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篇
林业   77篇
  2篇
综合类   20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首先利用森林土壤饱和蓄水量的加权平均值和历年一日最大降雨量确定长江中上游地区典型中尺度流域要平通河流域的适宜森林覆盖率,其次利用2006年ETM+卫星影像,结合该区域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小班数据、林相图、1:50000地形图,选取林分结构性因子、生产力因子和功能性因子,采用物元分析法对每个栅格进行分级评价,最后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结构优化,从而获得该流域防护林体系空间对位配置。结果表明:(1)该区域的适宜森林覆盖率为57.09%;(2)该流域防护林质量总体评价较差,以中等级所占比例最大(67.29%),其次是差等级(17.15%),处于优等级的只占0.78%;(3)优化后,不同林种比例表现为水土保持林(44.31%)>薪炭林(18.00%)>水源涵养林(17.97%)>一般用材林(8.12%)>药材林(5.25%)>工业原料林(4.00%)>果木林(1.75%)>工业经济林(0.60%);(4)在树种搭配上,应根据地形、地貌及立地条件选择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较佳的树种,并进行合适比例及郁闭度的针阔混交、乔灌草搭配,另外还应选择一定数量具有经济价值的树种,以提高区域经济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5)空间配置后袁可产生约1.63亿元经济效益,涵养水2158.76×04m3,减少泥沙6.8×104t。  相似文献   
32.
中国城市森林景观生态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中国城市森林景观生态相关研究工作的基础上, 从城市森林景观的概念、研究方法和城市森林景观生态研究现状等方面, 对我国近年来城市森林景观生态研究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总结, 并对城市森林景观生态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3.
为促进油橄榄丰产稳产,以生产上花量大、坐果率低的油橄榄品种萼植8号、豆果、小苹果为试材,研究了疏除花量及果量的1/4、1/3、1/2对油橄榄结果和产量的影响,并对疏花疏果后树体叶片养分含量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盛花期疏除总花量的1/4,可有效增加单株产量,而疏除总花量的1/2对提高花后15d坐果率效果最显著,疏果量为1/4时增产效果最佳,同时,稳果率及单果重也达到最高,这与叶片中N、P、K、Ca、Zn含量的变化规律呈现一定的相关性,表明疏花疏果可有效减少树体营养元素的消耗,有利于促进油橄榄花果的正常发育,从而提高坐果率、稳果率及单株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34.
对绵阳官司流域不同林分枯落物储量及持水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种不同林分枯落物的储量顺序为松柏混交林(8.09t.hm-2)〉马尾松林(7.77 t.hm-2)〉柏木纯林(3.07 t.hm-2),持水能力的大小顺序为柏木纯(3 709 g.kg-1)〉松柏混交林(3 392 g.kg-1)〉马尾松林(312 2 g.kg-1),虽然林分不同,但在持水过程中均表现出相似性,即1 h前吸水量最大,并在2 h~4 h间达到较稳定的状态。各林分地表枯落物对降雨有效拦蓄量的大小顺序为马尾松林〉松柏混林〉柏木纯林。  相似文献   
35.
成都市林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多时段遥感数据资料,应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方法、采用景观格局指标和斑块面积谱定量分析法,研究了1985—2006年成都市林地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成都市由于快速城市化过程导致林地斑块受到分割和转化,林地景观格局特征变化复杂,主要表现为林地面积持续减少,斑块形状趋于规则,斑块边缘密度和碎裂化指数增加。从林地斑块的粒级结构特征看,中、小斑块的数量最多,大型斑块的面积占绝对优势,且中、小斑块的数量和面积都表现为先减少后增加,体现出林地剧烈的转化和破碎化过程。  相似文献   
36.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山杏幼林地绿肥种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山杏幼林地连续4 a利用雨季种植绿肥压青,增加土壤肥力,提高水分利用率,促进幼树生长研究,结果表明:(1)种植红豆草的土壤0-40 cm含水量旱季增加0.39 g·kg-1,0-20 cm土壤容重降低0.01 g·cm-3;种植草木樨土壤0-40 cm含水量旱季增加0.55 g·kg-1,0-20 cm土壤容重降低0.04 g·cm-3;种植沙打旺土壤0-40cm含水量增加0.30 g·kg-1,0-20 cm土壤容重降低0.03 g·cm-3;(2)种植绿肥压青,土壤有机质增加0.10-0.46 g·kg-1,土壤CaCO3含量下降0.93-1.04 g·kg-1,有效氮增加5.9-19.3 mg·kg-1,有效磷含量增加1.26-2.46 mg·kg-1,CEC比对照增加0.68-1.00 mg·100 g-1;(3)种植红豆草、草木樨、沙打旺绿肥压青对山杏树高、径生长有显著作用,尤其种植红豆草的山杏幼树生长最好,高、径生长为对照的2.1和2.2倍。  相似文献   
37.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人工林根系生物量及分布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人工林根系生物量的测定,研究了人工林根系生物量积累及其分配,比较分析了不同径级根系比根长、根长密度、根质量密度和根体积比及垂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①岷江柏Ⅰ、岷江柏Ⅱ、榆树、刺槐和辐射松的根桩、粗根、中根和小根(φ>2mm)的根系生物量总和占单株根系生物量的百分比分别为82.87%、58.99%、76.8%、83.0%和35.79%,细根(φ<2mm)生物量占根系生物量的百分比大小顺序为辐射松>岷江柏Ⅱ>榆树>岷江柏Ⅰ>刺槐。②岷江柏Ⅰ、岷江柏Ⅱ、榆树、刺槐和辐射松单株总根系长度分别为45.87、20.43、9.22、14.08和17.85m,单株总根系干质量分别为39.643、11.867、7.307、6.683、2.900g,相关分析表明根长与根质量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③干旱河谷区人工林根长密度、根质量密度和根体积比的垂直分布格局一致,根长密度、根质量密度和根体积比与根幅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8.
防护林体系综合效益评价研究述评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本文参考100余篇国内外文献,对防护林效益的概念、范围、评价方法等问题的研究动态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防护林效益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9.
通过对四川卧龙地区木本植物类群的详细调查资料和已有研究资料进行系统收集及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卧龙地区有木本植物83科、224属和684种(含种以下等级,不含栽培种);卧龙地区以温带成分为主,占总属数58.33%,热带成分占36.56%;卧龙地区稀有濒危植物、单种属、少种属、中国特有属均占较大比例,说明其历史起源的古老性;卧龙林区木本植物地理成分复杂。联系广泛,分布交错,特别是热带、亚热带科,属中耐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