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6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4篇
  2篇
综合类   28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49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21.
动物免疫功能受体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近30年来,微量元素与免疫功能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微量元素中,目前锌与免疫功能关系的研究较为活跃。锌是动物生长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其功能主要包括:锌是多  相似文献   
22.
23.
壳聚糖[Chitosan, (1,4) - 2 - 氨基- 2 - 脱氧-β- D -葡聚糖]是由虾蟹壳经一系 列处理而得到的无毒无味线性半刚性生物大分子,是自然界中仅次于维生素的第二大可再生资源,也是迄今所发现的唯一天然碱性多糖(Majeti 和 Ravi Kumar, 2000).壳聚糖具有资源丰富、价格便宜、安全无毒、多功能反应性、可再生性及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目前已广 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纺织、环境等领域.在饲料工业领域中,壳聚糖也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被认为是优良的抗菌剂(Jeon, 2001;Hong, 2002)、免疫增强剂(史彬林,2005;Se ferian和 Martinez, 2000)、促生长剂(马小珍等,2001)及饲料粘合剂(陈子涛和梁双林,1989)等.  相似文献   
24.
本研究以杏(Prunus armeniaca L.)为试材,根据M13荧光引物和巢式PCR理论,通过调整巢式PCR内两部分循环数、M13荧光引物与正向引物比例和4种荧光(FAM, VIC, NED和PET)产物混合比例3个主要因素,建立了高通量荧光标记SSR检测体系。结果显示,当循环数比设为15∶25、M13荧光引物与正向引物比例为4∶1时,巢式PCR反应体系达到最佳。4种荧光产物按照1μL∶1μL∶1μL∶2μL混合稀释30倍上机检测,所得荧光信号较强、峰高均匀、稳定性好。在建立的体系基础上,筛选了12对多态性良好的李属(Prunus)SSR引物,构建了50份中国杏种质资源的分子身份证。各材料的遗传分子身份证具有唯一性、易读性,可以将种质资源精确的区分开,有利于中国杏种质资源鉴定和保护、品种权益保护和品种创新的激励。  相似文献   
25.
目前,我国的养殖行业在搭乘经济发展顺风车的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养殖业不断朝着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养猪业更是成为农村地区的主要经济来源.但是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一些常见的问题接踵而至,为养殖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从而制约了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家猪在养殖的过程中总会因为一些人为因素或是环境因素而出现疾病,为整个猪场以及当地百姓的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威胁.本文在分析猪常见病种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预防和治疗措施,希望为广大养猪行业提供一个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6.
烤烟房食用菌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烤烟房食用菌开发利用情况,结果表明:每100 m2烤房可产双孢菇900~1 000 kg,获产值9 000~10 000元,纯收入7 426元。  相似文献   
27.
甲壳素广泛存在于低等动物,特别是节肢动物(如昆虫、蜘蛛、甲壳类)的翅膀或外壳,以及低等动物(真菌、藻类、酵母)的细胞壁中,是除植物纤维素外的第二大生物资源,除蛋白质以外数量最大的含氮天然有机物。壳聚糖(Chitosan)又称几丁聚糖、脱乙酰甲壳素聚氨基葡糖糖,由甲壳素脱乙酰得到,是一种天然的生物高分子,也是迄今所发现的唯一天然碱性多糖(Majeti和Ravi Kumar,2000)。  相似文献   
28.
特种经济植物作为我国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各种植物资源的利用情况不仅影响农村的经济发展,也影响着植物资源开发技术的持续发展。鉴于此,文章就针对特种经济植物产业进行分析,了解我国特种经济植物的利用现状,希望能够为特种经济植物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9.
李(plum)是重要的核果类果树之一,属蔷薇科(Rosaceae)李属(Prunus),我国是中国李(Prunus salicina L.)的起源地,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丰富的种质资源和广泛的地区分布。中国李也是世界范围内商业化栽培的种之一,主要供鲜食,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我国李年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0%以上,是世界李生产第一大国。原产我国的李地方品种类型多样,果实口感佳、香味浓郁,深受消费者青睐,在悠久的栽培过程中保留、筛选了大批适应当地气候特点和具有鲜明特色的李品种,对我国李产业和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了满足果树生产中对李新品种的需求,我国育种工作者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了以抗寒、丰产、优质、观赏为目标的李育种工作,主要集中在中国李育种上。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我国自主育成、通过品种审定并正式发表的李品种有64个,东北三省科研单位育成品种37个,占总数的57.81%,是我国李育种的主要育种单位。纵观我国历年育成的李品种,主要是通过实生和杂交方式获得,以地方品种实生和中国李杂交为主,芽变品种占少数,近几年通过地方品种与国外品种杂交培育出一批优良新品种。笔者整理绘制了一张我国历年育成的李品种系谱图,发现目前我国选育的李品种中,多数亲本是具有我国地域特点的地方优良品种,且直接或间接来自少数几个亲本。‘福摩萨’‘六号李’‘绥棱红’和‘绥李3号’是骨干亲本,在我国李鲜食和随后的观赏品种选育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同时也反映出我国育成的品种之间亲缘关系近,存在亲本选择有局限、遗传基础较狭窄的突出问题。除此之外,我国李育种还存在重要性状遗传规律研究缺乏、砧木育种进展缓慢、抗病育种尤其抗李痘病育种意识淡薄等问题。综上所述,笔者旨在对我国李育种的进展、成果和存在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30.
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在不断的变化,由以往的社会经济形态逐渐转变为市场经济形态,使得农村经济服务体系变得更加完善,特别是在农村畜牧兽医公共服务部分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在对其服务的全面性,服务的内容,服务的应用做出了全面的提升,为畜牧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但是在具体应用过程当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以及问题需要对制度进行不断的改革创新,以此才能够紧跟当下的发展形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