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5篇
林业   42篇
基础科学   3篇
  1篇
综合类   7篇
园艺   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31.
本文报道了中国多孔菌一新记录,柽柳纤孔菌Inonotus tamaricis,采自北京中国林科院内柽柳树干上,引起白色腐朽。  相似文献   
32.
本文报道了北京地区的木本植物锈菌33种,对其中在北京地区第一次报道的9种进行了描述,对过去报道的一些错误进行了纠正。  相似文献   
33.
本文报道了中国多孔菌一新记录种,沙棘针层孔菌Phellinus hippophaeicola,根据中国的材料进行了详细描述,并与模式产地的标本和近似种进行了异同比较,该菌为青藏地区沙棘林的重要病原菌。  相似文献   
34.
2006年8—9月在云南对木腐菌进行考察期间,采到一革菌标本,经鉴定为拟软白缘皱孔菌Leuogyrophana pseudomollusa(Parm.)Parm.o白缘皱孔菌属(Leucogyrophana Pouz.)真菌在国内未见报道,为中国新记录属。同时该种也为中国新记录种,本文根据所采集的标本对其进行了详细描述和显微结构绘图。研究标本现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生物标本馆(IFP)。  相似文献   
35.
杨树溃疡病防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树溃疡病(Dothiorella gregaria)是杨树重要枝干病害,可在定植后的幼树主干上形成大型溃疡斑,常导致幼树死亡。1987年辽宁省康平、法库、昌图三县因此病损失的幼树近200万株,仅苗木费一项经济损失达70万元左右。1988年铁岭市发病面积近5万亩,损失幼树132万余株,经济损失达42万余元。为尽早控制此病危害,我们于1988~1989年在昌图县红  相似文献   
36.
报道了云南省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地区阔叶树上和四川成都肉桂活树上的两种新的干基腐朽病害,其病原菌为角壳多年卧孔菌(Perenniporia martius(Berk.) Ryvarden)和似雪拟层孔菌(Fomitopsis nivosa(Berk.) Gilb. & Ryvarden).根据所采集的材料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形态描述并对病害的症状、分布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7.
木材褐腐真菌泊氏孔菌属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木材腐朽真菌在森林生态系统中起着关键的降解还原作用,是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泊氏孔菌属的种类具有降解木材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造成木材褐色腐朽的功能,而混合于针叶林土壤中的褐腐残余物是针叶林生态系统更新所必不可少的.本文对中国地区泊氏孔菌属进行生态学的研究,结果表明树木腐烂程度与泊氏孔菌属的种类分布具有高度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885.寄主树木选择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泊氏孔菌属的种类主要生长在针叶树倒木上,有19种,占总数的86%,其中生长在云杉属和松属树木上的种类最多,而阔叶树中最适宜该属物种生长的树种是桦属和杨属树木.  相似文献   
38.
中国竹类病害记述及其病原物分类地位(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1975至2006年的有关科技资料中,汇总到中国1竹亚科10属148竹种上的病原物208种,其中真菌183种、细菌1种、难培养原核生物2种、病毒1种、线虫3种、螨类18种.分别列出了病害名称、竹种、病原物和分布省份.根据最新分类系统确定了各类病原物(分别真菌、细菌、病毒、线虫、螨类)的分类地位,它们隶属于5纲、22目、2总科、47科、112属.这对了解竹林生态系统组成、生物多样性、防控外来有害生物以及竹病检疫和防治都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9.
小兴安岭丰林自然保护区的多孔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了小兴安岭丰林自然保护区内的多孔菌78种,其中Gelatoporiapannocincta(Romell)Niemela**为中国新记录种,Antrodiacrassa(P.Karst.)Ryvarden等为黑龙江省首次报道种。Fomitopsiscajanderi(P.Karst.)Kotl.&Pouzar和Fomitopsispinicola(Sw.Fr.)P.Karst.等为保护区内常见种。Melanoporiacastanea(Yasuda)T.Hattori&Ryvarden和Parmastomycesmollissimus(Maire)Pouzar等为保护区内稀有种。  相似文献   
40.
桑黄作为著名传统药用真菌在中国已经有2 000 多年的历史,但是这个真菌种类曾经被误认为裂蹄纤孔菌和 鲍姆纤孔菌多年,直到2012 年才发现该种实际应为一个新种,即桑黄纤孔菌(简称桑黄)。目前中国有桑黄类群的 种类7 种,但只有生长在桑树树木上的多年生、木栓质的纤孔菌才是真正的桑黄,本文提供了这7 个种的主要特性 和生境照片。在热带美洲有裂蹄纤孔菌类群5 个种, 这5 个种和亚洲的种类不重复。火木层孔菌类群作为另外一 个类群的药用真菌也曾经广泛被报道为所谓的桑黄冶,但是该类群的种类具有无色的担孢子,而桑黄类群的担孢 子为黄褐色。另外这2 个类群在系统发育上不相关。本文也提供了美洲裂蹄纤孔菌类群和中国火木层孔菌类群 种类的生境照片。此外,基于ITS 序列对中国桑黄类群和中国火木层孔菌类群所有种类的系统发育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