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48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9篇
园艺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种苗繁育技术是油橄榄产业发展的重基础。文中从播种实生繁殖、扦插繁殖、嫁接技术、高头换优改造技术以及组织培养快繁等方面综述了我国自引种油橄榄以来在种苗繁育方面所开展的研究和取得的技术成果,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2.
从西南桦幼苗猝倒病的病苗中分离获得频率最高的猝倒病病原菌,通过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培养性状和致病性测定的方法对引起西南桦幼苗猝倒病的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采用PCR技术扩增病菌rDNA-ITS基因,获得一长度为560~634 bp的DNA片段,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该片段序列与尖孢镰刀菌和腐皮镰刀菌序列的同源性均达到了99%;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发病率高达100%。综合两种方法鉴定结果,尖孢镰刀菌和腐皮镰刀菌是该地区西南桦苗木猝倒病的致病菌。  相似文献   
43.
为优化濒危植物蒜头果扦插繁殖技术,培育大量蒜头果无性系优良单株,满足高价值蒜头果产业发展需要,采用正交试验设计,通过对生根率、根系效果指数等指标的测算,探究不同扦插基质、生长调节剂种类、质量浓度和处理时间对蒜头果扦插繁殖的影响,并运用隶属函数值法对各处理扦插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蒜头果插穗生根属于混合生根类型,但皮部生根是蒜头果扦插的主要生根方式,占总生根数的65.58%。(2)4种生长调节剂中,单独使用艾比蒂1号和萘乙酸、吲哚丁酸质量比1∶1混合使用处理的插穗生根效果最好,萘乙酸处理插穗生根效果最差。(3)不同生长调节剂质量浓度中,1.0 g·L-1处理扦插效果最好,0.4 g·L-1扦插效果最差。(4)不同处理时间以速蘸10 s的扦插综合效果最佳,浸泡60 min的扦插效果最差。(5)扦插基质以草炭、珍珠岩体积比为5∶1复配扦插效果最好,单一草炭的扦插效果最差。(6)16个处理组合中,A2B3C4D1处理组合(草炭、珍珠岩体积比5∶1为基质...  相似文献   
44.
采用盆栽接种试验,研究丛枝菌根真菌不同接种量(5、10、15、20 g·株~(-1),以不施用菌剂为对照)对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铁力木的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接种处理,铁力木幼苗能够被丛枝菌根真菌侵染,形成共生关系;丛枝菌根的形成对铁力木幼苗植株高度、地径、叶片数和根长等生长指标,地上与地下部分生物量等指标均能产生显著效应;在参试的4种接种量中,以5 g·株~(-1)为铁力木幼苗最佳接种量。  相似文献   
45.
以咖啡壳沤制物、腐殖土及森林土为原料配制成5种基质,通过对基质的理化性状及长蕊甜菜树苗木的苗高、地径、主根长等7个生长指标的测定,分析不同基质对长蕊甜菜树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育苗基质苗木的各项生长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或极显著差异(P0.01),适宜的基质能有效促进苗木的生长及生物量的累积,苗木的生长差异是不同育苗基质理化性状综合作用的结果。基质1、基质2、基质3和基质4苗木的苗高分别比对照高38.2%、22.6%、1.3%、4.4%,、地径分别比对照高49.0%、23.3%、27.2%、15.0%;4种基质苗木的主根长、根幅、一级侧根数分别比对照高10.9%~17.3%、9.2%~27.1%和34.3%~68.1%。因此,基质1和基质2适宜用作长蕊甜菜树的育苗基质,苗龄6个月的苗木苗高分别为15.31 cm和13.58 cm,地径分别为3.07 mm和2.54 mm。  相似文献   
46.
为促进铁橡栎优良家系的早期选择及良种选育,以建水县5个铁橡栎种群的23个家系为研究材料,通过种长、种宽、种形指数、单果重及千粒重5个性状指标的测定,分析铁橡栎不同家系及种群间种子的形态特征及变异。结果表明:铁橡栎种子的5个性状指标在家系间及种群间均存在着显著(P0.05)或极显著差异(P0.01)。单粒重及千粒重变异幅度较大,种长、种宽及种形指数3个性状更趋于稳定,种群间变异小于家系间的变异。种子的形状主要受遗传控制,受环境影响较小,单粒重及千粒重受分布区海拔的影响而存在垂直变异,种子的大小及质量则受热量控制而呈现出一定的地理性变异,单粒重及千粒重是影响种子形态特征的主要性状。基于相关的分析结果,格安、燕子洞、黄龙寺3个种群的1、13、15、18、20、21、22和23号家系共8个家系属种子质量优良的家系,种群则是燕子洞、黄龙寺两个种群。  相似文献   
47.
云南热区优良用材树种的研究状况及其人工林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优良用材树种调查及优秀类别评选的研究,优质种质资源收集及栽培技术研究,云南热区优良用材树种试验示范林的营建等方面论述了云南热区优良用材树种的研究状况.在此基础上,针对云南热区人工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又从加强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工作,为优良用材树种人工林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制定配套政策措施,激励云南热区优良用材树种人工林的发展等3个方面,提出了其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8.
云南红豆杉育苗基质筛选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7种不同育苗基质进行云南红豆杉育苗试验,通过分析不同基质小苗(6月龄)生长状况,筛选适宜的育苗基质。结果表明:用草炭+锯末(2:1)作基质育苗小苗苗高、地径、地上部分鲜质量、须根数4个生长指标均表现较好;用锯末+牛粪(2:1)作基质较适合苗木的全株鲜质量、地下部分鲜质量2个指标的生长。两种育苗基质均可在云南红豆杉育苗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9.
昆明树木园云南红豆杉人工林的物候观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昆明树木园1983年定植的云南红豆杉人工林为对象,经2007~2008年连续两年的物候观测,获得了该人工林云南红豆杉的物候期数据,以此了解了其物候特性:(1)4月15至30日为云南红豆杉的集中落叶期;(2)云南红豆杉种子集中成熟期为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3)云南红豆杉种子成熟的物候特征在个体间差异较大.通过1991~1992年和2007~2008年的物候特征比较,看出昆明树木园云南红豆杉人工林的云南红豆杉生长发育期有提前的趋势,而休眠期有所延后,此物候期的变化与其气候变暖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50.
云南热区七种乡土阔叶树种容器育苗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云南热区乡土阔叶树种容器育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7种目的树种容器育苗的育苗基质配制、苗期施肥方法以及苗木质量分级标准,在育苗容器选择上,建议选择中、小容器,以降低育苗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