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篇
农学   24篇
  3篇
综合类   60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为玛瑙红樱桃避雨栽培提供依据,在避雨棚、避雨布和露地等3种栽培模式下对玛瑙红樱桃果实品质进行研究,对产量、商品果率和裂果率等指标进行测定,并分析不同栽培模式下樱桃生产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避雨设施能够促进新梢和叶片生长,增加果实横纵径、单果重、可食率及果实可溶性糖含量,且避雨棚栽培模式优于避雨布栽培模式。避雨栽培降低了裂果率和病果率,提高了商品果率,与露地栽培相比,避雨棚和避雨布栽培模式经济效益分别是露地栽培的1.9倍和1.4倍。  相似文献   
42.
刘小翠  文晓鹏  夏道强  乔光 《种子》2017,(1):121-124
贵州优异白肉火龙果B7具有较强的抗寒性,适宜在喀斯特地区推广种植.本研究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6-BA、NAA、IAA、IBA、KT、ZT和TDZ,优化最佳增殖、生根培养基,建立并优化火龙果的离体快繁体系,为工厂化育苗奠定基础.结果表明:最优增殖培养基为MS+ 6-BA 2.0mg/L+NAA 0.1 mg/L,平均增殖系数为4.6,增殖苗健壮,长势好;最适生根培养基为MS+IBA 1.5 mg/L,根长势较好,平均生根系数为7.6;经炼苗移栽后,成活率达96%.  相似文献   
43.
基于生长指标筛选耐低磷马尾松幼苗优良种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西桐棉(GT)、福建龙岩(FL)、福建武平(FW)、江西崇义(JC)、湖南汝城(HR)、四川眉山(SM)及贵州孟关(GM)等7个种源的马尾松幼苗进行盆栽试验,采用营养液培养,探讨正常磷条件(KH2PO4浓度10 mg/L)和轻度低磷(4.0 mg/L)、中度低磷(2.0 mg/L)及重度低磷(0.5 mg/L)胁迫对马尾松幼苗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磷胁迫对株高生长量、根系和地上部生物量以及根冠比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对GT、FL、JC、HR和GM等种源马尾松幼苗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但在SM和FW种源上,这些指标反而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提升,SM的绝大多数生长指标高于FW,说明SM耐低磷的能力高于FW,并且这2个种源对低磷的耐受能力均高于其他种源;在筛选耐低磷胁迫的马尾松种源时,可以直接采用容易测定的生长指标进行耐性评价.  相似文献   
44.
刺梨光合生理的初步研究(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45.
46.
火龙果种质资源的耐寒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9种基因型火龙果组培苗为材料,探讨低温胁迫对组培苗冻害率、冻害指数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及隶属函数分析法,对供试种质的耐寒性进行综合评价,旨在筛选出火龙果耐寒新种质。结果表明:-3℃低温处理48h后,不同种质的冻害率与冻害指数差异较大,2个指标呈极显著正相关,耐寒性表现最好的是B7,冻害率为31.14%,冻害指数20.67,其次是B,冻害率为38.40%,寒害指数22.10,最差的是B2、B4和ZY;各生理生化指标在不同种质间差异显著,可溶性糖含量及POD活性与种质的耐寒力相关性不大,SOD、CAT活性和脯氨酸、丙二醛及可溶性蛋白含量与种质的耐寒性呈极显著相关,可作为火龙果种质耐寒力鉴定的初选指标。耐寒顺序依次为:B7B紫红龙红龙果红宝石红龙B2B4ZY。  相似文献   
47.
为了探讨苏麻的种质特性,揭示其与紫苏的亲缘关系,本文采用形态学鉴定结合ISSR标记技术,对苏麻与紫苏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形态学鉴定表明,紫苏为野生紫苏,而苏麻为紫苏(原变种),苏麻与3份紫苏属于紫苏属紫苏,但属于紫苏的不同变种。从20个引物中筛选出的10个ISSR引物中扩增出69条清晰谱带,其中51条为多态性带,多态性比例为73.9%;采用M05、M06或856等3个引物扩增出的标记,能将4份种质区分开来;聚类分析表明,4份供试材料间的相似系数为0.35~0.53,3份紫苏的亲缘关系很近,而与苏麻的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48.
3个优质枇杷新品系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培育出综合性状优良且适宜贵州地方栽培的枇杷新品种,改变贵州省枇杷生产品种完全依靠引进的现状,利用浙江大果型品种硬枝种和四川早熟品种早红3号作亲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通过1996—2008年连续选择,育成3个枇杷新品系,暂定名为彩霞、红袖和金杯,新品系的果实均表现为肉质细腻、风味浓郁香甜,抗性强、结实早、丰产稳产,适宜贵州及周边省市温暖地带或有小气候条件的避冻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49.
50.
【目的】DREB(dehydration 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是一类脱水响应元件结合蛋白,在植物响应高温、干旱、高盐和低温等多种非生物胁迫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以紫红龙火龙果(Hylocereus monacanthus)为材料,克隆得到DREB转录因子,并命名为HmDREB1D(HU02G01866.1),探究其生物学功能。【方法】构建HmDREB1D基因植物过表达载体,通过亚细胞定位分析HmDREB1D基因在细胞中的位置。异源转化拟南芥,对T3代纯合系转基因拟南芥(OE3、OE4、OE5)进行生物学功能验证。【结果】火龙果HmDREB1D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全长723 bp,产生的蛋白定位于细胞核内,属DREB1s亚家族,具有典型的AP2结构域。将HmDREB1D基因转化至拟南芥获得超表达转基因株系,与野生型相比,转基因株系表现出较高的抗逆性。在干旱胁迫下,转基因植株T3代纯合系种子的萌发率高于野生型。转基因植株的叶片在逆境胁迫下表现出更低的电导率及更高的保护性酶活性。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RD20、HSP70和COR15A等逆境胁迫响应基因在H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