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6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137篇
林业   191篇
农学   236篇
基础科学   148篇
  110篇
综合类   1311篇
农作物   202篇
水产渔业   87篇
畜牧兽医   549篇
园艺   367篇
植物保护   116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58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187篇
  2011年   198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212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193篇
  2006年   157篇
  2005年   195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91.
再生水灌溉对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龙口市污水处理厂(90%以上都是生活污水)处理后的再生水为灌溉水源,采用清水当地灌溉定额、75%(再生水)当地灌溉定额、100%(再生水)当地灌溉定额、125%(再生水)当地灌溉定额4种处理方案,以龙口市污水处理厂附近的农田为试验基地进行试验.通过对小麦中常规养分和重金属元素的检测、分析,确定再生水灌溉对小麦产量和品...  相似文献   
992.
有机污染型灌溉水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评估灌溉水中有机污染物对农田土壤物理状态的影响,本研究以长期采用有机污染型水体灌溉的陕西交口灌区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以气候条件、土壤条件以及耕作制度基本一致,长期采用未污染的地下水灌溉的农田土壤为对照,分别用干筛和湿筛法测定了土壤团聚体和微团聚体组成等,分析了优势团聚体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长期采用有机污染水灌溉明显降低土壤中大于10 mm大团聚体和小于0.25 mm微团聚体的含量,显著增加了直径为1~5 mm范围内"(质量)优势团聚体"的含量;水稳性团聚体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机械组成的相关系数未达到显著水平;有机污染型水体灌溉可以显著改善微团聚体的特性,增大了土壤团聚度,降低其分散系数,从而改善了土壤结构状况。综合试验结果证明,灌溉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质有助于显著地改善土壤结构状况和特性。  相似文献   
993.
高寒地区,生态环境恶劣,牧草生长缓慢、生长期短,草地过牧等因素是导致牧草缺乏,放牧藏羊生长缓慢,出栏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冷季分别对牧区、半农半牧区的架子羊开展不同方式的补饲育肥。结果表明,"放牧+精料"试验组比对照组体重少减少7.47 kg,"放牧+舔砖+干草"试验组比对照组体重少减少5.97 kg。"放牧+精料+暖棚"试验组比对照组体重少减少8.26kg;"放牧+舔砖+干草+暖棚"试验组比对照组体重少减少6.79 kg;"放牧+舔砖+干草+精料+暖棚"试验组比对照组体重少减少11.6 kg。五个试验组中以有暖棚设施补饲效果最好。说明甘南高寒牧区,暖棚对减少羊只死损具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4.
密码子简并性特征造成了不同物种密码子使用的偏好性不同,这对外源基因的表达强度有着较大的影响。运用软件对选取的16种IFN-α和天府肉鸭IFN-α基因(EU925650)进行了密码子偏爱性分析。通过进化树的构建结果显示天府肉鸭IFN-α,与北京鸭、河南肉鸭以及绍兴鸭IFN-α的亲缘关系最为接近。通过CAI,ENC,GC3S等数据分析进行了密码子偏爱性特征的分析。结果显示,天府肉鸭IFN-α系统保守基因,与禽类IFN-α基因的密码子使用类似。  相似文献   
995.
基因芯片方法检测6种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病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可同时检测H5亚型禽流感病毒、狂犬病病毒、猪链球菌2型、炭疽芽孢杆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O157的基因芯片检测方法,本实验根据GenBank中上述6种病原的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了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采用点样法制备杂交芯片,将上述病原扩增产物混合后与芯片杂交.杂交结果显示,针对本试验中6种人兽共患传染病所设计的寡核苷酸探针可特异性识别靶基因,与其他常见病原体之间没有交叉反应.检测的灵敏度在1.38×10-5pg/μL~151 pg/μL之间.将建立的基因芯片检测方法对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与荧光PCR方法一致.  相似文献   
996.
徐海强 《兽医导刊》2011,(Z1):126+131
一、病原及流行病学(一)病原本病病原为B型魏氏梭菌。(二)流行病学本病呈地方性流行、季节性流行,主要发生于7日龄以内的羔羊,尤以2~3日龄羔羊发病最多,杂交改良品种更为易感,特别是高代杂交品种羔羊死亡率甚高。一般羊羔初期患病少,产羔盛期传染快,发病率明显增高。本病传染来源是病羔,其粪便内含  相似文献   
997.
普通白菜苗期耐热性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人工气候箱高温处理方法,分别于春、秋和夏季,在6种不同的高温条件下对10份普通白菜材料进行连续7 d的高温处理研究其耐热性。结果表明,在不同的高温胁迫下,各供试材料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热害症状,如叶片反卷、失绿等,并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热害症状加剧。以春季和秋季采用37 ℃/27 ℃(昼/夜)处理幼苗4 d后调查其热害指数,可以显著反映出普通白菜各品种间的耐热性差异。而夏季采用自然温度育苗后在37 ℃/27 ℃(昼/夜)下不能显著区分普通白菜各品种间耐热性差异。  相似文献   
998.
普通白菜苗期耐热性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人工气候箱高温处理方法,分别于春、秋和夏季,在6种不同的高温条件下对10份普通白菜材料进行连续7 d的高温处理研究其耐热性.结果表明,在不同的高温胁迫下,各供试材料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热害症状,如叶片反卷、失绿等,并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热害症状加剧.以春季和秋季采用37 ℃/27 ℃(昼,夜)处理幼苗4 d后调查其热害指数,可以显著反映出普通白菜各品种间的耐热性差异.而夏季采用自然温度育苗后在37 ℃/27 ℃(昼,夜)下不能显著区分普通白菜各品种间耐热性差异.  相似文献   
999.
黄鳝温和气单胞菌病病原的分离鉴定及免疫应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患病黄鳝苗种的肝脏、消化道、血液中分离到2株细菌,经腹腔人工注射及浸浴感染试验均出现与自然病例相似的症状,并从病鳝体内重新分离到生理生化特性与原菌株相同的细菌.经多项形态、生理生化测试,此2株细菌均鉴定为温和气单胞菌(Aeromionas sobria).该菌对先锋霉素Ⅵ、复达欣、头孢呋肟、菌必治、氟嗪酸等药物高度敏感,可选用这些药物拌饵投喂黄鳝苗种,来防治黄鳝苗种的温和气单胞菌病.免疫试验表明,黄鳝在免疫后7 d可以检测到抗体,滴度为25(32),以后逐渐上升,21 d达最大值212,随后下降,免疫保护率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00.
本试验用50日龄Wistar纯系雄性大鼠 ,采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结合灌注体内原位结扎肠段技术 ,研究了饲粮中添加高剂量铜对氯化亚铁、赖氨酸螯合铁和甘氨酸螯合铁吸收的影响。试验中观察了向结扎肠段灌注含不同形态铁的吸收液后 ,不同时间点(5、15、30、60、90、120分钟)血液中59Fe比放射性的动态变化 ;120分钟(试验结束)时不同组织器官中59Fe的放射性大小和总铁含量以及主要血液学指标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 :①在一定时间内(28天) ,采食缺铁纯合日粮和纯合高铜日粮(250mg/kg) ,大鼠体内铁的耗竭程度有显著差异 ,纯合高铜日粮使大鼠体内铁耗竭程度更大。②在本试验条件下 ,向日粮中添加高剂量铜(250mg/kg) ,对氯化亚铁、赖氨酸螯合铁和甘氨酸螯合铁的吸收影响都不显著。③与氯化亚铁相比 ,赖氨酸螯合铁和甘氨酸螯合铁能更有效地被大鼠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