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10篇
林业   86篇
农学   41篇
  2篇
综合类   43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在南京市浦口区选择两丘陵岗地,采取人工挖穴和机械全垦两种不同的整地方式,种植1年生杂交鹅掌楸体胚苗、鹅掌楸和北美鹅掌楸等5种不同遗传材料。3年生时,观测树高和离地10 cm处直径,并计算树干体积。试验结果表明,土壤板结的岗地,经机械全垦方式整地的鹅掌楸林,无论是树高、地径还是树干体积指标,都明显要优于人工挖穴造林的生长量。在机械全垦整地方式下,以体细胞胚胎发生的杂交鹅掌楸生长最好;在人工穴垦整地方式下,美国种内杂种1~3号生长与杂交鹅掌楸虽有差异,但在统计上没有显著性。说明在土壤板结的丘陵岗地,通过整地方式改善土壤疏松性和透气性,对于鹅掌楸的生长量的提高有重要作用。同时试验结果表明,在两种不同整地方式下,树高、地径和树干体积均以中国马褂木的生长量最小。  相似文献   
22.
植物磺肽素(PSK),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植物肽类生长调节物质,具有促进单细胞的分裂增殖等生理功能.以杂交鹅掌楸未成熟胚来源的体胚发生体系为材料,探索PSK-α在植物体胚发生中的作用.研究发现PSK-α能够促进细胞分裂和增殖,有利于胚性细胞的形成.在杂交鹅掌楸体胚发生初期添加0.1 mg·L-1的PSK-α可提高未成熟胚的脱分化率并能有效改善培养细胞的状态;0.5 mg·L-1的PSK-α能够促进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增殖;体胚形成后期添加0.8 mg·L-1的PSK-α利于其正常发育以及再生植株的培养.  相似文献   
23.
【目的】研究不同淹水胁迫处理时间下杂交鹅掌楸植株表型、叶绿体超微结构及光合特性的响应变化,揭示杂交鹅掌楸在淹水胁迫下的响应机制,为其栽培管理和多涝害地区的应用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无菌培养条件下3~5个叶片的杂交鹅掌楸体胚再生植株为研究对象,采用无菌水完全淹没植株的方法模拟水淹灾害,以正常培养条件为对照,研究不同淹水胁迫处理时间(1、3、5、7和7天后恢复处理2天)下杂交鹅掌楸植株表型、光合特性的响应变化以及对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1)在不同时间的淹水胁迫处理中,杂交鹅掌楸体胚植株受涝害的程度随着淹水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加重;植株叶片从基部开始卷曲、黄化甚至脱落,但顶芽无明显变化,这可能是杂交鹅掌楸在淹水胁迫中启动相应保护机制以应对淹水胁迫环境。2)淹水胁迫处理过程中叶绿体肿胀变形,膜系统严重损伤,甚至降解,基粒和基质片层堆叠紊乱,淀粉粒不断积累,嗜锇颗粒电子密度增大,胁迫后期出现聚集现象,说明淹水胁迫导致杂交鹅掌楸叶绿体超微结构严重破坏。3)淹水胁迫处理过程中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呈明显下降趋势,而细胞间CO_2浓度呈缓慢上升趋势;光系统Ⅱ的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光化学淬灭系数、最大光化学效率和光化学实际量子产量均呈现显著下降趋势,淹水7天并恢复处理2天后光合作用特性参数出现一定程度的恢复,这表明淹水胁迫使杂交鹅掌楸关闭了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气孔通道,并对光系统Ⅱ活性中心造成严重损伤。【结论】长时间淹水胁迫可引起杂交鹅掌楸叶绿体超微结构的破坏,进而损伤光系统Ⅱ反应中心,进而光能转换效率降低,造成叶片光合作用能力降低,最终严重影响植株生长发育。因此,在杂交鹅掌楸的栽培管理中土壤水分含量不宜长期过高。  相似文献   
24.
以厚叶岩白菜无菌苗的嫩叶为试验起始材料,研究了其离体培养诱导不定芽再生和体胚发生的过程。结果表明,叶片可以诱导出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1.0 mg/L 2,4-D+0.1mg/L KT+0.5mg/L VC;愈伤组织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1.0mg/L ZT+0.1mg/L NAA+0.5mg/L VC;诱导不定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1.0mg/L 6-BA+0.1mg/L IBA+0.5mg/L VC,诱导率最高为30%;体胚发生的最佳培养基为MS+1.0mg/L ZT+0.1mg/L IBA+0.5mg/L,分化率最高为26.67%。  相似文献   
25.
杂交鹅掌楸良种选育与种苗繁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亲本选配、交配设计与杂交技术、杂种子代测定及优良遗传型选择、杂交鹅掌楸的分子鉴定等方面概括了杂交鹅掌楸四十余年来在良种选育领域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包括杂交制种、实生苗培育、无性繁育等种苗繁育常用的技术与方法,并对今后杂交鹅掌楸良种选育与繁育的工作以及推广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6.
用60Co~γ射线辐射麝香百合WhiteFox的鳞片获得变异后代,从分子水平上检测60Co~γ射线对WhiteFox遗传物质的影响。运用ISSR分子标记方法对12株变异株和对照进行分析研究,从20条引物中筛选出5条具有多态性的引物进行PCR扩增,共检测到29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18个,占62.1%。结果表明:经过60Co~γ射线辐射获得的变异百合在DNA水平上存在多态性差异。  相似文献   
27.
春兰AGL6基因的克隆及实时定量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RT-PCR结合RACE技术从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中分离到一个AGL6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含有一个729bp长的开放阅读框(ORF),共编码242个氨基酸。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该基因属于MADS-box基因家族AP1/AGL9组的AGL6同源基因,其编码的蛋白与其它植物AGL6类蛋白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命名为CgAGL6(基因登录号为HM208533)。实时荧光定量表达分析表明,CgAGL6基因春兰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唇瓣、花芽和子房中的表达量较高,在花瓣和萼片中的表达量次之,在根、叶和蕊柱中的表达量最低,显示了CgAGL6基因可能在春兰成花转变和花器官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8.
桉树速生、耐寒性的育种对冷凉地区的桉树人工林发展意义重大.通过对57个尾叶桉×细叶桉种间杂种的生长和耐寒性的联合选择研究表明:对4年生树高、胸径和材积,母本和父本间的差异达0.01或0.05显著水平,而母本×父本互作不显著;对2.5年生耐寒性,母本、父本和母本×父本互作均差异显著;结合生长和耐寒性表现,评选出11个优良杂种和12株优良杂种单株.  相似文献   
29.
以2007年和2008年在浙江、安徽、福建、贵州、四川和云南等地采集的鹅掌楸穗条为材料,分别在句容下蜀林场和浦口桥林基地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嫁接,调查了不同鹅掌楸种源在句容下蜀林场和浦口桥林基地的嫁接成活率,分析了影响鹅掌楸嫁接成活率的因素,探讨了利用鹅掌楸穗条嫁接进行种质资源保存的方法,总结了鹅掌楸穗条从采集到嫁接成活的具体技术.  相似文献   
30.
由尖孢镰刀菌引起的百合鳞茎腐烂病是百合生产中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对百合切花生产影响很大。本文综述了该病的发生规律、防治方法及病原菌的鉴定方法,总结了不同百合品系对病原菌的抗性,介绍了百合抗鳞茎腐烂病育种研究现状,并对百合抗病育种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