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5篇
林业   24篇
农学   29篇
基础科学   20篇
  16篇
综合类   198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32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徐燕 《种子科技》2023,(22):70-72
通过详细分析小麦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能够确保小麦的产量和质量。为此,要不断优化小麦高产种植技术,做好优良种子选择、轮作种植方式、土壤选择和处理、科学播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工作,满足小麦生长过程中的养分和水分需求,同时抵抗外部病虫害的干扰,促进小麦强壮生长,为保障小麦的高产和稳产奠定基础。另外,在小麦不同的生长阶段,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减少病虫害对小麦生长造成的不利影响,确保种植户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52.
近几年生猪养殖受市场行情影响,变化波动幅度很大,养殖户辛辛苦苦养殖了一整年,却往往收益甚微。为了保障养殖户的经济效益,笔者从最根本的角度出发,从生猪最常见的腹泻类疾病探讨,降低生猪死亡率,减少生猪养殖成本,保障养殖户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3.
麦麸超微粉碎对面团流变学特性与网络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阐明麦麸粒度影响全麦产品品质的内在机理,将不同粒度的麦麸(粗麦麸、细麦麸和超微麦麸)以20%的添加量添加于低筋和中筋面粉中。利用Mixolab测定面团的流变学特性,采用低场核磁(LF-NMR)分析面团中水分的存在状态,运用傅里叶红外(FT-IR)分析面筋蛋白二级结构和扫描电镜(SEM)观察面团面筋网络微观结构。结果表明,与粗麦麸和细麦麸相比,添加超微麦麸后,面团的吸水率、峰值黏度和淀粉热凝胶稳定性显著增加,面团形成时间减少;随着麦麸粒径的减小,面团T2弛豫时间显著缩短,自由水含量逐渐降低;减小麦麸粒径,蛋白质二级结构中α-螺旋和β-折叠含量上升,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含量下降;面团微观结构观察显示,随着麦麸粒径的减小,面筋网络的连续性和致密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54.
应用中国气象局2012年发布的气候季节划分标准QX/T152-2012,利用庆阳市8站1981——2016年的逐日平均气温资料对庆阳市气候四季进行了划分,得出该区常年气候分为无夏季区和四季分明区。入春时间在4月中旬末至下旬初,西南早东北迟;入夏时间(四季分明区)在6月底至7月下旬,西北早中南迟;入秋时间在7月中旬末至8月中旬,东早西迟;入冬时间在10月中旬末至下旬初,东北早西南迟。采用线性相关分析法对四季分明区的入季日期进行分析得出:入春、入夏日期逐年呈现提前趋势,入冬日期呈现推后趋势,秋季持续天数呈现延长趋势,冬季持续天数呈现缩短趋势。为应对气候变化,该区近年来调整种植结构,引进了耐寒抗旱的藜麦,扩大紫花苜蓿的种植,发展畜牧业,大力发展苹果产业,加大设施农业投入。  相似文献   
55.
薏苡是药食兼用的经济作物,是贵州的主要特色作物之一,但其在生长过程中容易遭受病虫害的侵袭,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介绍了贵州薏苡主要病害(黑穗病、叶斑病、叶枯病)、虫害(粘虫、玉米螟、)的危害症状及发生特点,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6.
重庆野生百合花蕾诱导再生植株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重庆野生百合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以重庆地区野生百合花蕾为试验材料,采用植物组织诱导培养的方法对其再生植株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即将开放的百合花蕾为外植体材料,消毒容易,无污染;通过对花蕾各器官(花冠、花托、花丝、花药、花柱、柱头、花梗)的诱导培养,表明试验所选的1号培养基MS+ 6-BA 1.0 mg/L+ NAA 0.5 mg/L能诱导花冠、花托、花丝出芽,2号培养基MS+ 6- BA 0.5 mg/L+ NAA 0.5 mg/L仅能诱导花冠出芽;幼芽增殖以MS+ 6-BA 1.0 mg/L+ NAA 0.5 mg/L的增殖系数最高,为3.2,增殖幼苗生长健壮;生根培养以14号培养基(MS+ NAA 0.4 mg/L)诱导百合生根最佳,生根率为100%;移栽结果以18号培养基(MS+ IBA 0.5 mg/L)的生根培养苗成活率较高,达到了85%。  相似文献   
57.
针对离心泵动-静子流动耦合问题,采用有限体积方法(FVM)离散不可压旋转流动方程组。研究对流、扩散及源项时、空计算格式。对动子采用非惯性参考系求解相对运动方程组,对静子采用惯性参考系求解绝对运动方程组,动-静界面通过Neuman条件保持通量守恒。将动子出口相对速度转为绝对速度,作为静子进口来流条件,实现动-静子流场的耦合求解。采用模式切换实现算法。为验证算法,对Ubaldi实验用的ERCOFTAC离心叶轮及扩压器耦合流场进行数值研究,获得定常及非定常数值计算结果,并与文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数值预测与实验在数量和分布趋势上均较贴近,验证本算法具有准确预测动-静子流场能力,可用于离心泵流动预测与研究。  相似文献   
58.
