=a+b·cosθ。纤丝角度与管胞宽度、长宽比、胞壁厚度等因子呈密切的线性负相关。纤丝角度对顺纹抗拉强度、抗弯强度等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49.
通过对美洲黑杨林分内不同径阶木材解剖特性和基本密度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1)株内径向年轮宽度先增加,第3轮达最大宽度,之后逐渐减小,10轮后年轮宽度仅2.3mm。纤维、导管形态中的长度、宽度及长宽比径向表现为递增模式,前5轮迅速增加,5轮之后缓慢增加,8轮之后趋于稳定;壁厚径向上总的趋势稍微增加,壁腔比因宽度增大而表现出稍微降低,呈起伏状。树木基本密度径向趋势是随着树龄增加而增大,浸提物含量径向为递减模式;(2)林分内不同径阶个体间同一年轮宽度和木材基本密度随着径阶增加而增大,两者径阶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不同径级同一轮纤维形态、导管形态特征株间差异均不显著。这反映了杨树林分内生长量与木材基本密度间为正相关,与纤维形态、导管形态特征值之间没有相关性。基本密度随着径阶增加而增大,可能与木材组织比量中的纤维比例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50.
意杨三个无性系木材化学成份的变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意杨纸浆材三个无性系木材主要化学成份的变异规律。纤维素含量由髓心处47.57%增加到树皮附近51.74%;木素、多缩戊糖含量由髓心向外呈递减的趋势,二者分别由髓心处25.27%、24.42%减小到树皮附近23.78%、19.72%;纤维素、木素、多缩戊糖含量与生长轮年龄相关显著,呈二次抛物线关系。苯醇抽出物含量径向变化不太明显,平均值为1.17%,变动在0.16%~3.52%之间。树干轴向胸高位置向上木素含量先递减而后增加;纤维素含量在靠近髓心部分由下向上稍微递增,而树皮附近则先减小而后稍增;多缩戊糖含量在靠近髓心部位由下向上先稍增而后减小,树皮附近则呈减小的趋势;苯醇抽出物含量轴向变化与纤维素变化相似。意杨纸浆材三个无性系(I-63、69、72)间木材化学成份含量差异显著;无性系内株间化学成份仅72杨差异显著。从意杨不同伐龄全树化学成份含量来看,结合其生长特性,认为意杨纸浆材主伐林龄8~9年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