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48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8篇
  12篇
综合类   66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236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71.
<正>近年来,我国牛养殖业取得了巨大发展,牛养殖数量、牛肉产量和牛奶产量均显著提升。牛寄生虫病是一类在牛养殖中较为常见的疾病,其中线虫病又是牛寄生虫病的重要疫病。可寄生于牛的线虫种类较多,并且不同线虫寄生部位也存在差异,出现的临床症状也存在较大的差异。线虫寄生于牛体内可因其夺取营养、分泌毒素、虫体繁殖后压迫组织器官、不同阶段的虫体移行等引发牛出现临床症状,严重时可因继发感染或极度衰弱死亡。  相似文献   
72.
乌审旗地处毛乌素沙地腹部,占毛乌素沙地总面积的29%,水资源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给沙区生态建设和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保护和改善沙区的生态环境,已客观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为此根据乌审旗荒漠化土地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11条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73.
河套盐碱地不同利用方式土壤盐碱化特征差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河套平原盐碱地在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盐碱化特征分布的影响,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5种土地利用方式下(林地、农用地、牧草地、改良地、盐荒地)不同深度土壤剖面形态特征、可溶盐含量、盐分离子组成、总碱度、pH、碱化度等指标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利用方式土壤剖面土体结构、颜色、根系分布、石灰性反应及碱化层分布均有明显差异;土壤剖面的可溶性盐、阴阳离子分布因土地利用方式不同而存在差异,牧草地和林地土壤剖面可溶性盐呈"橄榄"型、盐荒地和改良地呈"表聚"型、农用地呈"底聚"型;土壤pH、碱化度和总碱度在剖面中的分布特征基本一致,呈"S"型;经不同利用方式土壤的盐化程度和碱化程度均有所下降,与盐荒地相比,农用地盐碱化指标下降的最为显著(P0.05),其中0—20 cm土壤全盐量降至0.88 g/kg,pH降至7.83,总碱度、ESP降至0.17 cmol/kg和12.54%,表明苏打盐碱地经农用后更有利于土壤脱盐化过程和脱碱化过程;土壤全盐量、Ca~(2+)、Mg~(2+)、SO_4~(2-)、总碱度、pH可作为控制区域盐碱化的主要因子。研究结果为阐明河套平原盐碱地的盐碱化过程及盐碱化土壤利用模式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4.
天然打草场是中国草地畜牧业的物质基础,也是中国内陆的生态屏障。目前中国打草场分布状况、分布面积、产量高低等信息十分缺乏,严重制约饲草储备和救灾应急功能发挥。为解决这些问题,该文基于2009-2011年的Landsat TM5影像数据,并借助野外调查点和目视解译方法对中国半干旱牧区天然打草场状况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半干旱牧区天然打草场面积达800.35万hm2,目视解译结果的平均解译精度达到76.78%。其中,内蒙古天然打草场面积居首位,面积为688.04万hm2,其次是松嫩平原草原区,打草场面积为91.80万hm2,河北半干旱农牧交错区的打草场面积最小,为20.51万hm2。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草甸草原天然打草场约为180.89万hm2,科尔沁沙化草原天然打草场约为96.44万hm2,锡林郭勒典型草原天然打草场面积约为395.40万hm2。研究区天然打草场的植被类型以温性草原类、温性草甸类、低地草甸类为主,少量分布在山地草甸类和温性荒漠草原类。该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分析全国半干旱区域打草场变化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75.
76.
[目的]通过2种方法预防和防治番茄溃疡病。[方法]一种方法是对已检测携带番茄溃疡病菌的番茄种子进行浸种,分别调查种子内部和种子表面的孢子负荷量;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单剂初筛和药剂混配试验研究生物农药对番茄溃疡病的防治效果。[结果]种子处理试验表明,种子内部及表面的孢子负荷量最低的是通过55℃恒温水浴处理过的种子,其次是0.01%醋酸溶液处理的番茄种子。药剂筛选试验表明,中生菌素混配氢氧化铜防治番茄溃疡病的效果最佳。[结论]该研究结果为番茄溃疡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7.
以化学教学实验为例,分析了农科院校化学实验室污染的现状,探讨了降低化学实验造成的污染,加强化学实验绿色化的途径,实现高校化学实验室的绿色化。  相似文献   
78.
正为验证在盐渍化土壤上施用改良剂对向日葵产量效益,分别在中度和重度盐碱地上进行了田间试验,以期为今后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点试验地设在杭锦后旗头道桥镇联增村五社。该地年降水量135mm,前茬向日葵。土壤类型为灌淤土,质地为黏壤。试验地土壤养分及全盐量见表1。1.2供试肥料与作物供试肥料为喷施宝土壤调理剂。供试作物为向日葵,品种为JK601。1.3试验设置  相似文献   
79.
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分析了自然灾害对于我国北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削弱这些影响的建议。  相似文献   
80.
纳米碳溶胶改良盐碱地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通过研究纳米碳溶胶对盐碱地土壤全盐含量、pH值及牧草出苗率和产量的影响,明确其改良盐碱地的效果。结果表明:施用纳米碳溶胶处理的0~20cm土壤全盐含量较不施纳米碳溶胶处理下降1.3g/kg;施用纳米溶胶后可显著提高牧草出苗率,产量较不施纳米碳溶胶处理显著增产2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