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基本理论出发,设计相关调查问卷,对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肇兴侗寨进行实地调查,从参与旅游决策与管理、民居接待与餐饮服务、集体接待表演、民族工艺品的制作与销售、村寨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等方面探讨了肇兴侗寨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的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即旅游发展处于开发的初级阶段、群众参与旅游发展的机会较少、资源保护与旅游利益无法挂钩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强调应扩大参与面,提高参与层次,增加群众受益;把握"不参与就是最大参与"的原则,对农民进行经济补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民俗实物博物馆;营造浓重的民族文化氛围;加强与周边村寨的旅游合作,尽量做到"产业链本地化";创建肇兴侗族文化旅游发展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59.
酒用糯高粱资源成株期抗旱性鉴定及抗旱指标筛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干旱是影响酒用糯高粱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鉴定酒用糯高粱资源成株期的抗旱性,筛选抗旱指标,培育抗旱品种,对高粱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50份酒用糯高粱资源为材料,于2015年和2016年设置正常灌水和干旱胁迫2个处理在旱棚内进行田间试验,测定株高、穗长、茎粗、分蘖数、穗粒数、千粒重、单株粒重和产量,采用抗旱性度量值(D值)、综合抗旱系数(CDC值)、加权抗旱系数(WDC)、相关分析、频次分析、主成分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隶属函数分析、聚类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成株期抗旱性鉴定及抗旱指标筛选。【结果】干旱胁迫对各指标均有极显著影响。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分蘖数、穗粒数和单株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穗长、茎粗和千粒重呈显著正相关,与株高呈不显著的正相关。频次分析表明,各指标对干旱胁迫反应的敏感程度依次为产量、穗粒数、分蘖数、单株粒重、千粒重、茎粗、穗长和株高。主成分分析表明,5个主成分可代表酒用糯高粱抗旱性84.26%的原始数据信息量。基于D值、CDC值和WDC值的供试酒用糯高粱材料抗旱性排序相近。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各指标DC值与D值间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产量、分蘖数、穗粒数、单株粒重、千粒重、穗长、茎粗和株高,这与各指标DC值与WDC值的密切程度基本吻合。根据D值进行聚类分析,可将供试酒用糯高粱材料划分为5个抗旱级别,其中Ⅰ级2份、Ⅱ级16份、Ⅲ级28份、Ⅳ级2份、Ⅴ级2份。除茎粗和分蘖数外,其余指标的隶属函数值、CDC值、D值和WDC值均随抗旱级别的升高而增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与D值密切相关的指标有分蘖数、穗粒数和单株粒重。【结论】干旱胁迫对酒用糯高粱资源成株期各指标均有极显著影响。确定了D值为适宜的抗旱性鉴定方法。筛选出成株期抗旱性强的酒用糯高粱材料分别为粱丰141-3和粱丰247-3,可为酒用糯高粱抗旱育种、抗旱机理及干旱调控缓解机制的研究提供基础材料。分蘖数、穗粒数和单株粒重可作为酒用糯高粱资源成株期简单、直观的抗旱性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60.
薏苡种质资源苗期抗旱性鉴定及抗旱指标筛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干旱是影响薏苡生产的重要非生物胁迫因素,鉴定薏苡种质资源的抗旱性,确定抗旱指标,筛选抗旱种质,促进薏苡产业发展。【方法】以50份薏苡种质为材料,设置正常供水和反复干旱2个处理,在旱棚内进行盆栽试验,测定干旱对幼苗存活率、株高、茎粗、叶长、叶宽、地上部鲜重、地上部干重、根长、根粗、根鲜重和根干重的影响;采用抗旱性度量值(D值)、综合抗旱系数(CDC值)、加权抗旱系数(WDC)、相关分析、频次分析、主成分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隶属函数分析、聚类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苗期抗旱性鉴定及抗旱指标筛选。【结果】干旱胁迫对各指标均有极显著影响。相关分析表明,幼苗干旱存活率与茎粗、叶宽和根粗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叶长、地上部鲜重、地上部干重、根长、根鲜重和根干重呈显著正相关,与株高呈不显著的正相关。频次分析表明,各指标对干旱胁迫反应的敏感程度依次为根干重、根鲜重、叶宽、根粗、根长、幼苗干旱存活率、地上部干重、茎粗、地上部鲜重、叶长和株高。主成分分析表明,6个主成分可代表薏苡抗旱性91.40%的原始数据信息量。基于D值、CDC值和WDC值的供试薏苡种质抗旱性排序相近。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各指标DC值与D值间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根干重、叶宽、根鲜重、茎粗、根粗、幼苗干旱存活率、根长、株高、地上部鲜重、地上部干重、叶长,这与各指标DC值与WDC值的密切程度基本吻合。根据D值进行聚类分析,可将供试薏苡种质划分为5个抗旱级别,其中Ⅰ级3份、Ⅱ级17份、Ⅲ级9份、Ⅳ级20份、Ⅴ级1份。除叶长、地上部鲜重、地上部干重和根干重外,其余指标的隶属函数值、CDC值、D值和WDC值均随抗旱级别的升高而增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与D值密切相关的指标有幼苗干旱存活率、株高、叶宽、根长和根鲜重。【结论】苗期抗旱性强的薏苡种质yy18-1、yy14-3和yy13-1,可作为薏苡抗旱育种、抗旱机理及干旱调控缓解机制研究材料。幼苗存活率、株高、叶宽、根长和根鲜重可作为评价薏苡种质资源苗期抗旱性的指标性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