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林业   22篇
综合类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樟子松固沙林施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在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樟子松固沙林中进行的 3个肥种、3种施肥量的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虽然各种处理施肥效应不是很显著 ,但是 ,随着施肥量的增加 ,树木 1~ 3a定期生长量也随之加大 ,并且施用几个肥种对林木的生长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对樟子松混交林营造技术和不同混交方式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 :混交林分不仅提高了造林树种的生长量 ;同时 ,提高了土壤的有机质含量 ,改善了土壤的养分状况 ;增强了樟子松的抗病能力 ,减轻了樟子松枯梢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辽西北地区是辽宁生态脆弱区和社会贫困区,但却是辽宁大中工业城市的生态屏障。文章以辽西北生态体系建设中的核心问题——人工林生态资源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4.
:辽宁省章古台从 1994年开始引种铅笔柏 ,进行育苗与造林试验。试验认为 ,铅笔柏种子处理需要从 1月下旬至 4月下旬 90d左右时间 ,出芽率较高 ;而从 3月下旬至 4月中旬开始处理的种子 ,低温阶段时间短 ,出芽率低。铅笔柏越冬干梢与种源关系很大 ,美国南达科他洲种源基本不受冻害 ,而安徽种源干梢较重 ,不宜直接引种。铅笔柏在水肥条件充足条件下 ,生长很快 ,4年生苗高达 1.0 5m比樟子松大 4 9%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科技支撑工作取得的成效,提出了当前要以建设我国北方生态屏障为目标,加大科技支撑力度,提高科技服务的针对性、适用性和有效性。科技支撑工作要以林农需求为导向,加强应用型研究;以提高林业生产力为目标,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强科技推广和科技服务;以提高示范带动作用为前提,加强产、学、研结合的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16.
黄菠萝种质资源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木种质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加强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对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樟子松在敖汉旗沙地的适生能力,进行了樟子松沙地造林试验,结果表明,24年生的樟子松林,表现基本稳定,生长较快,年平均树高生长量达0.22-0.38m,胸径生长量达0.34-0.59cm,比油松和小叶杨的生长量大。调查研究发现,影响樟子松林生长的主要因素是,当地的降水量较低,在干旱年分林分出现水分亏缺;部分地区的土壤下层有白土间层,水分和养分的含量低;有些林分密度偏大,林分出现枯死现象。  相似文献   
18.
章古台造林树种引种与乡土树种对比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了选择造林树种,营造针阔混交林,在辽宁省章古台试验地,开展了造林树种引种与乡土树种对比栽培试验。试验表明:针叶树以樟子松、彰武松,其次是油松、东宁赤松的适应性比较强,生长量比较高;阔叶树以白榆、怀槐、刺榆、暴马丁香、桑树和色木槭的抗性比较强,生长比较快。  相似文献   
19.
辽宁樟子松人工林二元材积表的编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樟子松是辽宁省的主要造林树种,通过外业标准地调查,用1764株随机样本资料建立了二元立木材积模型,并用294株进行了适用性检验。结果表明,该材积模型适用于辽宁地区,在此基础上编制了辽宁樟子松二元立木材积表。  相似文献   
20.
沙区杨树引种与选择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在辽宁章古台风沙区对 2 4个杨树无性系的苗期观察和造林对比试验 ,对不同品系的生长量、抗逆性进行了调查和综合分析。选育出生长量较高、抗性较强的优良品系 5个 ,即 :白城4 1、通选 0 90 - 1、黑林 1号、锦县小钻杨、喀左小钻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