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3篇
  7篇
综合类   20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了弄清油茶苗期不同器官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分配规律,对150株油茶苗期不同器官的营养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了各营养元素之间分配的相关性。结果表明:N含量最高,K和Ca含量次之,Cu和B含量最低;油茶苗期叶片中主要营养元素N、P和K的吸收分配存在相互影响与相互促进的关系,而其根与茎中N、P和K的吸附分配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苗期的油茶对各营养元素的吸收分配存在明显的规律性,可以针对营养吸收分配规律开发新型油茶苗期专用肥。  相似文献   
52.
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浸泡法对猫儿山水青冈(Fagus longipetiolata)天然林不同分解层凋落物的储量、持水量、持水率和吸水速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未分解层、半分解层和全分解层的干凋落物储量分别为1.02、1.07、2.28 t/hm2。不同分解层凋落物的持水量和吸水速率在整个浸泡试验过程中均表现为全分解层半分解层未分解层;持水率表现为半分解层未分解层全分解层。方程拟合结果表明,不同分解层的凋落物持水量、持水率与浸泡时间呈对数关系;凋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呈幂指数关系。  相似文献   
53.
油茶不同无性系叶片营养元素吸收情况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油茶不同无性系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的测定,研究结果表明:油茶叶片营养元素N含量最高,其次是Ca和K,Cu含量最低;油茶不同无性系叶片营养元素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通过主成分分析结果,综合评价油茶不同无性系营养元素吸收情况,按综合得分排序依次是桂软3号、桂软2号、湘林A5、湘林70号、桂软1号、桂软11号、桂软22号、桂软24号、桂软23号。  相似文献   
54.
叶面肥对油茶幼苗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配比叶面肥对油茶幼苗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为研制油茶优质苗木专用叶面肥提供参考.[方法]以油茶营养杯嫁接苗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以不同NPK配比和喷施浓度设9个叶面肥处理以及清水对照处理,于油茶幼苗期进行叶面喷施,测定幼苗各项生长指标及根茎叶各部分营养元素含量.[结果]对油茶幼苗生长促进效果最好的叶面肥的NPK配比为11-13-4,喷施浓度为2.0%的处理.喷施叶面肥后,根茎叶各部分N、P、K养分含量均有所提高,油茶苗期对养分的需求规律表现为N>K>P,通过喷施叶面肥能有效满足油茶幼苗对微量元素的需求.[结论]适宜NPK配比和喷施浓度的叶面肥对油茶幼苗生长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并能提高植株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55.
桉树原料林基地土壤肥力评价与施肥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广西理文公司在梧州市的四个植林区的实地调查研究和土壤样品分析,结果表明:调查地的土壤深厚、疏松,以强酸性砖红壤或红壤为主,碱解氮含量属中上水平,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和有效锌含量属中等水平,速效钾、代换性钙、有效铜和有效硼含量处于贫瘠状况,速效磷和代换性镁含量处于极贫状况。该地区地理气候和土壤立地条件比较适宜桉树的生长发育和桉树原料林的发展;推广应用测土配方科学施肥和营养诊断平衡施肥技术,确保桉树林地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6.
通过对稀土不同施用方式(稀土加入基肥、稀土溶液浸根和稀土溶液叶面喷施)对尾叶桉幼林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3种使用方法都对2.5 a生尾叶按幼林的生长起促进作用,在稀土加入基肥中,使用7.5 g/株效果最好;在稀土溶液浸根中,使用500 mg/kg效果最好;在稀土溶液叶面喷施中,使用200 mg/kg效果最好.从1.5 a生桉树幼林的单株生物量看,稀土加入基肥、稀土溶液浸根和稀土溶液叶面喷施3种施用稀土方式均使桉树幼林生物量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稀土的3种施用方式均能使桉树幼林林地土壤养分含量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影响程度的大小顺序为稀土加入基肥>稀土溶液浸根>稀土溶液叶面喷施.  相似文献   
57.
林下植被抚育是桉树人工林经营中的关键环节。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在广西区直林场开展桉树林下植被抚育现状的调查,对林下草灌保留、除草方式、除草剂使用等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显示,各林场通常采取人工和除草剂两种方式相结合进行桉树林下植被抚育;第一年抚育1~3次,第二年至第四年抚育0~1次,采伐前抚育1次;林下植被抚育时草灌保留高度在10~20 cm以下,部分林场林下灌木保留10%~30%;抚育成本675~1 275元/hm2;使用的除草剂主要是草甘膦、草舒、草乙疏等,均含有草甘膦成分,施用量为7.5~18.75 kg/hm2。采取多样化的桉树林下植被抚育方式,以平衡桉树生长和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关系,促进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  相似文献   
58.
【目的】林下植被抚育是桉树人工林的重要经营措施之一,研究多代连栽桉树人工林林下植被与土壤渗透性能等物理性状的变化为科学管理林下植被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调查不同连栽代次桉树人工林林下植被多样性和生物量、枯枝落叶现存量、土壤容重、渗透性能等指标,分析了林下植被和土壤物理性状的变化。【结果】1)随着连栽代次的增加,桉树林下植被Margalef丰富度指数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种植前期对林下植被丰富度有促进作用,而Pielou均匀度指数表现出下降趋势,说明连栽导致林下植被种间的个体差异变大;2)随着连栽代次的增加,桉树林地土壤孔隙度、持水量、渗透性能和土壤蓄水量大致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而土壤容重变化趋势则相反,表明种植前期土壤物理性能不断得到改善,第4代是生产经营者需注重改善土壤物理状况的关键阶段;3)通过相关分析发现林下植被Margalef丰富度指数与毛管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呈显著正相关;林下植被生物量与容重呈显著负相关,与最大持水量和部分孔隙度指标呈现显著正相关;枯枝落叶现存量与总孔隙度、渗透性能指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土壤孔隙状况和持水性能受林下植被的影响更大,土壤渗透性...  相似文献   
59.
通过林地调查和室内分析化验,结果表明广西楼梯坳林场桉树二代萌芽林黄化的主要原因是:林地土壤条件差,土层薄且砾石多;代换性Fe、Mn含量低,有效性差;林地未抚育,通风透气透光差。针对上述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合理施肥即以有机肥为主,添加Fe、Mn等微量元素;及时抚育增加土壤裸露和林内通风透气透光,可以防治桉树二代萌芽林黄化。  相似文献   
60.
通过设置Ca、Mg、Cu、Zn和B等中微量元素不同的浓度梯度(缺乏、低量和过量),调查养分胁迫对桉树幼苗矿质营养吸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各元素养分胁迫对桉树幼苗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不同;(2)CK(未浇灌营养液)处理桉树营养元素总量最低,浇灌营养液各处理比CK(未浇灌营养液)处理提高36.03-43.55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