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5篇
林业   66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4篇
  5篇
综合类   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81.
青钱柳的开发利用与资源培育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青钱柳是我国特有的天然资源,目前国内学者对青钱柳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等方面研究较多。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在青钱柳人工林资源培育上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旨在为今后青钱柳的开发利用和产业化经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2.
间伐对杨树人工林凋落物及养分归还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间伐对杨树大径材生长的影响,按人工林不同间伐方式和强度设计了4种间伐处理,分别为对照、30%强度的下层伐(下层30%)、50%强度的下层伐(下层50%)、50%强度的机械伐(机械50%),探讨了不同间伐处理对杨树人工林凋落物及其养分归还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间伐强度显著影响林分凋落物及其养分归还量,凋落物及养分归还量均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降低;凋落物中5种营养元素含量及归还量大小为Ca>K>N>Mg>P;4种处理的凋落物及养分归还月动态变化趋势均为8-11月最多,分别占年归还总量的76.48% ~79.68%和80.35%~90.46%.该研究结果为杨树人工林的林分结构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3.
编织柳品种单一,柳条产量和质量低下是沿淮地区柳编产业发展的瓶颈。引进11个灌木柳新无性系,在沿淮低湿地上进行栽培试验,并对其成活率和光合性状进行调查比较。结果表明,引进的无性系P716、2344、2372的扦插成活率均在90%以上,可以作为淮河低湿地杞柳栽培的后备资源或育种材料加以选择。在光合特性方面,无性系1050、51-3、9-6和P716的净光合速率均达到45μmol/(m2.s)以上,明显高于本地种,具有较高的生长潜力。通过初步的综合判断,无性系P716和51-3在沿淮低湿地具有极好的适应性和生长表现。  相似文献   
84.
运用X-身于线电子探针研究了硅对盐胁迫下杨树根系中离子微域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NaCl)浓度分别为0 g/L、2 g/L、3 g/L、4 g/L处理使杨树苗根系表皮、皮层和中柱细胞中Na 、Cl-的X-射线峰明显升高,K 峰降低;而盐胁迫后加浓度为0.5 g/L硅处理后根系表皮、皮层和中柱细胞中Na 、Cl-的X射线明显降低,而K 峰则大幅度提高,Na 在根系各部分呈均匀分布.表明盐胁迫下水培杨树苗适当加硅可以改变其体内养分离子的吸收和离子分布,从而缓解了盐离子对杨树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85.
青檀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树种和宣纸原料,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在介绍青檀资源分布与生态特性的基础上,总结了近20年来檀皮质量与宣纸的关系、苗木培育技术、立地条件与生产力、经营措施与生产力以及青檀人工林优化栽培模式组装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讨论了我国青檀人工林的发展潜力和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为我国青檀人工林资源的培育及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6.
方升佐  陈幼生 《种子》1990,(4):37-39
前言“灰色控制系统”理论是邓聚龙(1982)年正式提出的一种新型理论。在此以前系统理论分析大多采用回归分析建模,它有3个缺点:第1.需要大量数据;第2.要求分布较典型;第3.计算量大。同时,传统的建模方法只能建立离散型的递推模型,不便于对系统作出全面分析,更不可能用作长期预测。灰色动态模型 GM  相似文献   
87.
浙西南不同经营强度下毛竹林土壤渗透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双环刀法研究了浙西南山区不同经营强度下毛竹林土壤的渗透性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动物多样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4种经营强度的林地土壤渗透性排列依次为粗放经营毛竹林笋竹两用林笋用林笋用—覆盖林,且各经营强度的土壤渗透性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2)Kostiakov模型更适合模拟该研究区域的土壤水分入渗过程,Philip模型拟合结果次之,Horton模型最差。3)土壤渗透性和土壤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土壤有机质、全N等呈极显著正相关。4)土壤初渗率、稳渗率与土壤动物(除双尾目)存在正相关,而粗放经营毛竹林和笋竹两用林的土壤动物丰富度及类群多样性较高,笋用林和笋用覆盖林相对较低。试验说明经营强度的不同会对土壤渗透性产生影响,人为干扰较弱的粗放经营林和笋竹两用林土壤渗透性较好,而笋用林和笋用覆盖林土壤渗透性相对较差,这为山地毛竹林地表径流调节及水土流失防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8.
山茱萸的栽培技术及开发前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山茱萸既可播种育苗,也可扦插育苗和嫁接育苗。山茱萸种子深度休眠,播种前需进行催芽。嫩枝扦插成活的关键是做好遮荫、保湿和透光。在晚春和初夏采用贴枝接、劈接和长块削芽接成活率较高。成片造林密度以825株/hm^2左右为宜,造林后适当的树型修煎和水肥管理可明显提高结实率。其果皮不仅可以入药,还具保健、滋补功能。同时,山茱萸也是一种非常好的观赏树种,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9.
研究了等渗的盐和水分胁迫及其钙调节下,青钱柳幼苗叶肉细胞中ATP酶活性在亚细胞中的分布及其超微结构变化。在人工气候室中采用水培法,将青钱柳幼苗进行5个不同浓度处理:对照,85mMNaCl,85mMNaCl+12mMCa(NO3)2,PEG(渗透势等于85mMNaCl)及PEG(渗透势等于85mMNaCI)+12mMCa(NO3)2。结果表明:正常生长条件下,ATP酶活性较低并主要定位在细胞核中 等渗胁迫12d以后,ATP酶活性增大并以液泡中居多。等渗水分胁迫下出现的嗜锇颗粒较等渗盐胁迫下的多。由于外源钙的调节作用,等渗胁迫下ATP酶活性增加并主要转移至细胞核上,且在等渗水分胁迫下的嗜锇颗粒明显减少。ATP酶定位在细胞核中表明幼苗遭受胁迫伤害程度较轻,而定位在液泡中则表明受伤害程度较重。等渗处理4和20d后,等渗胁迫及其钙调节下青钱柳幼苗叶片超微结构被破坏程度较无钙调节处理,尤其是较等渗水分胁迫下的轻。初步认为,等渗盐胁迫下青钱柳幼苗遭受的胁迫伤害程度较等渗水分胁迫下的轻,而钙调节作用则以等渗水分胁迫下的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90.
不同地理种源麻栎苗期变异和初步选择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3个省(区)的36个种源麻栎种子在安徽省滁州市红琊山林场进行苗期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麻栎苗高、根长、地径、高径比、生物量、热值和能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麻栎苗高和地径生长均表现"S"型曲线,7-9月为生长速生期;麻栎不同器官热值大小排序为叶>茎>根,生物量为根>茎>叶,能量为茎>根>叶.主成分分析表明:种源的差异主要是由各器官生物量决定.初步选出安徽太湖、安徽太平、浙江开化、江苏句容、浙江建德、浙江龙泉和贵州榕汀种源为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