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5篇
  2篇
综合类   39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57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了得到一种具有较高比表面积且掺杂N、S元素的新型碳材料,且为这种碳材料的应用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以杨木木粉制得的综纤维素为原料,以氨水和正硅酸乙酯反应制得的纳米SiO_2为模板剂,L-半胱氨酸作为N、S元素的来源,采用水热炭化法在一定温度下制得了水热炭材料,并在氮气气氛下对其进行烧结处理。通过SEM、能谱分析、XPS、TG-DTG等测试方法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本实验制得最终产物含有N、S元素,其质量分数分别为17.07%和1.81%,比表面积为220 m~2/g,较参照样具有显著提高,并显示出良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32.
烤烟房食用菌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烤烟房食用菌开发利用情况,结果表明:每100 m2烤房可产双孢菇900~1 000 kg,获产值9 000~10 000元,纯收入7 426元。  相似文献   
33.
甲壳素广泛存在于低等动物,特别是节肢动物(如昆虫、蜘蛛、甲壳类)的翅膀或外壳,以及低等动物(真菌、藻类、酵母)的细胞壁中,是除植物纤维素外的第二大生物资源,除蛋白质以外数量最大的含氮天然有机物。壳聚糖(Chitosan)又称几丁聚糖、脱乙酰甲壳素聚氨基葡糖糖,由甲壳素脱乙酰得到,是一种天然的生物高分子,也是迄今所发现的唯一天然碱性多糖(Majeti和Ravi Kumar,2000)。  相似文献   
34.
特种经济植物作为我国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各种植物资源的利用情况不仅影响农村的经济发展,也影响着植物资源开发技术的持续发展。鉴于此,文章就针对特种经济植物产业进行分析,了解我国特种经济植物的利用现状,希望能够为特种经济植物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5.
李(plum)是重要的核果类果树之一,属蔷薇科(Rosaceae)李属(Prunus),我国是中国李(Prunus salicina L.)的起源地,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丰富的种质资源和广泛的地区分布。中国李也是世界范围内商业化栽培的种之一,主要供鲜食,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我国李年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0%以上,是世界李生产第一大国。原产我国的李地方品种类型多样,果实口感佳、香味浓郁,深受消费者青睐,在悠久的栽培过程中保留、筛选了大批适应当地气候特点和具有鲜明特色的李品种,对我国李产业和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了满足果树生产中对李新品种的需求,我国育种工作者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了以抗寒、丰产、优质、观赏为目标的李育种工作,主要集中在中国李育种上。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我国自主育成、通过品种审定并正式发表的李品种有64个,东北三省科研单位育成品种37个,占总数的57.81%,是我国李育种的主要育种单位。纵观我国历年育成的李品种,主要是通过实生和杂交方式获得,以地方品种实生和中国李杂交为主,芽变品种占少数,近几年通过地方品种与国外品种杂交培育出一批优良新品种。笔者整理绘制了一张我国历年育成的李品种系谱图,发现目前我国选育的李品种中,多数亲本是具有我国地域特点的地方优良品种,且直接或间接来自少数几个亲本。‘福摩萨’‘六号李’‘绥棱红’和‘绥李3号’是骨干亲本,在我国李鲜食和随后的观赏品种选育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同时也反映出我国育成的品种之间亲缘关系近,存在亲本选择有局限、遗传基础较狭窄的突出问题。除此之外,我国李育种还存在重要性状遗传规律研究缺乏、砧木育种进展缓慢、抗病育种尤其抗李痘病育种意识淡薄等问题。综上所述,笔者旨在对我国李育种的进展、成果和存在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36.
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在不断的变化,由以往的社会经济形态逐渐转变为市场经济形态,使得农村经济服务体系变得更加完善,特别是在农村畜牧兽医公共服务部分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在对其服务的全面性,服务的内容,服务的应用做出了全面的提升,为畜牧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但是在具体应用过程当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以及问题需要对制度进行不断的改革创新,以此才能够紧跟当下的发展形势。  相似文献   
37.
38.
家兔霉饲料中毒的诊治山东滨州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256603徐铭1993年9月,我院实验动物室,因饲喂霉变饲料,造成56只育成期青紫兰兔发生霉饲料中毒,其中死亡12只。根据病因分析、临床症状及病理剖检,确诊为霉饲料中毒,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一、发病情...  相似文献   
39.
为了获得无耐药性、无毒副作用的生物药物,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将健康肉鸡肠道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及体外抑菌试验,结果得知:分离菌在MRS培养基上产生明显的溶钙圈,革兰氏染色阳性,呈圆形或卵圆形;发酵分解乳糖、甘露醇等糖类,H2S、V-P等试验为阴性,MR为阳性;在约1 400bp处出现目的条带,测序比对结果,分离菌与乳酸乳球菌同源性最高;该菌对阿奇霉素、红霉素等高敏,对头孢曲松、环丙沙星中敏,对诺氟沙星、四环素耐药;分离菌对病原指示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葡萄球菌、嗜水气单胞菌尤为显著;试验小白鼠均健康生长,无不良反应。结论:分离菌为乳酸乳球菌,具有广谱抑菌作用,可作为益生菌取代或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相似文献   
40.
南昌某猪场仔猪大量死亡,为了查明病因,找到防控的有效办法,对死亡仔猪病变部位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得到分离菌Z-d-1、Q-d-1、Q-d-2,用常规法对3株分离菌进行生化鉴定、药敏试验、致病性试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Z-d-1与大肠杆菌的生化特性一致;Q-d-1、Q-d-2与气单胞杆菌生化特性一致;3株分离菌对大部分抗生素耐药,对丁胺卡那、呋喃唑酮均高敏;攻毒小白鼠24 h均死亡;乳酸菌对其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结论:分离菌Z-d-1为大肠杆菌,Q-d-1、Q-d-2为嗜水气单胞杆菌;该病为大肠杆菌与嗜水气单胞杆菌混合感染所致;乳酸菌可取代或部分取代抗生素对该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