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4篇
农学   5篇
  12篇
综合类   71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1粪便内虫卵检查法 1.1直接涂片 此法是最简便和常用的方法,但是当畜禽体内寄生虫数量不多而粪便中虫卵少时,有时不能查出虫卵。在载玻片上滴些甘油和水的等量混合液,再用牙签挑取少量粪便加人其中,混匀,夹去较大的或过多的粪渣,最后使玻片上留有1层均匀的粪液,其浓度的要求是将此玻片放于报纸上,能通过粪便液膜模糊地辨认其下的字迹为宜。在粪膜上覆以盖玻片,置低倍显微镜下检查。检查时,应顺序地查遍盖玻片下的所有部分。  相似文献   
72.
指出了高原山地乡村在生产、生活、生态以及文化景观方面具有显著区别于平原地区乡村的典型特征,通过SWOT分析把握其发展的优势与机遇,弱化劣势,规避威胁,可以更加科学地指导村庄规划。以青海乐都区碾伯镇晁家村为典型案例,基于该问题及背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规划应对策略,以期对其他高原山地乡村村庄规划具有一定的指导与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3.
为了有效对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损毁临时用地进行复垦利用和生态重建,利用t检验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施工营地、施工便道、弃土场、拌和站和取土场5类临时用地土壤质量的变化,以及5类临时用地之间土壤质量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取土场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质量分数和酶活性最低,土壤酸化严重;施工营地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速效磷质量分数和酶活性最高;拌和站土壤密度和紧实度最大,田间持水量最小;弃土场土壤密度和紧实度最小,速效钾养分质量分数最高;施工便道土壤各指标在5类用地中,均处于中间水平(P0.05)。土壤有机质、速效磷以及氮素等养分缺乏,土壤酶活性降低,是引发弃土场、取土场的土壤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土壤紧实度、密度增大,孔隙度减小及田间持水量的降低是导致施工便道、拌和站和施工营地土壤质量下降的主要因素。不同类型临时用地土壤质量差异极显著(P0.001),在临时用地复垦和生态重建中,应采取针对性的土壤改良措施。主成分分析是损毁土地土壤综合质量诊断分析的有效研究方法。该研究可为工程建设损毁土地的复垦利用、生态重建及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4.
戴军 《中国蔬菜》2020,1(3):11-15
正江苏省是我国蔬菜种植与消费大省,蔬菜总产量常年排在全国第3~4位,绿色蔬菜占比为25%,正在全力打造30个年产值达30亿元的蔬菜种植强县,力争培育100个产值超千万元的蔬菜种植大型企业;蔬菜销售仍以传统线下模式为主,占比为90%,线上销售模式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蔬菜是我国除粮食作物外种植面积最广的农作物(王娟娟,2017)。江苏省作为蔬菜种植与消费大省,全力推进蔬菜产业发展意义重大,既是做  相似文献   
75.
桂西北秃杉人工林不同年龄阶段的固碳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究秃杉人工林生长过程中的固碳功能及其变化趋势,为合理评价其生态效益提供依据。[方法]以桂西北秃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广西南丹县4个年龄阶段秃杉林(9、17、25、37年生)生态系统碳含量、碳储量、年净固碳量及其分配特征。[结果](1)秃杉不同器官碳含量为425.3~507.2 g·kg~(-1);灌木层碳含量为446.9~461.3 g·kg~(-1);草本层碳含量为387.0~412.5 g·kg~(-1);凋落物层碳含量为410.5~438.2 g·kg~(-1);土壤层(0~80 cm)碳含量为5.72~45.79 g·kg~(-1),且随土层加深而下降,同时随林龄增加而增大。(2)不同年龄阶段(9、17、25、37年生)秃杉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分别为180.39、223.24、254.65、314.59 t·hm~(-2),其中,乔木层依次占20.15%、33.72%、38.31%、46.70%,灌草层依次占0.37%、 0.66%、 0.88%、 0.84%,凋落物层依次占0.51%、 0.93%、 1.17%、 1.41%,土壤层依次占78.98%、64.69%、59.69%、51.06%。(3)9、17、25、37年生秃杉林年净固碳量分别为5.42、7.15、7.32、7.03 t·hm~(-2)·a~(-1),其中,乔木层依次占85.24%、73.85%、70.41%、68.58%,年凋落物依次占14.76%、26.15%、31.42%、29.59%。[结论]桂西北秃杉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随生长过程增加的变化规律明显,碳汇潜力巨大,研究结果为桂西北地区碳汇林业的经营与发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6.
分子标记技术在牧草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系统地介绍了分子标记技术(RFLP、RAPD、AFLP、SSRI、SSR)的原理、特点及其在牧草种质资源的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和基因定位、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分析、品种鉴定与纯度分析以及加速和优化育种进程等方面研究的应用,对我国草地发展、环境生态建设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对今后在牧草种质资源研究中应用分子标记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77.
以常规施肥作为对照,试验研究了土壤生物有机培肥体系(FBO)对茶叶品质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采用FBO培肥体系的茶园所产茶叶的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等品质成分含量比常规施肥对照有明显增加,感官品质也优于对照,说明茶园土壤采用FBO方式进行培肥管理有利于茶叶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78.
笔者在2005年5月份在吉林省梨树县金山乡某养殖场,饲养32头仔猪(体重为13.20千克),分3圈饲养。有1圈共10头仔猪,有9头发病,其中1头已经死亡;另外两圈仔猪未发病。  相似文献   
79.
为掌握马占相思人工林立木干形变化的规律性,实测431株样木并采用多个干形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形数变动系数最小,其变动系数为8.55%;实验形数的调查平均值0.386 8,比目前区内使用的阔叶树数值(0.400 0)呈一定的偏小;正形数系列中,以1/4树高以下变动系数较小,2/10、1/10树高处形数及胸高形数的变动系数分别是8.69%、10.63%、和9.68%;胸高形数、胸高形率以及树高间呈双曲线关系,相关关系紧密.  相似文献   
80.
简要回顾评价了中外生态城市理论产生背景、主要内涵及发展特点。以涪陵为例,在分析涪陵区生态城市建设背景和面临主要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涪陵建设生态城市的现实意义及目标趋向,重点从生态空间架构、景观营建、生态维育等五个方面对涪陵生态城市建设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